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听着,伙计! (第1/5页)
新的一天。 大卫衣着整齐的坐在马赛餐厅里,吃着早餐、看着报纸。 今天的几份报纸上,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特别关注的时事新闻~ 大多是些,前段时间新闻的后续报道。 不过,一些刊登在《纽约时报》次要版面上的小方块新闻,引起了他的关注。 “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曾在纽约芭蕾舞团担任艺术总监大半生时间,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经典艺术作品的乔治·巴兰钦先生。” “今年,已经74岁的巴兰钦先生,在1972年,因为健康状况不佳,被迫放弃了职务。” “他休养身体的这几年时间里,仍旧没有放弃对于音乐、编舞的改编和创作热情。。” “。。” “乔治·巴兰钦,虽然主要在米国工作,但却是属于世界的编舞家。”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芭蕾舞团,都至少演出过他的一个芭蕾舞节目。” “迄今为止,巴兰钦总共编排的作品数量,已经超过了400个!” “这还没有计算,他编排的芭蕾歌剧和歌舞剧作品。” “。。” 这个小方块新闻里面,提到的芭蕾舞界世界级大佬乔治·巴兰钦,大卫并不熟悉。 但这段新闻的最后一段话,让他这个未来人看完后,颇有些唏嘘意味。。 “曾几何时,我们会对乔治·巴兰钦的作品《谁在乎?》中,那融合了交响乐和爵士乐的创新型音乐,而感到心潮澎湃?” “我们在他72年的作品《双协奏曲》中,那些跳着融合了芭蕾、踢踏、交际以及百老汇歌舞风格的舞蹈中,感受到了舞者们,所表达出的隐藏在理智之下的热情与冲动!” “。。” “我们现在正处在文化史上,又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 “纽约的诗人们,不愿意把好莱坞导演介绍给自己的诗人朋友~” “因为,他们担心朋友们会认为好莱坞导演的电影层次太低。。” “还有一些发行、出版了最新作品的小说家们,会因为作品中的某处瑕疵而收回销售权,再花上几年的时间,来推敲、琢磨书中的细节。” “虽然,高雅与低俗,同时充斥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当中~” “但我们依旧还有很多志趣相同、可以携手艰难前行的伙伴们~” “他们,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戏剧家、舞蹈家,都发自内心的希望或愿意成为艺术的殉道者~” “艺术,不是纽约地铁里的那些毫无疑义的涂鸦~” “它,不会被那些摆在大街上,公开售卖的XX画报扼杀!” “它,更不会被某些在电视上高呼艺术已死的人们,宣判死刑!” “我们。。” Emm。。 小小的一个豆腐块新闻报道,透露出了这位文青编辑,对现下纽约的愤慨与不甘。。 艺术什么的。。 大卫并不是很懂。 但大卫知道,就是这位编辑所说的“低俗”,整整影响了米国的未来几代人~ 甚至,未来还有人脑洞大开,把这种“低俗”的文化产物,包裹了一层厚厚的糖衣,输送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并大肆宣传着所谓的“自由与梦想”。。 自由不自由的。。大卫·科尔曼现在算是看得很明白了~ 梦想嘛。。 大卫,还真有一个想要完成的梦想! 。。。 歪着头,感叹了一阵后,大卫把目光移到了另一个让他感兴趣的新闻上。 同样是《纽约时报》,转载的一则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报道。 “根据最新的气象观测报告,有一股从加拿大东北方、大西洋西北部形成的冷空气云团,将于二天后,登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有气象专家称,这股寒流会在今年的初冬季节,带来一次持续几天的大面积降温。” “。。” “从这股寒流的移动方向来看,它会途径加拿大东部地区,继续向南移动,成弧线运动轨迹,进入米国东北部地区。” “最终,它会从米国东部的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经过后,慢慢转向,回到大西洋上空,并消散。” “。。” “我们预计,这股寒流会给蒙特利尔是带来一次急速降温,降温幅度会达到8-11度,请大家。。” 大卫看着这篇报道最后的结束语,感觉好像天上有个大馅饼,砸在了头上一样。 寒流。。降温! 取暖油期货合约,昨天才挂牌上市~ 今天,报纸上就说:纽约的冬天会提前半个多月到来? 这。。 就算这股寒流的到来,让纽约的气温下降幅度很小~ 这也应该算是对取暖油期货合约的。。重大利好消息吧? 老天爷,都在给他帮忙吗? 不! 大卫眼前忽然浮现出了,朱迪斯·K·摩根(茱莉)的面孔~ 想起了两人在第一次见面时的交谈;想起了他特意来到大卫的办公室时,审视的目光;还有他在长岛洛克菲勒庄园里,餐桌上的临时换座的表现。。 还有,那晚去参加聚会时,为什么是莱斯利亲自来接他? 他们前往长岛的路上,在车里谈话中,莱斯利有在暗示什么吗? 随后,把他送到地方后,莱斯利直接转身就走了? 难道。。 取暖油期货合约的提前挂牌上市,交易大厅里第一天的冷淡成交表现,天气预报的转载,都是被提前计划好的? 是茱莉? 还是那晚聚会的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了? 大卫把这些独立的事情,串联起来想了一阵后,觉得自己怎么变成了一个阴谋论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