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偶遇 (第2/2页)
个年代已经有了电视直播,在卡罗琳学院的宽敞大门前,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 他们手持话筒,身后还架着长枪短炮,就像是一个个准备英勇献身的士兵。 嗯,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记者群中,两位来自北美洲的记者早已等候已久,当其他诺贝尔获奖者进入大门的时候,他们守在那里无动于衷,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可是当李东来从礼车上下来时,两人就像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从记者群中冲了出来。 在冲锋的过程中,还不小心推倒了两位来自非洲的记者,那两位记者本来已经准备发怒,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做非洲勇士的铁拳,可是看到肇事者胸前的铭牌,那两位记者只能放下拳头,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老老实实的排在了后面。 没有办法,这两位记者来自北美洲的没脸社,没脸社是北美洲最大的通讯社,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州,在国外有80多个分社,算得上是这个年代最大的新闻合作组织。 它的报道方针是为“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 看上去很公正,只可惜所谓的事实,只是记者看到的事实,亦或者是说没脸社高层想让记者们看到的事实。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没脸社成为北美洲最大的通讯社后,各种势入侵没脸社,没脸社逐渐成为财阀的代言人。 19世纪马克吐温曾说:“给地球各个角落带来光明的只有两个: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没脸社。” 如果马克吐温知道没脸社,已经没有了脸,会不会掀开棺材盖,从里面跳出来呢? 李东来腹诽着,在周同志和哈比卜波尔森的陪同下,往学院内走去。 没走两步,那两位没脸社的记者便冲了上来。 话筒怼在李东来的面前。 “你好,我们是没脸社的记者,想对你进行采访....” 李东来打断他:“不好意思,我现在正准备去接受属于我的奖章,不接受采访,麻烦让开。” “诶,你可能没听清楚,我们是没脸社的记者。我叫麦克,专门负责欧洲区的采访任务。”麦克恼怒了。 在他的采访生涯中,还没有被人拒绝过,即使那些名流贵族,听到他来自没脸社,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一个小小的东方人,竟然敢直接拒绝,太可气了。 为了阻拦李东来,他趁着安保人员不注意,伸腿往前面阻拦。 李东来似乎没有察觉他的举动,依然步履矫健的往前走。 麦克心中乐开了花,用眼神示意身后的摄影师:准备把宝贵的画面拍摄下来。 他此时已经想好了新闻的标题:《来自东方的诺贝尔奖得主得意忘形,竟然在学院门口摔倒!》 李东来似乎仍然没有察觉让他的小心思,只是大步的往前走,周同志感觉到不对劲,想伸手拉住李东来。 可惜为时已晚。 只听得“咔嚓”一声,随后便响起了一声惨叫:“我滴上帝老爷爷啊,你走路不看路吗?” 麦克抱着腿躺在地上,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水,嘴唇微微发抖。 负责安保的人员此时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看着断掉腿的麦克,有点不知所措。 这算是故意伤害吗? 明明是那位记者试图绊倒那个东方人的。 只是东方人的劲头实在是太大了一点,脚步抬得高了一点,竟然一脚踹在了记者的腿上。 这也许就是一个意外吧..... 哈比卜波尔森当然清楚麦克的心思,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心中暗骂这些记者做得实在是太过火了。 李东来身为诺贝尔得主,在卡罗琳学院门口摔倒,不只是他一个人出了丑,还会让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变成小丑。 哈比卜波尔森冷着脸朝麦克指了指:“麻烦把这位记者先生送到医院去,并且把他加入黑名单,我们颁奖委员会不欢迎他。” 麦克闻言浑身一震,抬头看着面带微笑的李东来,这小子好像不简单。 不过,你以为只是这样,就太小看我们没脸社了。 .....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后,李东来在哈比卜波尔森的陪同下来到颁奖典礼的后台。 现场已经聚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教授学者,有些还是往届的诺贝尔奖得主。 颁奖典礼会首先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接下来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比卜波尔森解释道:“在这里稍等片刻,等汉斯贝特教授登台后,你再做准备也不迟。” 汉斯贝特教授? 李东来扭头看到一个小个子中年人,正紧张的搓着手,嘴唇微动,不知在嘟囔些什么。 他的样子有些滑稽,不过李东来却一点都不会轻视他。 汉斯贝特教授在后世的名声并没有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界大佬那么大,很多普通人,甚至是科学工作者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如果没有他,现代物理学的也许要延缓许多,只因为汉斯贝特教授的研究方向很独特――科学量化。 科学量化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使用数字和统计学来描述和分析现象。实质上就是科学之数学化。 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提炼出相关的理论和数学公式。 比如,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曾经进行氘的破裂实验,实验完成后,他却无法用理论来解释实验过程和结果。 这个时候,科学量化大师汉斯贝特教授出马了,通过查德威克提供的数据和实验记录,从中寻找到相应的公式理论,解决了著名的氘破裂计算的难题。使得实验结果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 汉斯贝特教授是这个年代最伟大的问题解决者,被誉为科学界里的“战舰”和“推土机”。 由于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难题,他每次都能“蹭到”重大的发现,因而曾几十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仅次于庞加莱和他的老师索末菲。这两人都是数学背景的贡献,未获奖励委员会的认可。 这些也就罢了,最引起李东来注意的还是这位大师是对原子核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这次就是因为在恒星核合成方面的革命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奖励是首个天体物理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一个突破,贝特一人独享所有奖金。 恒星核合成,是在恒星的核心内进行,能将轻的元素燃烧成更重的元素的核反应总称。 而恒星内进行的核反应是核聚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