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贝利埃GBU15 (第2/3页)
外面。 一辆重型卡车从外面缓缓驶来。 跟一般的长鼻子卡车不同,这辆卡车的驾驶室是方形的,鼻子只是稍稍突出了一点。 后车厢下面的车轮都是双排的,足有四对八个之多,粗壮的轮胎表明了它的承载力。 重型卡车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远超一般卡车。 车厢的钢板足有大拇手指肚那么宽,下面的横梁跟成人的手臂一般粗细。 跟重型卡车相比,王卫东的那辆卡车就跟玩具似的。 它军绿色的涂装,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透漏出一股威武霸气的气息。 距离很远,车间内的众人,就感觉到了迎面扑来的压迫力。 “我的天啊,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卡车?” 临时工们回过神来,忍不住惊叹道。 王卫东看着那辆卡车,不由的觉得喉咙有点发干,忍不住吞咽口吐沫。 “这,这辆车是贝利埃GbU15?” 他这会说话的声音,都开始有些颤抖了。 贝利埃GbU15是我国从贝利埃公司引进重型卡车的相关制造技术,身缠制造出来的卡车。 引进技术总共花费了超过1400万美金。 1400万美金,在这个年代,放在国际上也是一笔交易。 不过,当第一辆贝利埃GbU15驶下生产线的时候,所有人都赞叹这笔交易做得划算。 贝利埃GbU15在研发之初就是为法国军队量身打造的,是一款标准的重型军卡。 该车采用6x6底盘,配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五速手动变速箱。 一台6缸柴油机为GbU15提供动力,最大可爆发出214匹马力。 而当时从苏国引进的嘎斯51重型卡车,其虽搭载着一台排量为3485mL的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可输出只有70马力。 两者相比,有着天差地别的悬殊。 由于贝利埃GbU15制造成本高,并且在西南边疆地区肩负着重要使命,即使在京城,也很少见到。 当卡车司机的,最大的梦想就是摸一摸贝利埃GbU15的方向盘。 王卫东忍不住搓了搓手,一脸的艳羡。 老白微微眯起睛,端详着卡车的前车头,摇摇头:“不对,不是贝利埃GbU15,应该是红岩cq260。” 红岩cq260是国内的设计师,参考贝利埃GbU15研制出来的升级版本,具备更高的性能,更适应国内地形。 “这卡车肯定是走错道了。” “管他贝利埃GbU15,还是贝利埃GbU15,反正我得去摸摸,等回去,我就有跟艳玲吹牛的本钱了。” 王卫东说着话,便要走过去。 老白愣了一下:“卫东,你媳妇儿不是叫钢柱吗?” “咳,我媳妇儿多,你有意见?” 话音落。 王卫东已经蹿到了卡车旁边,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掏出来。 卡车离地有四五十公分,下面有一个漆面斑驳的踏板。 他就站在踏板上,像是小狗似的,趴在车窗上,把烟递进去。 “同志,来,抽根烟。” 车里面坐了两位司机,都身穿黄褐色制服。 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位方脸司机,看了一眼香烟,摆摆手,问道:“同志,谢了,不会这个。” “....是吗?”王卫东收回香烟,嘴角隐晦的撇撇,小声都囔:“当司机的不会抽烟,你当的是啥司机啊!” 那位方脸司机耳朵微微动了一下,神情不变,问:“小同志,这里是机械厂的机修车间吧?” “是啊,就是机修车间,你们走错路了,是吧?” 王卫东忍不住摸了摸车门,跳下来,打起了手势:“你们的卡车太大了,不好转弯,我来帮你们指挥。” “来来,往左打方向盘,来来来....” 方脸司机轻踩离合,把档位拨到空挡,然后关掉了发动机。 从车上跳了下来。 “同志,我们是来机修车间执行任务的。” “你们这种卡车,肯定是执行重大任务的,时间肯定很紧,你怎么停下来了。” 王卫东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揉了揉耳朵:“啥玩意,你们到机修车间执行任务?我没听错吧。” “确实没错。” 这时候,另外一个黑脸司机也从车上跳下来了,他似乎是觉得王卫东的脑子有问题,绕过王卫东,径直走向车间。 走到大门口,朝着里面的工人问道:“师傅们,李东来,李主任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