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十年时光,厉兵秣马(求订阅) (第2/2页)
已经筹谋数年,而且以他的威望和武力,一旦下定决心,就算是人人反对,也阻止不了他。 “陛下……” 下方群臣还在进言,朝堂喧闹不已。 “好了!” 殷受语气澹漠的开口,虽然并没有疾言厉色,却让所有人都瞬间闭上了嘴,不敢再发一言。 这些年他的威严越发厚重,只要开口,几乎没有人敢反驳,若非这一次分封之事牵扯太广,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朝堂沸腾的景象。 “这件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退朝!” 殷受袖子一挥,转身大步离开!丢下了群臣呆在大殿内。 “皇叔,刚才我们反应太激烈了,但分封之事,关乎国本,陛下虽然英明神武,但还是太年轻,如此一意孤行,恐怕会出大乱子啊!” “皇叔,你一定要好好劝劝陛下……” “黄飞虎不顾麾下将士,谄媚君上,如今就只有皇叔能够为我们做主了。” 退朝之后,黄飞虎孤身离去,比干却被众位大臣团团围住。 比干叹气道:“你们都知道陛下的性子,向来都是一言九鼎的,他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又岂是我能够改变的?” 有大臣苦笑一声,说道:“分封诸侯之法,从古至今,一直未改,若是能够更改,上古诸多贤人,包括前朝诸多名臣,他们早就改革了,还用等到我们?” “分封乃是王朝的根基,贸然改动,必然会动摇国运,甚至让整个人族气数为之动摇,这个代价,大商承受不起,陛下也承受不起啊!” “我等并非全是为了一己之私,就算是想要将诸侯疆土收回,也可以徐徐为之,治大国如烹小鲜,怎可如此大动干戈?” “陛下这般做,只会让天下八百诸侯动荡,到时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恐怕会轻而易举的串联在一起。” “我只恐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反叛之事会再次上演,而且声势会越发浩大,届时会天下大乱,社稷不稳啊!” 比干闻言,也有些震动,沉思片刻后,肃容道:“诸位之忠心,我已尽知矣,诸位放心,我会亲自入宫面圣,再次劝戒陛下。”
过了许久,群臣才开始散去,但今天朝堂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朝歌,所有人都会知道殷受的想法。 有心人已经能够意识到,一场席卷天下的波澜即将开始了。 …… 此时,西岐城内。 正在处理事情的西伯侯姬昌还不知道朝歌城发生了这般大事,这十年时间,在阐教的暗中扶持下,西岐在以极其可怕的速度发展壮大。 “眼下西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编户齐民,修筑城池,只要内修政治,外练甲兵,大商迟早会被我等击灭!” 姬昌在见识过那些仙神的手段后,原本对于殷受的敬畏都在这些年逐渐散去,无论是背后的那些仙神,还是这些年来蠢蠢欲动的文武百官,都在期待着挥师东进,破灭殷商的那一天到来。 但他知道,时间还不成熟,相比于成汤六百年的积累,西岐还是太过弱小,绝不能轻举妄动。 他心中暗暗筹谋着,处理完手中的政务后,突然转头看向从朝歌回来的散宜生,交待道:“对了,暗卫的探子还要继续招募训练,你来办这件事,探子训练出来后,不仅要打探四方诸侯的情报,大商本土和朝歌更是重中之重!” “若是朝歌有什么对我们不利的消息,有探子提前探查,我们也能做好预备!” “属下领命!” 散宜生连忙拱手。 说完这些事情后,他便起身告退。只剩下西伯侯姬昌坐在上首,双目微闭,暗自的盘算西岐的家底。 “西岐无险可守,一旦朝歌大军进攻,就能直接攻到西岐城下,若是能夺取青龙关就好了……” 青龙关乃是大商本土的门户所在,若是能夺取青龙关,西岐就能过关隘,直接攻伐朝歌。 不过,青龙关乃是大商西方的三大门户之一,有殷受的心腹大将张桂芳镇守,还有数十万的朝歌精锐大军。军势冲天,即便是仙神都难以攻入。 西岐想要谋划青龙关,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能够夺取青龙关,汜水关和佳梦关这三关,借助险要的地势,抵挡朝歌城大军。” “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我西岐大业就有了七成把握。” 西伯侯姬昌现在已经开始盘算,将来西岐起兵之后的情况。 “如今西岐的实力还是不足啊,想要一举夺下三关,难度太大,只会彻底激怒朝歌。” “倒是北方的崇侯虎,占据辽阔的土地,物产丰饶,如果能够先夺下北方,那么西岐能够动用的兵力,以及可供调遣的物资就会扩张一倍。” “届时就能够顺势而下,夺取三关,窥视天下。” 这边姬昌有了决定,很快便有了动作,第二日早朝,就有丞相姜子牙奏言。 “崇侯虎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百姓,实在罪不可赦, “崇侯虎紊乱朝政,横恣大臣,黄惑天子,无所不为,害万民而不敢言,行杀戮而不敢怨,恶孽多端,使朝歌生民日不聊生,贪酷无厌。” “此贼若不先除,天下百姓难安,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大王以仁义广施,若依臣愚意,先伐此乱臣贼子,剪其乱政者,则天下万民必将感恩戴德,以谢主上贤德。” 姬昌故作为难的说道:“卿虽言之有理,奈何孤与崇侯虎一样的爵位,岂有擅自征伐之理?” 姜子牙说道:“似崇侯虎这等祸国殃民,残害百姓的乱臣贼子,颠倒黑白,屠戮忠贤,为天下之大恶。” “主公今发仁慈之心,救民于水火,这是效法尧、舜之主,功在天下,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心中大喜,当下说道:“丞相以为,谁可以为主将去伐崇侯虎?” 姜子牙当仁不让的说道:“臣愿与大王代劳,以效犬马。” 姬昌略微沉吟,开口道:“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可以共议。” 姜子牙道:“主公大驾亲征,此次征讨,必定会一战功成。” 等到朝会结束,数日之后,姬昌调动兵马十万,以南宫适为先锋,辛甲为副将,随行有四贤、八俊,往北方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