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钱,钱,钱(求订阅) (第1/2页)
第233章钱,钱,钱 杜花离开后,财务总监潘敏也抱着一堆文件走进了办公室。 “陆总,这些文件,需要您签一下。” 来到办公桌前,潘敏一边说着,一边将文件分门别类。 “上面这份是打给供应商的款项,这个比较急,总金额一共5000万整。” “这一份是《超时空同居》的票房分账,这……” “分账?” 听到票房分账几个字,陆远顿时抬头。 “这么快就下来了?” 这才多久? “陆总。” 潘敏笑着提醒道:“上次您说过,中影那边会特事特办,《超时空同居》的分账会提前打到公司。” “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陆远感慨道。 这事,他当然不会忘。 一般而言,电影票房分账,没有那么快到账,业内比较常见的打款周期是三到六个月。 从下映那一天开始计算。 至于是三个月,还是六个月,那就得看制作方的本事了。 之所以要这么长时间,主要是结算周期的问题,全国那么多院线,打款、核准都需要时间。 这部分工作是中影联合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站在院线的角度,票房收入多留一天,钱在自己手中,哪怕什么都不干,只放在银行吃利息,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留滞的时间越久,息差越高。 一部电影的息差或许不多,但几十部电影加起来,那就很可观了。 现行的三到六个月打款,还是多方角力之后的结果。 《超时空同居》的下映日期是2月24号,距今连两个月都没到,即便特事特办,也忒快了一点。 想到这里,陆远先放下了供应商的打款账单,转而看起了《超时空同居》的财务数据。 截至下画,《超时空同居》的累计票房刚好突破3.4亿。 翻看文件,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数据。 营业税:1122万。 电影专项发展基金:1700万元。 扣除后票房分成金额:31178万。 归属制作方分成:1.34亿。 星辰传媒分成:1.07亿 华艺兄弟分成:670万。 光线传媒、华友世纪、旺达:同上。 综合收益率:152% 迅速的过了一遍文件,陆远在签字栏留下了签名。 事实上,星辰传媒赚了七千多万,真实的收益率要比账面的高一点,不过,如果将宣发成本折入成本核算。 收益率就降到了152%。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避税。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是两回事,前者是在财务制度的框架内,合理合法合规的避税。 后者,那属于法无禁止即自由,想着办法钻法律的漏洞。 概念完全不同。 签完分账打款,陆远又拿起了供应商打款的账单。 账单上的供应商的货款,都是用在电影院改造项目上的。 这五千万,看起来不少,但它们只占合同的三分之一,后续还有一个亿。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每隔一段时间,星辰传媒都要按时打款。 一个小时后。 财务方面的事务,处理完毕。 等到潘敏离开办公室,陆远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钱呐。 可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