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坏了,我还得有求于曹丞相 (第3/3页)
合之众,但却也是军纪散漫,将领喝止不住,被伯常丢弃金银吸引,否则不会轻易中计。”
“为何,子经兄不得重任,反是让无能之人领数千骑兵?” 几千骑兵,其重要性等同于几万步卒了,而且骑兵因为要与战马一同cao训,寻常形影不离,方可御马有术,其实作战时反而指挥更加复杂。 有的人,并没有领兵作战的能力,一旦遇到紧急军情,恐怕就会自乱阵脚。 若是只需喊一个“冲”,要么喊一句“撤”,这将领岂不是谁来都可以了。 真要说骑兵强悍的,还得是伯常的黑袍骑那种,骑兵之中自上而下有很多建制,骑队恐怕有十数,光是将领就有子龙、典韦、高顺、黄忠等人,各有才能,方才能做到以一敌百。 牵招嘴角苦涩的瘪了一下,叹道:“云长,可听说过袁公处有非海内名士不得接见的规矩?” “这倒是不曾听闻。” 关羽闻言肃然起敬,虽未曾听闻,但是初听这话,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又想骂又羡慕。 袁绍竟是在这种门庭若市、士人影从的光鲜亮丽下起事,这仲氏之族的名望,的确让人望尘莫及。 正因如此,才要设这么高的门槛,也是无奈之举,否则什么庸才都会潮水一般往冀州靠拢,当然,如此做法无形之中也会流失许多人才。 这才有了曹丞相“唯才是举”的举措空隙,如此看来,此战非是两名雄主之间的地盘之争,其实也是一场士人名流、与寒门黔首的阶层之斗。 “唉,”牵招叹气道:“袁公麾下没有籍籍无名之人,均是各地名流,天下大族之后,如此云聚,在下反倒是小族了。” “才能虽也被重视,但仍要在名望之后,于是整个冀州,任人颇为混乱,致使小人得志、才能者不得施展,郁郁寡欢。” “若是得胜时,自然一顺百顺,一旦败走失据、损兵折将,败绩连连时,必然混乱。” “袁绍于我有恩,我不愿与他交战,如今归降回汉室,倒觉得轻松了许多,玄德……”他充满希冀的看向刘备,展颜笑道:“日后跟随于你左右,复少时任侠之光景,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其实我早听到了你的所在,也想立刻奔赴前来追随,却碍于袁绍有恩于我,岂能轻易离开——” “不必再说了,”刘备伸手止住了他,听闻这话更是欣慰,“子经此刻能来与我相聚,便已是天意如此。” “你在袁绍处,任何职?” “督军从事,所领不过千余人,唉……”牵招其实也说了谎,他这人还是较为看重声名,但这是当今天下的主流,毕竟真正淡泊名利的并没有几个。 牵招有时顾虑所得,坦然以对,反倒真实,至少不会虚伪的装出无所谓。 要不然,当初简雍没有离开,一直陪着刘备,他却去了冀州谋生,寻求出路。 这一点,刘备还是清楚的,所以牵招说完之后,他就思索了一下,道:“来了便好,我亦会向丞相,求得你与我共事。” 唉,又要有求于人……但他是子经,我却又不得不挺身而出。 若是让子经在我身边随便为一军吏如何?! 刘备又迟疑的考虑着,毕竟他是降将,能全身而出降营身份已经算是不错了,若非是二弟功绩,与我的薄棉,早就被斩了。 但刚有此想法,刘备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场景:日后营中cao训,张韩、曹cao等来拜访,见到子经只是忙碌于军务的小吏…… 张韩肯定立刻就会说:“哟,这不是当初以六百余人,抵挡我黑袍骑一个多时辰的牵招将军吗?怎么几日不见这么拉了?” 曹丞相肯定也会展现他那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一面,跑来给子经掸去灰尘,整理衣领,感慨:“如此明珠,竟然蒙尘。” 然后子经肯定会心猿意马,欲去投曹公麾下或者黑袍骑军中……嘶,伯常不会是故意的吧? 这绝不能随意安置,我得去求曹丞相! “子经,你放心便是,我明日就去求见天子、丞相。” “玄德!”牵招面目动容,目有水雾盈眶,只觉感动。 关羽眉头微皱,心里不是滋味。 他们曾是刎颈之交?大兄竟为他肯如此折辱自己,去求陛下和丞相。 某回去想想,大兄可有为我与三弟如此折辱自己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