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人生大事 (第2/4页)
早在黄巾之乱之时就随着家人避难冀州,颍川郡里的贤才已经所剩无几。 金良心里记挂洛阳形势,唯恐董卓悍然入京,打破自己的如意算盘,便留下部分赤忠卫队员协助司马徽、胡昭、徐庶、石韬,自己跟郭嘉、陈琳、典韦一起,快马加鞭,赶回洛阳,甚至都没有在阳翟城里住过一夜。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过了一夜,又过了一日,就到了洛阳城东百里外的偃师县,人困马乏,不得不在偃师县城里住宿。偃师县城临近京城,金良数日前让人散布的谣言已经弥漫在偃师县城里,不少富贵人家都在收拾行装,准备去荆州逃避战乱。 金良看了心里甚是欣喜,正印证了那么一句话,“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何况他让人散布的传言,并非全是谣言,董卓的西凉兵本来就以军纪败坏闻名于世,只要给老百姓足够迁移时间,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屈从他的yin威。自从离开了颍川书院,金良凭着多年来在战场上锻炼出的战斗直觉,感到有几双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如芒刺背,每当他回头去看,却没有任何发现。郭嘉亦有同感,于是金良暗自下令,让赤忠卫队员们提高警惕,小心戒备。 进了洛阳城,金良带着大家,径直往袁术住所走去。袁术见金良带着一大堆人冲向他的住所,吓了一跳,赶忙让张勋、纪灵领着家兵布防。 孰料金良隔了老远就对袁术说:“公路兄,我这番过来给你赔罪来了。” 袁术顿时想起了堂弟袁胤之死,便哼道:“金贤霆,你收编羽林右军时,为何不知会我一声,就擅杀我弟,眼里还有没有我袁家?” 金良佯装无知,嬉笑道:“公路兄,我实不知袁胤是你袁公路的堂弟,否则我定然会让他安然无恙,不会伤他半点寒毛。公路兄,既然大错已经铸就,不必追究过多,你我同殿为臣,共保天子,不可伤了和气,让亲者痛仇者快。” 袁术怒道:“我便是为了大局着想,没有在太后面前弹劾你擅杀大将,也没有派出门客追杀于你,你还要怎样?领着一干人等,来我府邸作甚?” 金良便策马走近几步,压低声音,把董卓的计划告诉了袁术。 袁术听后大惊:“好毒的一石二鸟之计,若非贤霆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则大事不可挽回,董卓这贼子。我不饶他!” 金良装出一副诚心实意的样子道:“请公路兄与本初兄以及太傅大人谅解数日前我在朝堂上的举动。皆因太后授意。贤霆不得不为,贤霆实不愿得罪袁家。现在董卓狼子野心,对洛阳虎视眈眈,你我要精诚合作,莫要让董卓乘虚而入。” 袁术被金良诚恳的样子骗过,便道:“贤霆贤弟,你且放心,袁术知道孰轻孰重。董贼若敢祸乱京师。贤弟在荆州,愚兄在南阳,南北夹攻,共剿董贼。” 金良笑道:“既然公路兄有此远见卓识,贤霆便放心了。因黑山贼作乱,太后有旨,让我速去荆州,我便在这几日就离开京师,前去荆州,京城中军政大事。皆托于本初兄与公路兄,望诸君小心董卓。守好京师。” 金良本来还担心董卓和袁家联手对他不利,现在看来,袁术必定对董卓恨之入骨,袁家再无可能跟董卓和好,如此一来,自己便可从容离开京师。等金良回到住处轩辕雪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到进屋的金良,轩辕雪笑道:‘此次出门征招了不少人才,我发现有一个人挺像女魃转世。应龙还没有苏醒吗??‘ 金良听完有点疑惑的看了看手臂说道:‘没有啊!希雅你说的是谁呀?‘ 轩辕雪说道:‘就是门口那个叫典韦的。怎么看都像是旱魃转世,可是旱魃转世怎么是个男的?我就非常的郁闷。虽然旱魃也是秃头但长相可是非常美丽的。你再看看典韦,难道是上界对她的处罚不成?可应龙苏醒的话怎么办?‘ 金良看着轩辕雪笑道:‘也许应龙转世是女的呢?那不正好是配对儿了吗?‘ 轩辕雪摇了摇头表示不确定。然后继续说道:‘你刚才提前说董卓的计划给袁术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觉得你应该再利用好上回抓到的董家男丁。毕竟我们手头不是很富裕。‘ 金良点点头说道:‘好的,我一会儿就让陈琳给董卓写信。‘ 轩辕雪点头接道:‘你已经有计划那我就放心了。回头找时间陪陪小月,还有到时回到荆州就可以直接娶唐月回家。当然像蔡文姬、貂蝉这两位你也可以一并娶了。至于玉环那丫头等完成任务回来再说也不晚,至于刘贝只能做外室。原因你应该知道。‘ 看见金良点点头,轩辕雪也就放心了。又交代了几句就回宫中去了。 金良随后便放掉董璜的一个手下,让他带着陈琳写的一封信,前去禀告董卓,这番可要好好地勒索一下那个可恶的董胖子。 董卓接到信函后大惊失色:“董旻落入金良手里,董璜也被金良逮着了,吕布若如不然,就把董旻董璜杀了,让我董家绝后!”原来董卓独子早丧,长兄也早丧,剩下一个弟弟董旻和大哥的儿子董璜,如果金良把董旻、董璜杀掉,而董卓年近六旬,已无生育能力,董家真的要绝后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全都要拱手让人,为他人做嫁衣。 董卓看了看正从远处疾步走来的李儒,心里暗骂,好女婿啊,你献上这个计策,还让璜儿去cao作,结果璜儿被金良捉了,万一旻弟和璜儿都被金良杀了,二女婿牛辅少有谋略,我这董家基业岂不是拱手给你李儒了,当真打得好算盘。 李儒看到董卓一脸阴沉,便知此前出的一石二鸟之计宣告落空,董卓这个喜怒无常的岳父必定怪罪自己,便先行请罪:“儒儿思虑不周,致使计策落空,还请父亲发落。” 董卓现在困守夕阳亭,想进洛阳城,还需仰仗李儒的计谋,也不便开罪,便一语不发,径直把金良的书信递给李儒。 李儒看罢,细想了一下,按照他的本意,就跟金良鱼死网破,董旻、董璜死掉后,等董卓百年以后,董卓麾下这十余万人马全是他李儒的,但是当着董卓的面,如果他说不救董旻、董璜,就会立马被董卓质疑他心怀不轨,所以李儒只能顺着董卓的意思:“旻叔、璜弟皆父亲至亲,亦关系到董家血脉延绵,不能不救,但是,我军虽号称铁骑十万,实际上只有四万多匹战马,其余皆是步卒。拿一万匹良马给金良。我军战力立减二成。望父亲三思。” 董卓咬牙切齿道:“金良小儿,屡次坏我大事,等我掌握朝政,必定血洗并州,一消我心头之恨。儒儿,给他传信,问他五千匹战马行不行,如果不行。就让董旻、董璜自生自灭吧。” 李儒便拟了回信,让刚才送信过来的西凉兵再送回去。金良拆开回信,跟郭嘉、陈琳商议一番,大家见董卓语气甚是坚决,这五千马匹亦是空手所套,也就没有继续贪心下去,便回信说,五千匹就五千匹,但是要等金良人马渡过黄河以后,跟董卓在河内交接马匹和人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