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_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 (第1/2页)

    想到这里,王斗哈哈一笑,说道:“吴将军少年英杰,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此后各总兵纷纷来向王斗敬酒,如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等人。各人表面上对王斗仰慕佩服非常,不敬酒,不足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武人的心理,王斗向来了解,一一应对,在他的感觉中,马科油滑,白广恩骄横,唐通有点白面书生样子。

    他能说会道,口才与柳沟总兵陈九皋,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不相上下。不过依自己情报,此人口辩无勇略,胆子很小,就是花花肠子不少。

    一场大宴,很多人喝得酩酊大醉,无人臣体。

    今日无事。大家宴后各去休息。不过临行前,王斗总感觉蓟辽总督洪承畴,内心压抑的着急。

    果然第二天。洪承畴就迫不及待,召请各将各官议事。

    ……

    崇祯十四年七月十八日,辰时正点。总督大堂内。

    各将各官分列而坐,洪承畴身为蓟辽总督,名义上援军与辽东军,都受其节制,正中危坐在上首,左右幕僚肃立侍候。

    左下位,第一个坐着监军王承恩,第二个,坐着监军张若麒。随后。坐着辽东巡抚邱民仰,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桢、蔡懋德,又有通判袁国栋、朱廷榭。同知张为民、严继贤等人。

    右下位。王斗身为忠勇伯,坐在第一位。

    随后宣府镇总兵杨国柱。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山西总兵李辅明,大同总兵王朴,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宁远总兵吴三桂等人按班次身份而坐。

    今日能入总督行辕议事的,武将至少是总兵级别,只有神机营前营副将符应崇身份特殊,排在了最后就坐。

    兵备道张斗担忧道:“贼奴突然攻打松锦甚急,显然要逼迫我师尽快出军,心思叵测。”

    兵备姚恭道:“虏人急攻,锦州形势已不容拖延,援军需尽快前往。”

    兵备王之桢不同意:“贼奴此举必有所图,我等需小心计议,免得坠入贼人jianian计。”

    蔡懋德说道:“塘报传来,松锦各处的奴军越来越多,他们这是增兵了?”

    众人一凛,若是这样,那以后的仗就不好打了。

    王斗更是双目一寒,他是知道的,历史上松锦之战,清国云集的大军最终达到二十四万。

    其实经过多次入关劫掠,掳获人口,皇太极时代,他们丁口达到最高峰。奇怪的是,入关之时,八旗丁口反而减少不少,史书家估计,可能是战事,疫病等方面造成的减员。

    当然,到松锦的清人很大部分是各旗未披甲旗丁,包衣奴才什么,战力比不上正规军,但造成的声威还是很大的。

    他开口道:“现松锦奴军,总数有多少了?”

    在座各位总兵都是仔细倾听,洪承畴只是摇头:“哨探粗粗估计,己经超过八万,实数多少,难以勘查。”

    王斗心中摇头:“情报方面。明军做得不足啊。”

    监军张若麒很注意上首洪承畴的神情。此时他轻咳一声,将众人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说道:“王师己尽数到达。现锦州危急,我援军需尽快前往松锦各处,若锦州被奴贼攻下。那就万事休矣。”

    说到这里,堂内各人同样担忧,他们是来入援的。

    不过谋略方面向是大明各武将短处,战场拼杀可以,让他们授计献略,拟定几个方略出来,他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有心而无力。

    王斗沉思,按目前的情形看,清人比历史上提早增兵了,自己这个蝴蝶效应,扇得越来越大了。确实得进军了,免得锦州被提前攻下,大军入援成为一场空谈。

    他说道:“洪督,诸位,斗以为,东虏贼计明显,就是要逼迫我师进军,以便在途中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之计,无非趁我师急行,设伏打援罢了。那又如何?只要我师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多派哨探,中伏的可能性就极少。他们来的兵多,正好会战,来的兵少,正好将计就计,挫其军心士气!”

    王朴与符应崇首先叫好,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接着赞同,一干老将如刘肇基、李辅明、左光先都是点头,认为可行。这也是双方争议不下,两全其美之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