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伏龙凤雏 (第2/2页)
部署。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偕同上将邢道荣、杨龄,引精兵一万向长沙进发;桂阳太守赵范帐下陈应、鲍隆所部从旁策应,应当可与刘贤同时到达。荆南五虎齐聚阵前,主公面临一场硬仗。如此一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就更多了。” 甘宁不屑的道:“子龙、子义俱在军中,又有文和先生出谋划策,什么五虎六虎,还不是手到擒来。” “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五人既有虎将之名,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周瑜从卷宗中取出一筒竹简在桌上铺开,“邢道荣,荆南第一上将,使一把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号‘万人敌’;管军校尉杨龄,每逢出战必为先锋,帐下死士有‘陷阵营’之称;陈应与鲍隆合称‘桂阳双壁’,陈应善使飞叉,作战冷静兼富谋略;鲍隆曾射杀双虎,威震江南,皆非易与之辈。而最棘手的则是刘贤,与其他皇室贵胄家的纨绔子弟不同,此人文武兼修,是荆南著名的雅士儒将,行军布阵的不世奇才。” “长沙的战事,主公自有妙计破敌,不用我等cao心。”甘宁微微皱眉,“倒是我们这里,与荆州水军对峙了一个多月,竟然一点进展都没有。早知如此,我就随主公从陆路出征了。” “现在后悔已然迟了。”周瑜悠然的笑笑,“不过话说回来,若与荆州水军开战,兴霸以为我军的胜算有几成?” 虽然在襄阳筹谋了一年之久,但是毕竟根基尚浅,此时的江东水寨只是徒有其表。于对岸看来的确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雄壮之师,但真正的质素如何,恐怕只有江东军自己最清楚。甘宁颓然的叹了口气道:“若以现时的水军接战,我锦帆贼的名号,多半是要折在这里了。”
周瑜淡然道:“只要能拖住这支荆州的主力,主公在荆南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事关战局的走向,你我的声名倒在次要。” 甘宁满腔的愤懑无处发泄,只得恨恨的骂道:“蔡瑁这个孬种,手握精兵数万,战船千艘,竟然不敢出寨一战。用这样的人为将,荆州真是气数已尽。” “恐怕蔡瑁此时也是进退两难。”周瑜说,“他手握重兵却不出战,起初只是为了弹压蒯氏家族和荆州的肱骨,以便在夺储的斗争中占得先机。但是前线的接连失利和刘表的突然病倒令其不得不寻求与蒯氏合作,一同扶助刘琦继位,然而之后蒯氏的得势和刘琦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和原本的设计,此时蔡瑁急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巩固自己家族在荆州的地位,同时他也必须顾忌一旦战事失利将会带来的后果。蔡瑁手中的两万水军是荆州多年的积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若在交战中败北,一者荆州士气将土崩瓦解,二者我军可跨过襄江,直击江陵,三者蔡氏家族将万劫不复,再无崛起的可能。” “原来如此。”甘宁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不过若是主公击破荆南五虎,进逼桂阳、零陵两郡,迫于压力,蔡瑁必然会寻求与我军的决战。”周瑜冷笑道,“荆州朝堂上角力的胜负最终要由我们来cao纵掌握,真是贻笑大方。” 甘宁道:“荆襄水军素有天下第一之名,我军若想以水战取胜,恐怕不易。” 周瑜沉默了片刻道:“不错。蔡瑁虽然卑鄙懦弱,但水上作战绝非庸才,若是赶狗入穷巷反被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等待荆南的进展并非上策。” “公瑾难道没有应对之策?” 周瑜悠然的笑笑道:“计谋当然是有的。” “什么计谋?”甘宁尽量保持平静,可脸上遮掩不住兴奋的表情。 周瑜挥手展开桌上的行军地图,指点道:“兴霸可知道竟陵?” 甘宁看着地图点了点头:“之前巡哨的时候曾经经过,距此约有二十里左右,是个不大的县城,居民约有四五百人,城郭还算齐整,可做驻军之用。” “兴霸,着你引三千精兵,前去竟陵城中如此这般,十日之内必须完备。所需的一应物件,都已置于陆军寨内,凭我的手令前去调领。”周瑜细细的将计谋说与甘宁,“行事秘密些。之后只要我布下香饵,便可静等蔡瑁上钩。” 甘宁领命而去,临出舱前,他回身看向周瑜道:“公瑾,这条计谋如此缜密周全,一应物件又已完备齐整,想必你早就谋划好了,为何此时才说出来?” “若不准备完全,如何教荆州水军灰飞烟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