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投名状 (第2/2页)
但这种富贵,王巨却是不想要的。 不过他对赵念奴也不排斥。 这是一个脾气很好的公主,可能那段经历,也多少磨平了她的娇气。 反正这种平易近人,让王巨很喜欢。 不过有了李妃儿,那就什么也不要想了。 琼儿坐下。 “琼娘子贵客登门,不知有何指教?” “奴家哪会是贵客。”琼儿有些啼笑皆非,有些幽怨,又道:“那日听闻大郎去喜迎楼,奴家这才答应蔡家三郎的邀请。” “对了,蔡司使如何了?” “去了杭州。” “本来……”王巨想本来就应当去杭州,何必在京城留恋,自寻烦恼,况且国家那个黑窟窿,也不是蔡襄能力能解决的,但没有,然而就打断了琼儿的话。 琼儿有些气苦,也有些喜欢,感情泛滥也未必是好事啊。 定了定神,她又道:“奴家近日听得两首妙诗,练了许久,那日本想唱给大郎听的,但不曾想大郎突然离去,今天刻意登门请求赐教。” 唱歌要我赐教? 王巨话忍到嘴边,改了口:“不敢,那就请娘子妙喉展歌吧。” 琼儿接过筝,唱了起来: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啊。”王巨喃喃地了一句。 这个魁首唱了它,他也就想起这段故事。 自古以为文人墨客用昭君出塞写下许多诗赋文章。 如白居易的: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这太不象话了,王昭君居然会哀请使者,我现在仍很漂亮,皇上有钱的话,将我赎回去吧。 老杜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个写得不错,抱着悲悯之情,又凄凉又令人感痛。 李白的: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那是一种无奈。 还有: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那更是一种绝望。 但这三大家明妃曲都不如王安石这两首明妃曲。 因此前面一出,欧阳修司马光曾巩刘敞等人纷纷唱和。如欧阳修的: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再如司马光的: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折橐驼。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但让王巨喃喃的不是诗情,无论他练写了多少首诗,凭诗词才情,还是干不过这些大才子。 可深思的是另一件事。 在王家寨王巨不能用文字看一个人的性格,这个未必。 就如王欧司马这三首诗。 开头就了,俺要走了,眼泪流了很多,向汉元帝挥手告别,也很伤心,宫廷大门上大铜环的双面兽,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看一眼呢。后面又了,我虽一去不知生死,却一直想着皇上。 奶奶的,这比韩剧还rou麻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