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巧遇 (第2/2页)
王大郎是好心人。”琼儿听完后道。少女举止十分得体,这与早熟无关,乃是生活环境造成的结果,必须会见人人话,见鬼鬼话。 “我不敢当好心人,但不算是歹人罢了,遇到了总要去做一做。” “那天奴家孟浪了。” “无妨,连达官贵人都榜下捉婿呢,况且琼娘子。只是我还未及冠,弟弟meimei更,暂时不想成亲,即便李家娘子,我也是拖到两年后才成亲,只能辜负琼娘子美意。”王巨一本正经地。才学的什么无所谓了,但作风正派,就不能再岐视。 “只是我不大明白以琼娘子的相貌与才艺,如何看中了我?” “那天奴家听章会元与蔡三郎的议论,奴家听到他们起你抚养弟弟meimei的事迹,一定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而且多才多智,于是起了痴心妄想。”琼娘幽怨地。 自己自作多情了。 “原来是这样……其实天下好男子不要太多,况且琼娘子也非是一定要做正妻。” “王大郎,你可读过《霍玉传》?” 王巨头,是唐朝,的唐朝大诗人李益进长安科举,与名妓霍玉一见钟情,李益离别时发下山盟海誓,最后李益还是辜负了霍玉,霍玉含恨而死。 “天下也许有好男子,但重情义的好男子未必有很多,就算奴家委屈求全,寻一贫家子嫁了,奴家还略有些财产,也能资助夫君过上一个太平日子,但能保证夫君变好后不辜负奴家?” 王巨默然。 比如苏东坡的那个妾。 当然也有好下场的,比如范仲淹那个还活着的如夫人,但那终是少了。或者未来蔡确那个妾琵琶,可那时蔡确都是一个糟老头子了,老夫少妾,又随蔡确远赴新州那个“恶地”,蔡确自然爱惜。换琼娘,琼娘愿意吗? 王巨来到宋朝,感到公平了。
但宋朝的女子却是很不公平,可能比明清好吧,终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 不过王巨还是不表态,自己算是到了见龙在田这一步,也能算是年少得志,托那个从未见到的母亲福,生就了一副不错的皮囊,以后对自己动心的女子更多,包括各色各样的妓子,难道个个往家中拉吗?那得拉多少妾回来? 因此了一句:“我相信琼娘子会有好报的,要相信未来,要坚持信念,就象我在王家寨那样,穷得都要去做骡子,那时我才十三岁,最后也挺了过来。” 然后在琼娘失望的眼神中走了。 李万元叹了一口气,若不是为了妹,他都想劝王巨将这个琼娘子纳了,只是妾,也不是正妻,为何不纳。 “这一回你可放心了?”王巨问。 李万元也讪讪:“我也未什么,不过放榜后你也要回延州,索性我再陪你呆上一段时间。” 这个清倌人不怕,他就怕那个长公主哪。 转了一天还没有找到,但得到更多的确认,就在樊楼与新曹门之间,马行街的北面,离马行街不远。这个就容易找了。 但王巨看了看天色:“我们回去吧。” 驴车从一处贫困区驶出来。 二妞叹道:“原来京城也有穷人哪。” “哪里都有穷人富人,但一样是人。” “哥哥,我知道啦,不能忘本。” “这就对了,”不过王巨心中也在,原来开封也有不少穷人哪。但这也正常,不要什么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若没这些制度,何来的后人,何来的几千年文明? 能这样想,也意味着王巨进一步融入这时代…… 第二天复转,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华丽的青年带着七名家仆将他们拦住,有的家仆手中还拿着棍棒。 青年问:“阁下可是延州举子王巨?” 王巨低声对李万元:“看好他们。” 然后迎上去问:“正是,请问阁下是……?” 他一边问,另一只手却悄悄搭在剑柄上,也就是赵念奴送的那把桃溪剑。有次赵念奴问,我送你的剑呢。 闹了乌龙,但不管怎么,是我的一片心意吧。 幸好王巨将它带到京城,赵念奴这才欢喜,还好,没有将它送人,又,京城人多人杂,带上它能保护你的安全。 带上它就有了安全?难道它是法宝哪。不过赵念奴却有另外意思的…… 王巨无辄了,出外时只好佩上它,好在宋朝虽重文习武,一些古代风气仍保留下来,如佩玉佩剑,不是他一人佩剑,许多人佩剑,包括士大夫。 但王巨也没有想到,今天不定真派上用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