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七九章 从龙功 (第1/2页)
“稚圭,我只说司马光上了一个奏章。!” “永叔,是有这么一回事,他听说陛下生病了,于是参了一本,说什么王者父天母地,子育黎元,须严恭鬼神,因为陛下做得不好,所以即位以来,太阳祲色,中有黑子;大风昼晦;冬温无冰;连年大水,漂没庐田。特别是今年,彗星彰见,光炎隆炽,朝东暮西,连月乃灭;飞蝗害稼;日有食之。加之陕西、河东夏秋乏雨,禾既不收,麦仍未种,妇子恓惶,流离满路;西戎内侮,边鄙未安。所以劝陛下下罪己诏。” “陕西旱情有那么严重吗?” “略有些旱灾,但远不及前两年的涝灾。” “司马光这是话中有话啊。” “谁说不是呢?” 如果说灾害连连,连皇上你自己也生了病,所以必须下罪己诏,这倒也说得过去。在宋朝皇帝下罪己诏习以为常了,赵祯干过了好几次。但前又沾到什么父天母地,什么即位以后太阳祲色,中有黑子,云云,这就不是与灾害有关系了,而是另一个问题,濮仪,不孝! 赵曙真听了司马光的话,一道罪己诏颁天下,好了,好不容易才稍稍压下的濮仪之争又来了。 所以司马光奏上,赵曙不报。 “稚圭,我是担心另一个问题。” “我也在担心,不过陛下春秋正富……况且颍王殿下贤名远扬。” “稚圭的话虽有理,可是太后终对陛下有所不满,加上濮仪之争。有的大臣也不满。国家储位看似定实际未定。这些天我听闻陛下病情未得好转,心中总是不安。” “永叔,这样吧,我抽空悄悄问一下御医。”韩琦说道。 实际什么太后不满的,那就别当真的了,也许未来能忽悠一下不懂历史的后人。 就是赵曙突然死了,曹太后还能翻天不成? 况且后宫还有一条深藏不露的大鱼:高滔滔! 再说赵顼对曹太后一直很孝敬,包括对赵祯留下来的一些妃嫔。包括苗贵妃,以及赵祯的几个女儿都不错,这不是秘闻,稍稍有点地位的都知道这件事了,甚至有人还夸奖赵顼,正因为有了这个颍王,多少也缓和了后宫中的紧张关系。 赵顼不是皇太子,其实已当成了皇太子在培养,老太太守着一个对她不错的皇太子不要,干嘛冒着危险再去挑一个人选?当真那么好挑的? 真心是什么?从龙之功。 两人强行将赵曙扶上皇位。但赵曙表现很不给力,将两人拖下了海。他们也担心新皇帝即位后,大臣们一起来清算后账。 是赵曙的亲生儿子,那个关系就不大了,这仅是其一。其二再立从龙之功,赵顼又小,那他们就能富贵万万年…… 但这个从龙之功不好拿的,赵曙即便病重,至今未下诏公开立皇嗣,万一闹了乌龙,以后赵曙病好了,那他们两人地位就不保了。 因此欧阳修与韩琦商议后,韩琦立即派人喊来勾当御药院的太监,问道:“老实对老臣说,官家的病情如何了?” “官家身体不大好。” “什么时候能康复?” “韩公,这个奴婢不大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君,至今大顺城之战主功两人赏赐还没有颁下去,你可知轻重。” “韩公,奴婢是不大清楚哪,院里的几名御医同样担忧不己。” “老臣更担心哪,元旦将近,要不要接见西夏来谢罪的使者,需要官家决定。还有辽国使者也即将到来。元旦过后,省试就要开始了。省试过后,殿试接踵而至,这又需要官家亲自主持。若是诸举子未至京师,下诏废罢此届科举倒也罢了,可是诸举子几乎全部来到京师,如何取缔这届科闱?” 太监不敢作声。 “你就说一下吧,官家的病元旦时能不能好起来?” “恐怕很难……” 这四个字足够了,到了过春节时还好不起来,赵曙危险了。韩琦说道:“好,你去吧。此事勿得泄露,以免百姓sao动。” “奴婢自知,奴婢自知。” 太监退下,韩琦对欧阳修说道:“永叔,看到陛下确实病得很重。” 但新的问题来了,就算赵曙病得很重,也不好催赵曙立授皇太子吧,那意味着大家一起看不好赵曙能康复了,这是在诅咒赵曙早死早投胎。如果换了赵祯,大家尽管诅咒吧,赵祯不但不生气,说不定还以为你是忠臣呢。然而赵曙是滚rou刀,谁敢这个言?特别是韩琦与欧阳修两人,更不能带头说这个问题。 欧阳修便说道:“稚圭,让我来吧。” 于是用一事做理由,将新御史刘庠喊来,刘庠刚准备挑珠帘,就听里面欧阳修与一个堂吏聊天:“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