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3章 恶婚(上) (第2/3页)
那时北宋灭亡,草木皆兵,南宋对大理也防范了。这就是两国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大理对宋朝没有多少恶意,但对交趾却一直有想法,几十年前大理让段敬芝与杨长惠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但被李公蕴大败之,于是变得老实了。但在史上,几十年后大理又扶持李乾德庶出之子翁申利出兵交趾,又被交趾击败。大理这才改变对交趾的态度,于是两国渐渐和好。 因此大理在交趾境内也布置了一些斥候。 实际不用斥候,大量难民到来,也必然惊动大理。 于是大理这才注意到王巨,而且打听到王巨以往的战功。 面对这个强势而又心狠手辣的主,又派使来威迫,大理不得不派使前来乞情,而且让段廉义的亲侄子段正明亲自前来。为何是这个人,一是段廉义侄子多,死一个不碍事,一是段正明饱读诗书。容易与宋朝大臣沟通,一是段廉义侄子虽多,终是大理的宗室子弟,况且又是前任皇帝段思廉的亲孙子。以这个身份来出使,以表示大理对王巨的敬重。 段正明看完,放下书说:“高家对皇室忠心耿耿,万万不会做出叛逆之事。” “高智升不会,你能保证他的儿子高升泰不会?世子当读过《三国志》吧。曹cao一生有没有称君?司马懿一生有没有称君?这个且不说,世子来到广南,应当听到我出兵占城之事吧。” 段正明额首。 这才是他忧虑的地方,此人不但将交趾催毁得一干二净,然后在短短数天内便将占城国拿下。下一步会不会是大理? “可能你产生误会了,”王巨看着他的脸色说:“我将事情经过说一遍吧。” 于是他将平灭占城,以及如何安置诃黎跋摩的经过讲了一遍,当然,王巨想做占城做长城,防止真腊以后威胁新交趾路。他是不会讲的。 段正明不大相信。 “快了,顶多两三个月后,诃黎跋摩便会回来,若世子不相信,可以派斥候打探,我是不是象承诺那样做的,宋军是不是全部撤军返回。” “但是王相公……” “我不是相公,呼我少保。”王巨说道。 实际呼王巨相公也无妨,他毕竟还缀着一个知枢密院事之职,尽管这非是差官。而是职官,但难道不是西府宰相吗? “少保,那么少保为何这样做呢?” “世子还不明白吗?我要的不是疆土,难道我们大宋疆土不够大吗?但不要疆土。可我要的是善邻,而非是恶邻。因为前两年在你们大理买马,我也派人打听了一下。你们段氏对我们大宋不恶,可是不能做主,明白我意思吧?” 段正明当然明白了。 也就是你们段氏现在很危险,高智升父子把持着国政。万一那天他们不满足,想做皇帝呢?那么你们段氏一门就会下地狱了。 高家即位,就会更改大理对宋朝政策。 于其这样,不如我们两相联手,我替宋朝将这个可能扼杀在萌芽中,你们大理铲除了高家,段氏可以名正言顺做皇帝了,对宋朝政策也可以延续下去了。 其实高升泰还真这么做了,取代段家做了皇帝,国号大中,可这个大中国很不得大理人心,因此在临死前嘱咐后人将政权还给段家,于是高泰明立段正淳为国君。但经过高家的折腾,并且高家依然把持着国政,大理国各部族不服,四分五裂,正式衰落,所以史称后理。 不过还好的是,高家同样没有制造大规模的杀戳。 这段历史王巨不清楚了,不过段氏同样也不清楚! 然而段正明哪里敢回答,万一引狼入室呢,他嚅嚅道:“少保,此事我不能做主。” “行,回去对你叔父禀报一声,至少我们宋军不可能在大理久驻。我们说说正事吧,高家让你来,想说什么?” 不是大理国让你出使的,而是高家让你出使的。 段正明粉嫩的道:“接到少保的书信后,我国派人于流民中仔细盘查,皆没有看到少保所说之人。” 实际王巨也知道,别以为就这一句话,实际执行难度很大的,大理面积大,不过实际控制区域并不象地图上所标的那么大,包括段家兴起的重要借助力量东方黑爨三十七部,也就是三十七部乌蛮,还有么些蛮、裸形蛮、和蛮、望蛮、僚蛮、扑子蛮、施蛮、顺蛮……以及滇越交界处的金齿百夷蛮,大理对他们控制能力很弱。 交趾百姓逃离卷席,有的逃向哀牢,有的逃向牛吼,有的还逃向真腊,极少数又逃向占城,但也有不少人逃向大理,大多数就逃向了这个金齿百夷蛮地区。 但金齿百夷蛮有一些丑陋的族习,比如各部互不相率,战争频繁,因此其俗男子皆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鸟、哺养小孩外。不作他事,一切工作皆由妇女为之,那怕妇人刚刚产子,立即将刚生下来了婴儿放在江水中清洗一下。归付其夫,就立即下田做事了。 想想中原百姓对坐月子的慎重吧。 以至琼娘听后,气得银牙直咬。 这样一来,人口必然稀少,男子因为时常打仗。活不长,妇女因为产子又不能得到好好休息,得了许多妇科病,也活不长。 因此其族又有一个传统,便是在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