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4章 一天 (第2/3页)
甚至西北部地区。 仅是一个损耗,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姚麟愤骂道:“这两个败家子。” 王巨捏了捏鼻子,也不能说杨义贞与高智升是败家子,出现这种局面,却是自己推动了。他走了几步路说道:“黄骅,于后方全境张贴一张露布,从现在起,凡是在这一个月内与后方各个管事签订卖粮协约的。无论粟米麦豆,今年每斗皆增加十文钱向他们收购。” “那会增加许多用度。” “醇之兄,这场战役不仅我们在用兵,高杨两家用兵时间更长,多少破坏了春耕生产。况且战事还没有结束。即便拿下高杨两家,后面还会有许多地区叛乱,或者不向我朝诚服,那就会用兵。这个时间可能延续到秋后,甚至明年。况且百姓本身也要吃饭,民以食为天。南方天气大多数温暖,不会冻死人,但会饿死人。一旦吃不上饭了。百姓就会自发地暴乱。所以签订这个协议,是让他们积极地农耕生产,加上许多地区均分的耕地,税赋又低,又没有了徭役,再加上高价收购,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三军到秋后用粮问题解决了,百姓用粮也解决了。” 作为后来人。这个最清楚不过了,如同大包干到责任田。同样是那么多土地,可是农民产生了多大的变化。 不过姚麟与黄骅也看到了一部分区别。那就是广南西路。 姚麟好奇地问了一句:“少保取缔了徭役,以后有差役怎么办?” “还会象广南西路那样,摊派免役钱,不过尽量减免不必要的差役,以便使免役钱下降,同时我也会上书,向朝廷申明,大理初定,切不可以摊派宽剩钱。其实这个宽剩钱……可以取缔了。看似不多,实际执行下去,往往就是这四百万贯宽剩钱,再经胥吏差役的盘剥,摊派到百姓身上,真实的就是八百万贯宽剩钱。” 这也是宋朝一大弊病。 就象宋仁宗听闻邛州百姓因为盐政苦困,于是免其邛州一千多贯盐税钱,结果第二年产生了额外的近万贯支出。宋仁宗听说后,坐在皇宫里傻了大半天。 “其实朝廷开始给胥吏差役薪酬,就可以制订律法严惩了。”姚麟道。 “未必管用,”王巨摇头道。当然,执行了募役法后,处理贪苛胥吏能正大光明了,不过作用还是有限。就象朱元璋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有没有将贪污现象杜绝? 还是没有。 其根本还是集权制度官本位思想官商官员与家属收入不透明化,使得上层阶级无限的拥有更多资源。如果不改革这个弊病,休想杜绝贪污。实际就是改革了这一弊病,划时代地执行了后来的西方民煮制度,贪污现象仍不能杜绝,就象美帝的选举捐献制,实际就是最大的公开贪污,最大的权钱结合游戏。 只能说律法加上先进的制度,官商分割,官员不再尊尊,再加上公正的监督体制,会让贪污现象大幅度地降低。 “这会产生许多用费啊。”姚麟也担心。 “怎么办呢?”王巨一摊手说。 真不行,除了走私外,还向朝廷宽限一年,反正每年都会上交一百万贯利息,相信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也会喜欢,到明年再偿还那五百万贯了。 其实不用多,只要朝廷能再调拨一千万贯过来,王巨手中用度就不那么紧张了。这是若大的大理,每夺下一城,只要陆续地打土豪,多少会有些收获。 不过也不用上书,王巨就猜到了,会有人拿出文彦博那句话,果然如此,就象修房子,开始时将工钱说得低低的,现在修了一半。又要求提工钱了,房主怎么办。这就是王巨的做法。 所以王巨也懒得向朝廷提出请求经济援助了。 城中还在抓捕,不过民夫押运着粮草物资进了城。 未来还继续。将会雇佣许多民夫,一步步将粮草押向弄栋府、大理城。甚至罗鲁城(剑川,谋统府首城)、三赕城(丽江)、永昌城(保山)。 其实这次用兵大理,最大的难题不是兵力,兵力足够多了。主要就是后勤…… 第二天,各个民夫回去了,城中继续在抓捕,不过规模变小了。姚麟则带着大半兵马又出了善阐城,全部轻装上阵。一路向西。 不久高升泰也收到了消息。 实际宋军拿下善阐城后,整个战场范围已经进一步缩小,三路兵马最远的就是善阐城的宋军到大理城杨义贞的后方军队,也不足七百里路。若是论范围,并不比庆州战役大多少了。 当然,难度要稍稍下降了一些,但也不可小视,毕竟两家兵力还在宋军之上,并且多少也有着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环州寨到善阐城并不远,只有四百来里路。 所以姚麟大军出发后。消息第二天下午也到了高升泰手中。 他先是满脸的悲愤,不用说,自己家人将要被王巨打土豪了。 不过他头脑仍很清醒。善阐城是夺不回来了,尽管他现在想不明白,宋军如何只用了三天便将善阐城攻下的。实际不是用三天,只有大半天。第一天是扎营休息准备的,第二天是填堤坝的,第三天才正式攻城的,结果仅仅过了中午,宋军就攻下了善阐城。 但无论是三天或是大半天,善阐城是收不回来了。 并且他现在军队就很是危险。虽然侧面五千兵马将宋军堵在了禄劝甸西部山区,不过后方怎么堵? 只要宋军杀过来。那不是自己两路兵马包围燕达的宋军了,而会被宋军里应外合。迅速歼灭。 于是他立即下令,让禄劝甸他弟弟高升祥的儿子高祥永(白蛮风俗是取汉姓,用佛名为名,不过段氏入主大理后,也用了父子连名制,不过仅是连名,汉姓保留着,如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段思廉、段廉寿、段寿辉。史册没有记载,但段正明段正淳的父亲如不出意外,名字则叫段廉正,是段思廉的第三子。不过有点儿乱,如段誉又名段正严,实际按照这种父子连名制,应当叫段淳誉……)所率领侧面军队立即向华竹部方向撤离,与自己军马汇合,然后再撤向弄栋府。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