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6章 第三个(中) (第2/3页)
着悲观态度的。印刷成本太低,大家对经济的认识有限,如果真用交子替代了所有货币,早晚必将带来沉重的灾难。 所以本地得有充足的货币,不仅是满足各种税钱,也能进一步促进商业的发展。 段正明哪里知道这中间的种种内幕?他走了走,忽然抬起头问:“少保,也不想他们投降?” “当然。大理以后若难治,主要原因就是土司……各部蛮首与豪强,如果投降了,我则不便将他们处决。但也不能将他们逼得势死决战,那样,即便将他们打败,我军也会损失惨重。” 王巨说完,便骑马返回善阐府。 善阐城被攻破,褒州城不战而降,秀山城高家将士也无了士气。再加上王巨让手下运来大量攻城器械,不久便让和斌攻入城中。 其实王巨用兵方法很简单,就是对情报的高度重视。以及大量的运动战术,不断地将敌人兵力吸到对自己有利的地形,或者将敌人的兵力调动削弱,从而歼灭。 比起后来的tg军队,王巨这种战术弱爆了。不过能勉强对付西夏军队了,更不用说大理的军队。 所以往往出现大规模的夜战与夜行军,只有夜行军,才能将兵力出忽意料地送到自己想要的环境中。 但这样的行军作战,对三军将士体力要求比较严格。 和斌终是老了。连番地奔波,攻入秀山城后。立即病倒。 王巨只好让曲珍替换下和斌,又让和斌到善阐城中养病。 和斌正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看到王巨来了,想坐起来,王巨连忙将他扶下。 和斌说道:“我恐怕成了第二个王继勋。” 宋朝有两个有名的王继勋,第一个王继勋便是赵匡胤的小舅子王饶之子王继勋,吃人rou的恶魔。 第二个则是著名勇将王继勋,常用铁鞭、铁槊、铁楇,军中称为王三铁,潘美平南汉时,做为第三号主将,但还未等潘美拿下南汉,王继勋就病死在军中。 王巨安慰道:“善阐城四季如春,适宜养病,和将军,你多想了。等到收复大理城时,我让手下将你推到大理城,看看大理城的风光。” 和斌颤着声音说:“恐怕不行了。” “不会的。”王巨又安慰了一番,走出去问大夫:“和将军病情如何?” 大夫摇了摇头。 王巨脸色有些难看。 但对此王巨也无奈,就象陶弼,同样在今年春天病逝。 是人,总得要生老病死的。 可这事儿也给王巨提了一个醒,他于是下令,以姚麟取代燕达。虽然燕达经验更丰富,不过老燕也渐渐老了,在这些山林里钻来钻去,同样很伤身体的。 王巨低声说道:“尽量医治,我只要求一点,尽量将和将军保住一个半月。”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王巨可不想和斌有这个遭遇。 “喏,”大夫说。 王巨又回到前线。 燕达等人也听闻了消息,赶过来询问。 王巨摇了摇头说:“和将军危矣,我现在让大夫尽量将和将军命吊住,最好能拖到平定大理城时。” 燕达说道:“军中缺少独力大将了。” 现在军中陆续提拨了许多来自广南西路能打的将领,有的将领勇猛不亚于曲珍等将,不过他们生活在边区,进入军中时间又短,甚至许多人大字都不识一个,所以大局观上差了许多。 除了这些将领外,宋朝在两广还置了一些武将,比如胡广林等人,可这些人军事才能都不能让王巨满意。 用做偏将还是可以的,但燕达指的是主将,能真正独当一面的主将。 某些方面,姚雄与苗履都欠缺了,尽管他们军事才能不差。实际能达到王巨要求的,眼下军中只有燕达、姚麟与和斌三人。曲珍都只能说是凑合了。 “这是我的失误,”王巨说道。 他当时来到广南时,辽国在勒索。熙河时间叛乱,西夏又再度开始入侵。因此并没有向朝廷提出过份的要求。包括将领的支持。 其实用兵大理后,王巨就感到主将欠缺了。 不过那时候调主将过来,也不大起作用了,至少他们对广南这批军队很陌生。 他又说道:“就这样吧,反正大局已定,姚将军,你与姚雄一道南下。” “喏。” “记住,只有一个月时间。” “放心吧。” 时间紧迫。不过还要准备一些东西的,比如粮草,以及一些器甲。 就在这时,王巨忽然接到朝廷一份没头没脑的诏书。 王巨看完诏书,将燕达喊来问:“燕将军,我听闻富良江之战后,你与苗履欲渡江,乘胜击败交趾余部,然而郭公闻而怒之,派使追赶。欲斩二位于纛旗之下,幸得赵卨营救,才保住你们的性命。” “少保为何又问起过去的事?” “事关朝堂动向。”王巨郑重地说。燕达乃是君子,无论郭逵犯下什么错误,一直不愿意说出来。 燕达想了想说:“当时富良江我们是击败了交趾大军,我与苗将军确实是打算渡江,郭公也派使追我们回来,说了不听军令斩于旗下的话,这是郭公羞怒,我相信郭公不会真将我们斩于旗下的。不知道少保为何又问起这个?” “燕将军,你现在南方很久了。现在军中几乎都是来自广南的军队,他们不怕这里的酷热。对疟疾抵抗力也比较强。而且我还做了种种预防措施,但依然有少数军士死于疟疾之中。” “是啊。如果能将这个疟疾治好就好了。” 这个真的很难的,王巨知道青蒿素能治好,可在这个时代,如何提炼出青蒿素,青蒿是青蒿,南方多得是,但它不代表着有青蒿素的药性。 “燕将军,自从郭公将你们追回后,交趾请降,你们三军逗留在富良江北岸,又有好一段时间,致使军事疫情增加,所以郭公急欲撤退,陶弼阻拦,郭公气怒之下,连夜带着中军不下军令就撤走了,致使军中一片狼籍。这还能用郭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