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0章 两颗心 (第1/2页)
诃黎三世坐下,王巨又让妃儿沏茶。 “少保,我不明白,难道你也害怕辽国人?” “我不是害怕辽国人,而是要顾全大局。诃黎郡王,我问你,章子厚率领的宋军强不强大?” “强大,我还要感谢你与章知州哪。” “但强大在何处?无外乎只有三条,精良的器甲,严肃的军纪与配合,以及清一色的骑兵。” “少保说得对,这骑兵果然强大。” “但你有没有想过,辽国拥有几十万骑兵,我朝河北北部地区多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地带,几十万骑兵扑过来,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反正辽国也不可能威胁到占城,所以诃黎三世满嘴喷火车,无关紧要。然而王巨这么一说,诃黎三世再一想,也滋滋倒吸了一口冷气。 “实际这些骑兵我也不会害怕,关健在我朝西北还有一个国家,西夏,它牵制了我朝大量精锐军队。” 这才是关健。 在王巨脑海里就有三个很好的例子。 前世中国与北方那头熊的关系,以及普京大帝。 好人哪,普京大帝,好朋友啊,北极熊。 当真如此,新中国是那一个国家生生将新中国压制了近四十年都不敢喘一声大气?是谁侵吞了天朝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得外蒙不能回归? 因此两个国家只是迫于美帝所逼,不得不抱团取暖罢了。至于朋友的啥,可别当真。否则北极熊都不会出售大量先进武器给南方猴子恶心中国了。 但这两国抱团取暖,却是正确的。 再者就是那小坡国,光光还勉强算是好同志,龙龙则纯粹是一只白眼狼,整让坡国成为反华香蕉人的大本营。但天朝也有办法对付他,那就是泰国开挖一条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出来,不管是否能盈利。最少坡国就会息菜了。一看不妙,龙龙立即改口,再三反对占中,以此向天朝示好。果然考虑到方方面面。那条大运河天朝不议论了。 因此龙龙虽是一条白眼狼,但说明他外交手段比较圆滑。 再到桀骜不驯的胖三哥,没办法,天朝确实需要胖三来缓冲。然而没有天朝支援,胖三还能不能统治下去? 迫于国际形式的需要。国家只好忍气吞声了,但天朝发展到一定地步,只要能完全保卫近海,相信天朝一定会一脚将这头狼踢飞!前两者是成功的例子,后者则是愚蠢的例证。 诃黎三世总体而言,在外交上是比较笨拙的。 交趾威胁,于是勾引宋朝出兵。宋朝出兵,你们占城也出兵哉。然而好了,此人开始搬起板凳看好戏了。 如果当时占城出兵,郭逵会不会不顾许多将领反对。从富良江畔匆匆忙忙撤兵?说不定因为宋朝重心在北方,占城还能捞取大量好处,从宋朝手中讨到升龙城南方的大片地盘。 然而因为他的小算盘,结果郭逵撤军回去,诃黎三世傻眼了,急忙在北方驻扎大军。如果没有王巨出现,因为占城兵力驻扎在北方,于是真腊钻空子,攻破了占城王都。此人也逃到了交趾避难。整整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不过能登上王位,也不能说他很傻。 因此他立即会意:“少保之意。就是西夏没有解决,大宋就没有必要与辽国交恶?” “正是。” “那是我错了。” “也不能说你错了,总之,你能再度进京。我很感动。不过最好下一回不要再来京城,派使者来就可以了。” 这就象赵顼从不提议如何变法,他乃是最后的防线,不能“暴露”出来,只要不暴露,就会有缓冲的余地。王巨意思也是这样。只要诃黎三世不来京城,即便使者闹出什么误会,诃黎三世也有缓冲的余地。 毕竟现在的宋朝非是李世民之时,环顾四时,甚至跃马到阿富汗都茫茫然再无一个对手了。 而且朝堂上的龌龊,王巨也不想对他解释。 王巨将诃黎送走,张商英又来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就连他的字都有意思,字天觉。 不过王巨略有些愕然。 元旦节乃是宋朝最长的节假目,假期几乎长达近二十天。但不是所有官员都会放假的,各个重要的部司都会派一两名官员留守,预防突发事件。 然而往往留下来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官员,人善了……就要被人欺的。 但王巨这一年却将张商英留了下来。 非是张商英老实,但怎么看了,特别是中书这个地方。 就象王巨,如果未经过多年磨砺,那怕就是他在知庆州时,到了中书也会茫无头绪。 还有,圣相李沆,不亚于唐朝的房杜,正是他主持下,才有了宋朝最厉害的一次大治,咸平之治。只是这个人低调得可怕,所以被后人往往忽视之。但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初次进入东府为副相,也没有做好。 因此张商英看似留守中书吃了亏,实际不然,这是给他一次真正一个人全面了解中书的大好时机! 所以王巨有些奇怪。 张商英大大方方坐下,论姿态洒脱,就是少年时的王巨,都远不及此人。 王巨呵呵一笑。 张商英说道:“王公,我在中书收到庆州知州俞充送来的疏奏。” “庆州?” 张商英马上就知道王巨想偏了,立即说道:“是这样的,王公在庆州有没有帮助过一个小祖阳的人?” 中书各地奏报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带出来的,那一天乃是王震特事特办,害怕破坏掉王巨废罢市易法,才冒险做的。就是这样,如果传出去,王震肯定悲催,王巨没有举报,同样会被许多大臣弹劾。 不过张商英隐隐感觉这可能是一件大事,只是他想不清楚,奏章没有带出来。但可以将奏章上所述说的,转达给王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