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6章 最暗黑(中) (第1/3页)
“陛下,那个旅行社,不仅是臣主办的,还有其他一些人。【】”王巨大大方方地答道。 比如段氏兄弟,还有乌蛮、自杞、罗殿以及其他南方地区支持宋朝、平时作风比较好的首领。 这个也能容易理解,创办这个旅行社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拉动西南的经济,融合西南,甚至因为游客到来,一些比较好的举止礼仪,也传递过来了,多少能改变西南一些落后的习惯。 所以拉拢了这些人。 而且南方许多地区作风野蛮,也需要当地有威望的首领配合。 至于收入,肯定不能指望那个保险金了。 然而也不是一个无底d,在旅行社创办之前,这个“合作团体”就已经在沿途各个城市置办或收购了大量客栈、酒肆、商行,商行不仅出售各种商货,还出售当地的工艺品。 但与后世的黑旅行社不同,它不会存在任何宰客或强买行为。 并且才开始游客也很少,这些客栈酒肆与商行的服务对象,仍以当地人为主。 如果价格高了,当地人就不能接受了。 如果游客不在这些酒肆商行里消费,也没有关系,随其便,但不要与团队走散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各个酒肆与商行做好了,不故意宰客,作为异地他乡的游客,谁愿意去陌生的酒肆与商行消费。 王巨这样一说,大伙全部明白过来。 也就是利用这些客栈、酒肆、商行的利润弥补其支出。 不过王巨又做了补充。 这些客栈酒肆的设立,不仅是为了收入,还有是质量与卫生。 其实在宋朝同样有各种山寨,饮食卫生更不规范。往往卤r卖不掉了,第二天那怕变了质,稍稍加工一番,继续拿出来卖。 想一想一旦游客吃到这种食物怎么办? 别人在高兴地游玩,自己儿却躺在客栈里拉肚子,那多郁闷啦。 所以专门设立了自己的酒肆客栈。对食物的卫生制订了种种严厉的要求,就连客栈的床被也每隔一段时间,用低浓度盐水煮沸,再清洗。用来消毒,用此来减少游客在半路上患病的可能。 再就是质量,旅行社带着游客游玩的是异地他乡,商品同样是异地他乡的商品,但各邸店里必然有许多以次充好的山寨货。不可能每一个游客都有这个眼力的。 所以设立了商行,主动替顾客把守着质量关。 要知道现在敢出远门游玩的人,都是极其有钱又闲得蛋痛的人。 因此听闻这一条后,那几十名“全国游”的游客便有许多人询问,如果在他乡购买商货,旅行社会不会准其携带。旅行社负责的管事便立即回答,准许携带,并且在二十斤以下免费替其保管运输,若超过了二十斤,会收取一些费用。但这个费用也不高。 那几十人听后十分开心,立即去飞钱司兑换了大量飞钱,准备去南方时,对精美的各蛮人蛮刀、金丝藤等著名土特产与工艺品开宰。 但商行所赚的利润还是有限的,主要的利润还是由当地百姓所得。 现在游客数量很少,如果变得很多了,必然会让几万几十万百姓得以养活,甚至变得富裕起来。 主要是大家不是太懂。 王巨一一解释出来后,几乎所有人都听入了迷。 因此它的设立有很多作用的,不仅是拉动了许多地方的经济。养活了许多人,同时也利于融合南方,改变西南一些丑陋的风俗。 还有很多作用,就象现在北方人将南方传得几乎达到了妖魔化地步。特别是瘴疠,有那么邪乎吗? 高大上的说法是开阔心胸,使许多人感叹大宋山河的壮丽,让他们更加热爱大宋,这说得有些夸张了,然而会有一点作用的。 并且旅游的繁荣。必然也会使各地的税赋增加。 所以王巨看到朝廷冷处理后,于是自己儿带着一些西南的首领单干了。 但也不是永远亏本,现在大多数人仍不能接收,因此用免费的方式激励一部分人敢于去尝试。 一旦有更多的人接受了它,那么到时候就可以收取少量费用,再加上各城市客栈、酒肆、商行的变相收入,在游客身上,也能直接盈利了。 那怕这个直接盈利很少,但对各地的发展却会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王巨又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朱初平在崖州,看到百姓生活贫困,急了,上书请求朝廷将宽剩钱挪成公使钱,用此来减支百姓的赋税。 但这始终不是办法,国家不征任何税赋,百姓才高兴呢,然而国家没有收入来源,如何运转这台庞大的机器? 所以王巨的做法,就是准许各艘海船在朱崖军那个港口停泊,让他们在哪里补充供给。 仅是一条准许命令,几乎没有什么投资,一下子就将琼州岛经济盘活了。 同时官府也得到了额外的赋税来源。 第二个例子就是以前的旅游业,实际百姓自己也在自发地旅游,就象元宵节京城的灯会,周边有多少百姓拥到京城来观看? 这些人来了,就要吃,要住,要买东西,无形中又养活了多少京城百姓,国家又得到了多少收入? 只是以前大家一起没有注意它而己。 何谓开源,何谓民不加赋而国自用,这同样是一种真正的开源。 不但国家得到更多的税赋,同时还造福了许多百姓,更没有强加任何百姓的税赋。 王安石说了多次民不加赋而国自用,最后是怎么做的? 所以一度时间这八个字成了宋朝最反感的八个字,以至王巨同样说这八个字时,都连带着有一些大臣反感之。 然而现在出现了两项真正的民不加赋而国自用了…… 不是未来的银行司,一个是航海,一个是这个即将拉开序幕的什么旅游业。 于是王巨说完了,许多大臣在思考。 王巨最后才说道:“陛下,而且臣参与进去,一是迫不得己,二是将它带上正轨。毕竟换成官府来主持,往往许多官员害怕多事,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做不好了。一旦出现盈利,臣这部分契股就会主动撤出去,将它交给三司或者内库去经营。” 这更加高风亮节了。 也不要怀疑,烧酒作坊就是这样交出去的。 赵顼有点感动地说:“王卿……” 还能说什么呢? 但没有想到王巨又给了他一个惊喜,王巨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陛下,还有蔗糖作坊,当初因为初创,如何经营不是很完善,以及技术等原因,因此臣与延州几个商贾也参与其中。始至今日,无论经营的制度,或者是技术,都日益完善了。故此,我去年就写信给了延州的那些商户。大约还有一个来月,他们就会派人回来,到时候会将它全部交给内库管理。” “王卿,勿用。” “陛下,凡事终有一个制度,国家更需要制度,如果蔗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