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担扰 (第2/2页)
也将6续一一从云南路撤到彼岸。另外还有葛少华。实际葛少华也想去彼岸,哪里才是他的家,而在宋朝。特别是舆论未扭转之前,葛少华所到之处,都会遭受着无形的排斥。 因此王巨刻意写信给他,再忍上几年,到时候向朝廷提出致仕。然后再去彼岸。 看着岸上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葛少华心情很激动。 “看来移民在这里生活得确实不错,”张商英说,他又道:“到那边看一看。” 说着,走向东南几里外的一处所在,在这里有许多工棚,去年迁移过来的移民大多数先安顿于此处。根据各人的情况,先行让各个邸店作坊招聘,然后官府才派人过来安排。 许多移民已经安排好了,还有一些百姓。不过丰市派人送来许多食物,衣服,应当做得还不错。最让张商英感慨的是每一个移民都穿上了新衣服,这显然是诸海客给的“福利”。 张商英心中想,移民多了,必然增加房屋,所以城市也一年比一年扩大了。 其实不仅是移民,王巨很早就派人下令,如果一对夫妇,能在两胎外多生下一个子女。那么一周年抓周时,官府会赠送相当于十贯钱的财物,如果长大成亲,官府会赠送一对新人相当于二十贯的财物。以此奖励百姓多生多育。 百姓生得越多才越好啊,因此这边一对夫妇往往平均下来,能生下五六个孩子,所以从内部来说,人口扩张也很快的。 并且最早一批来的移民,他们的子女也开始长大成人了。 当然。在这二十年内,这边仍渴望着从宋朝那边迁过来大批移民。人口缺得太多。 就是未来一百年两百年,仍需要彼岸大批的移民。不过那时候,人口欠缺不会象现在这般。 张商英没有多想,说:“我们去州衙吧。” 得办正事了。 几人进了城,张商英忽然又说:“原来也有穷人啊。” 黄和在丰市城呆了很久,自然了解真相,说道:“张公,这是必然,有的人吃喝嫖赌,好吃懒做,或者遇到天灾**,但这些海商们先前已经资助了粮食、房屋、衣料,甚至包括工具,也安排了未来的生活,可自己不做事,海商们也就不管了。不过海商们又下了一条命令,鼓励一些富裕的商人或主户捐助善事,并且用这些善款来抵消税赋。然后再安排这些富商家中的娘子,设立一个机构,专门管理这些善款的去向,如修桥铺路,赈济寡贫,兴修学舍等等。如果贫困人家遇到天灾**,可以向这个机构提出援助申请,然后看情况对其户进行一些帮助。不过那些好吃懒做的,那就不会管了。”
“这个好啊……”张商英喃喃道。 实际就是王巨在庆州划分善户的加强版,从美帝哪里学来的。 天朝的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姓名,不准求回报,这个道德标准太tmd的高了。 但这是极少数人。 而且现在这边各行各业,生机勃勃,穷得没办法了,也逼得这些人最后放下身体。 几人来到州衙,找到乐知州。 看到故乡来人,乐知州十分高兴,连忙吩咐家人沏茶上来。 张商英问王巨何在。 乐知州说王巨带着一家老小去了大山那边的温市。 那我们快点过去吧。 这非是在吕宋那边,一来一去,在路上就会耽搁八个月了。而且他们从永乐城之战后,赵顼又处理了文彦博等事务后,才离开的。也就是到了十月中旬才正式出。 但回去后必须得赶季风,所以时间很紧张。 乐知州叹了一口气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不这样,有的人还是不甘心的,”葛少华冷漠地说。 乐知州无言,一会才说道:“如果你们去那边,路途远,还要经过条山,条山很大,有许多难以管制的土著,我让张兵曹护送你们过去吧。” 各市置正副市长,以及六曹,但丰市既然交给了朝廷,市长便取缔了,然而六曹官员依然保留着,实际上政务还是六曹官把持着。 张兵曹带他们前去温市。 翻过了苍茫的条山,张商英奇怪地问:“为何未看到土著?” “这里是温市与丰市的主要要道,有许多凶悍的土著被先后镇压了。还有一部分归化,有的安排到各坑矿,有的教导他们放牧。主要我们这一行数十人,全副武装,大约看到这情形,他们主动躲避了。如果人少,说不定就会对我们袭击。”张兵曹答道。 “多否?” “不算太多,但也不少,主要分布在内腹,哪里我们还没有开,暂时没有冲突。” “太可惜了,”张商英叹道。 这一路过来看到太多太多荒凉的地方,如果换成宋朝,得容纳多少百姓哪。 其实也未必,他们这一行,是这边水系比较达的所在,再往内腹去,就是大片大片沙漠与戈壁了。 真正能容纳很多百姓的乃是他认为最艰苦的地区,那些热带岛屿。 然而张兵曹就没有再做解释了。 一行人来到温市,实际就是后世的悉尼。 但城市中心未必在后世悉尼的位置上。 先行人口少,以海滨为主,以各条河流为主,这才容易生存下去。 不过温市未交给宋朝管理。 但温市也有一个优良的港口,离温市越来越近,张商英忽然惊叹道:“那是什么?”(未完待续。)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w?w?w.9??9??9??w??x.c??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sj.9??9??9??w??x.c??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