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 (第1/3页)
“前面就是沈存中家,去看一看。☆→☆→,”王巨说。 但王巨也不是纯粹是前来拜访沈括。 一行人来到沈府。 沈括立即大开中门,隆重地将王巨迎了进去。 古代贵人家的门很有讲究的,分为中门与角门,身份低下的人,如府中的下人,或下人家的亲戚,只会打开角门让他们进去了,有正式身份,但身份稍低的人,会打开中门让他进去,不过这个中门只会开一道小缝,如果地位差不多,则半开中门,如果地位很高,则中门全部打开。 如果鬼鬼祟祟的,怕人看到,会从后门求见,所以美其名曰,走后门。 王巨觉得恶心,于是将府邸的门做了变动,角门直接堵上,然后呢,中门整天到晚全部打开着,不管是官员来访,或者是下人,全部是中门大开着进去。 普通人无所谓了,但一些极保守的官员,无疑对此很排斥。 或如王巨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与司马光王安石是三类不同的人,注定他们必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即便王安石与王巨理论更接近一点,但也不会接受王巨的理念。 那是王巨,沈括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 走了进去。 沈括吩咐自己的妻子沏茶。 大过年的,先是相互问好了。 随后王巨说正事,问:“如今利民监可安否?” “还是不太平啊。”沈括皱起眉头说。 为了获得利润,利民监设作坊,打造各种器械。沈括将压力锅都弄了出来。民间也开始有人尝试着购买蒸汽机灌溉。 不过总的来说。它未来的利润主要就是与蒸汽机有关,但现在蒸汽机成本太高了,也逼得它价格很高,并且还有两个致命的问题,各种技术还没有完善,这意味着它的零部件时常损坏,损坏了就必须修,但不可能为这少许的零部件。在各州县置一邸店吧,那样真的不要成本了?还有就是,除了利民监的工匠,又有几个人会修这玩意? 这三个缺陷影响了它的销路。 然而银行司那边在不断地分红,因此各个契股股东便不停地吵。 也不能怪他们吵,这些加入的股东,有不少人有点背景,其次利民监与银行司不同,利民监朝廷几乎未出一文钱,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越想大伙越觉得心里不平衡。 还有呢。沈括急得想脱离苦海,于是不断地带着工匠研发。只有更大型更完美的蒸汽机与相关机器出现,才可以于三门那边铺铁轨,用机车替代人力运输。 这些研发很烧钱的,无疑又分摊了其利润。 “存中兄,我来,就是替你解决这些问题的。” “太保,说说。” “第一,你可以对他们再次申明,虽然眼下利润确实有些薄,但不要多,只要它平安地成长十几年,它的利润将会是银行司数倍以上。如果谁不愿意,可以随时退出,我让彼岸商贾顶替之。” “太保,它的前景,我说了多遍。” “那不同,以前你说我也说,但没有深说,更没有明说允许他们退出。其实你还没有弄懂他们吵闹的原因,实际当初才成立时,我就说过这件事,暂时利润会不多,不过它前景却是无比的光明,所以这些商贾豪绅个个争先恐后的加入。为何,一是它不会亏损,有亏损吗?” 沈括摇了摇头,只是赚得少一点罢了。 “其次加入利民监,等于与朝廷搭上了关系,就凭这一条,对于普通商贾来说,就有着无比的诱惑力。而且一千万贯多吗?” 一千万贯不少了,但京城有多少富人家? 一万贯家产在京城才勉强算是小康之家,十万贯家产才算是中富人家,百万贯家产才能算是巨富。 十几个巨富人家就可以将这一千万贯凑齐了。 实际没有认真的查访,如是认真的查访,宋朝这时候恐怕就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千万贯级别的超级富翁。 关健它没有银行司那样苛刻的条件,先是买丝料,时间那么短,想买足够的丝料,是何其的困难,然后出的还不是铜钱与绢帛,必须出金银,才能加入。 因此看似银行司热闹无比,但先集齐款项的却是利民监。 “为何吵,民间有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主要他们与银行司攀比了,才觉得心里面不平衡。” “是啊,是啊。” “他们虽在吵,虽觉得心里不平衡,但有没有想过要退出?” “不错!” “这是第一个解决办法,第二个解决办法,则是有目标的推广,开始范围不能太大,就在京城周边的几十个州府推广,然后从这几十个州府招纳加盟者。” “加盟者?”沈括表示有点晕。 “存中兄,还记得当初竹纸与雪盐是如何销售的吗?其实差不多了,就是有意者,出邸店,利民监向他们出售零部件,并且替他们培训修理人员,机器坏了,有零部件卖了,有人修了,那么购买者还会有顾虑吗?而且利民监不断地出售零部件,也能赚取一些利润。” “不错,这是一个好办法。” 虽然它们确实很贵,可是效率高啊,想一想一百亩地靠人力拉水车灌溉,得用多久吧。而且人力当真不要钱? 普通百姓还是用不起了,不过有的大户人家拥有的耕地,往往达到几千亩几万亩,无疑这些机器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个解决办法,则是旅行社。” “旅行社?” “它开始盈利了。” 旅行社也办了好几年,但这几年一直没有分红,而是将其利润不断地投资。现在共拥有四百多家客栈。近三百家酒肆。酒肆比客栈少的原因。就是有的小县城,或者小镇子,单设一家酒肆不划算,因此酒肆与客栈联在一起办的。同时还置办了大量的舟车马。 除了主线外,还有几十条支线。 不过选择“全国游”者还是很少,大多数选择的是中短旅游,比如从杭州出发,看一看江宁。不错了,可以返回去。或者再远一点,跑到江州看一看庐山,更远一点,跑到荆湖南路看一看衡山,赶紧回来吧。 但它的出现,确实带来许多正面的意义,比如多少拉动了一些经济,开阔了大家视野,就象岭南与云南。在中原百姓心中是神秘又恐惧的,但随着一些游客的前往。这层面纱也就扯了下来,那么也无疑利于文明的沟通交流。 王巨还做了一件事,去年京城十几个全国游的游客于秋后返回京城,王巨将他们召到中门,询问各地情况。 前年就在全国大范围地基建,效果如何呢?只听地方官员的报告了。 虽然游客一行,都是有选择的路线,一是要当地安全,特别是治安安定,二是比较发达的地区,不过听一听这些人的看法,也是一个补充,当真一点看不到听不到? 这也算是一个作用。 因为它名声渐渐有了,也开始收费了,不过这个费用收得仍然很低,主要来源还是那些客栈酒肆以及代售各地工艺品的利润,但因为着重卫生,这些客栈与酒肆在当地也渐渐有了名气,所以造就了利润不停地增涨着。 王巨要离开京城了,这是最后的牵绊,但交给内库,还是交给三司,王巨心中主意不定。 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