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家(黄明佐) (第2/2页)
又缩回去。也罢,先看看你这丫头片子还要什么招要出。 黄舜华继续说:“既然分了家,商号里的老规矩也要改一改。原先咱们商号账期分红是****开,财东拿六成,剩下的有身股的掌柜伙计们拿四成。那是因为我爹爹他还参与经营,很多大事小事还需要他拿主意。如今不同了,小女子我也不懂的经营商号,今后商号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全要仰仗商号上下的掌柜先生伙计们了。财伙再像以前那样****分成就不太公平了。从今往后,账期财伙分红要倒过来才对,四六分” 这一决定,让在座的诸位都倒吸了口凉气。但事情还没有完,黄舜华拍了拍座位边的“宝匣”又说道:“号里的万金簿我也翻看过了,咱账上身股最高的就是黄伯伯黄掌柜,八厘九。其次是我故去的大哥孙大,七厘,再次则是大账房程先生,六厘。剩下还有些以前立功的伙计把式有记上一厘或两厘的。”然后她转头问程子嘉“程先生,我所说不错吧” 程子嘉点了点头:“东家记得丝毫不差。” 黄舜华继续道:“李乐水大哥此次涉险去吕宋接回我父亲的尸骨,应记得一大功。他提供了玻璃的方子,为我商号开了条财路也当记一功。李大哥立此两大功,黄伯伯,按照号规应对如何奖励?” “号上规矩立一大功,可记三厘身股,一小功可记一厘身股。东家还漏了一条,李掌柜在移民一事上也出力不少,当记一小功。算下来有七厘身股奖励”。黄明佐说这话是捏着良心说,这些也全是事实。 黄舜华点了点头:“黄伯伯说的对,算下来李大哥有七厘身股,刚好顶了我故去的义兄。林希宗师傅在建玻璃坊也应记两小功。程先生在移民上也可记一小功,都各加身股。” “可移民垦荒,办玻璃坊所有这些全都是黄伯伯一手定夺的,按理黄掌柜也应该记一大功。可黄掌柜的身股已经是八厘九,按照我们号上的规矩身股最高是九厘九。只给黄掌柜加一厘恐怕有失公平。” 九厘九就是一份儿,差一毫不满一分,这也是商家留余的用意。黄佐明心中颇不以为然:“最多多给我一厘的身股,你还能唱出什么花花来。”
黄舜华把声音提了起来:“为了表彰黄掌柜为商号做的贡献,我决定将黄伯伯的那九厘九身股转成死人股,永不消簿。” 永不消簿,黄明佐当场就呆住了。这一日给他的冲击实在太多了,但都没有这永不消簿这四个字最让他吃惊。 按照福建各商号的规矩,柜上的掌柜账房和立功伙计是可以分得身股的,参与账期内的分红。但这身股只在身股持有人在号时期有效,不能继承和转让。人死灯灭,人走茶凉。一旦这人身故或者离了号,这人所有的身股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永不消簿的身股意味什么?意味着这一份身股和财股一样可以继承,可以留给子孙。只要商号存在就可以参与分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要优于财股,毕竟它是身股,只分盈不承亏。 黄明佐脑袋飞速转动,这大小姐是打一巴掌,再给俩甜枣。黄明佐心里打起算盘来,分红财伙倒挂,永不消薄的一分身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要超出了商号分立给自己带来的权力和面子上的损失。他准备接受这新东家的安排,毕竟这世上万物,凡是都是门生意而已。 没有人反对,黄舜华对商号所做的决定就算通过了。随后黄舜华问程子嘉 “虽然今后俩家还是一家人,但账目还是要分开立。程先生你是愿意留在黄和兴号呢,还是准备去大员新立的字号呢。” 黄明佐本以为自己和程先生搭档多年,他会毫不迟疑的选择留下,没曾想程子嘉看了看黄明佐,又看了看李乐水,没有言语。黄明佐心都凉了,一狠心来帮他答道:“乐水这里新立号,万事开头难,正需要一位好账房,程先生就留大员吧,好在在泉州载找一位账房也不难。” 众人散了后,黄明佐径直的回到住处,程子嘉想追上去解释,他也没给好脸色,一句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出留给挡了回去。 随后几日,黄明佐简单和黄舜华合了账,就收拾行囊回海澄去了,既然已经分了家,他可不愿意死皮赖脸的待在大员。 等他回到海澄,没想到也有人在等候。来的是两位老相识,一位是海澄海商地头蛇李锦,另一位则是十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潘秀。黄明佐很是惊讶,这俩人怎么纠缠到一起了。 彼此交谈之后才知道,如今这俩人是在为和兰人做事。和兰人有一队商船业已到了海澄洋面上,目前正停泊在洋外的澎湖岛上。这和兰人相与大明通商,又没有门路所以找上了黄明佐的门来。 黄明佐一听这和兰和吕宋干丝腊人一样都是来自泰西后,来了兴趣。三人聊了半天,黄明佐出了个主意,若是大明朝廷不许和兰人入港通商。可先去大员。黄和兴号再换了去大员的船引,载货到大员与荷兰交易。这样大家都无了风险。 不曾想,李锦听了此话大声叫好,说他有个兄弟李乐水如今也在大员,最是方便行事。 又是这个李乐水。黄明佐心中泛起了不快。送走潘李二人后,黄明佐在厅上来回踱步。 我倒是小瞧这李乐水,这一年来他的势头起得太快,不但被朝廷封了官,在商号也是跟自己差不多平起平坐了。最让他烦躁还不是这些,如今的东家是黄舜华是个尚未出阁的遗孤,而这个李乐水也是年轻未娶。如果今后,这俩人越走越近,真到走到一起的时候,这商号恐怕没有我说话的份儿了。 这可不成。黄明佐焦急的搓着手,忽然瞟见厅上一角放置几匹丝绸,这还是王夫人差人送来的回礼。黄明佐一直丢在厅上没有处置。 看到这,黄明佐突然想起了王夫人身边那个水灵的丫鬟春梅来,心底顿时来了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