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有一种叫无奈 (第2/2页)
,可实际上了所有新投资还是国企为主,同时其投产的设备设施只在国内采购,其技术落后世界不止一个档次。还有国企的体制问题,闲置人员太多,机构太过冗余。就以97年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纺织业来说,如果与国际先进纺织企业对比。运用先进设备设施,其劳动生产率为15万每人以上的生产效率,而国内纺织企业其劳动生产率仅为1.75万每人。而如果以世界运用自动化先进生产设备的纺织企业的人员配置来看,国内纺织企业其人员闲置率高达85%以上。 第二个问题,因为97年的中国根本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因此出口基本是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家坡、香港甚至是在为加入世贸组织的日本、韩国等企业做一些代工,韩国日本企业做一下二道贩子都比国内生产企业赚得多。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日本企业撤资撤单,国内的出口根本做不了。而且97年,对于民营出口的限制很多,做外贸的就如同明清两朝,对民营来说无疑于海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祖国那么热衷于加入外贸组织了。不少人说,国内就做代工,大头都被欧美企业赚去了,殊不知,98年没有汇改,2001年没加入世贸组织以前,国内连这点辛苦的代工费都赚不了。 第三个问题,内需,你能要求年收入不足700多美元的中国国民有多大消费能力。98年没房改之前,房地产消费来说根本无从说起。为什么?你卖1000元/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要10万,而事实上,房地产商那时候修房的成本比1000元的单价少不了多少,所以拿地更贵的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一般在3000元每平方米左右。可上海百姓97年,一套100平米的价值30万元的房根本买不起。因为98年之前,房贷可每完全开放,只有工商银行一家开放房贷,而且还只针对公职人员开放。在98年之前,房地产能发展起来才怪!
“思思,你有解决方案么?”为什么胡少会来麻烦刘思,那就是通过国家情报部门的调查发现,刘家在亚洲经济危机中发了很大的财,具体多少不知道,但从中可以看出,刘家一定对一国、世界经济很有研究,否则,刘家不可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发财了。 “国家智囊那么多经济学家,我刘思何德何能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对于未来我国外贸、房地产经济、政府投资三驾马车,刘思可谓知根晓底。解决方案有现成的,但后来证明这三驾马车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发展,可是20年后,其惹得的非议也不少,甚至发展为后来我国的经济顽疾。刘思敢背这个锅么? 而且,外贸如今国家还没加入世贸组织,这条无意义。 政府投资更是问题,94年汇改和人民币一次性贬值(94年人民币贬值一次性超过50%)促使我国在94-97年间货币政策从紧。连续三年货币从紧,中央政府哪来的钱! 至于房地产,刘思本身就投资房地产,就需要为了避嫌不能张口说出口。 “你是不知道,社科院那帮家伙从去年吵到现在,还没拿出一个方案来!”说起这个就郁闷,今年国内经济继续恶化,可社科院那帮经济学家还没拿出解决方案,一些军方代表都直接在一些工作会议上提议赶走这一批素位尸餐的经济学家。 说起目前国内经济学家的流派,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派别:吴敬琏特别强调市场的作用,外号叫“吴市场”,厉以宁叫“厉股份”,曹思源叫“曹破产”。 “问题已经找出来了,解决办法就不是我一个普通百姓能够想出来的。”刘思微笑着解释道,“现在咱们来谈谈时代地产的事情吧!今天我再次向时代地产注资50亿元的资金,时代地产的发展可以加快脚步了。” 这时一位刚刚身穿制服的中年人开口说话了,“刘少的时代地产听说想要那些地皮,只要刘少为当前国家遇到的经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只要时代地产想要的,国家可以让步。” 刘思看了眼坐在身边的胡少,见其点了点头,刘思不得不重视,“改革!有问题就改革!国内经济目前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国内经济需要改革。第一点国企改革,我建议国企全面退出竞争性行业。例如纺织、建材等行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