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酒局 (第3/4页)
…… “林参谋,你辛苦了!” 池秘书和胡文海双双上前握手送上自己的敬意,在场所有人都以钦佩的目光看着略显瘦弱了林参谋。 “哪里,一点也不辛苦,能为长们帮忙,是我的荣幸!”林参谋嘿嘿笑着,不好意思的说道:“医生说我体内有分泌什么物质,喝多少酒对我来说都不算什么问题的。这点小事儿实在不值一提。” “不不!”胡文海哈哈笑道:“林参谋可是帮了我的大忙,这下可算是把毛子的气焰给打下去了!” 两边正说着话,客厅里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鼾声。 所有人的目光循着声音而去,趴在餐桌上的科罗廖夫此刻已经是醉的不省人事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客厅里顿时响起一阵哈哈的笑声。 “林参谋,一点谢礼,不成敬意。”胡文海从身上掏出一个信封,悄然塞到了林参谋的手里。而客厅里的其他人,则若无其事纷纷假装自己什么都没看到。 林参谋心领神会,知道是到了自己退场的时候了。他敬了个军礼。向池秘书搞了个别,毫不拖泥带水的转身离去。 “来人!” 池秘书似笑非笑的看了胡文海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叫来了门外的勤务兵。 “把客人扶到客房去。好好招待他休息。” “是!” 勤务兵将已经醉的不省人事的科罗廖夫几乎是“抬”了出去,不过即使如此,他手上拷着的皮箱却仍然被他牢牢的抓着。 胡文海和池秘书目送着科罗廖夫离开,这才重新坐回了几乎没有动过筷子的餐桌前。 “好了,把酒撤了,我们先吃饭!” 服务员走进了把酒都撤了下去。然后每人桌上放了一碗干饭一杯茶,接着鱼贯而出。期间不论是走动还是摆盘,一点声音都没有,安静的就像是根本不存在一样。 谁说八十年代国营单位没有服务意识?端看是为什么人服务而已。九十年代往后,良好的服务对应的是充足的金钱。而九十年代之前,良好的服务则对应的是强力的权柄。 给领导们服务的那批人,拿出去也不一定就比阿布扎比的皇宫酒店差了。 池秘书端起碗来,夹了口菜扒了两口饭,这才抬头说道:“小胡同志以你来看,这个科罗廖夫说的有几分可信?” 胡文海失笑摇头:“池秘书这个问我就错了,如果不是你告诉我他是我的大舅哥,我连他是不是真的是我的大舅哥都不知道。商业分析我或许还行,可让我分析一个kgB间谍的话是真是假,这不是太为难我了?” “呵呵,就是让你谈谈感想而已。” 池秘书无奈,只好不指望从胡文海这里套出什么来了,转头看向另一边坐着的孙中石:“老孙,你是专业的,说说你的看法?” “那我就说说——” 孙中石也是当仁不让:“科罗廖夫这个人,他刚才应该是在装醉!” “装醉?” “对,是装醉。” 孙中石信誓旦旦的点头:“科罗廖夫是个非常出色的专业间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喝醉的。这是外事工作的铁的纪律,并不仅仅是我国有这样的规定,而是所有的情报机构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工作人员的。除非kgB已经堕落到了一个三流组织,否则作为一个出色的间谍。科罗廖夫不可能喝醉。” 孙中石这话说的胡文海和池秘书面面相觑,有点反应不过来:“可是科罗廖夫喝的酒不少吧,这么多酒,竟然都没有醉?而且。他睡着了可是千真万确。” “是的,他可以睡着了,但绝对没有醉。”孙中石点头:“睡着了随时可以醒,但喝醉了就醒不了了。科罗廖夫是在觉无法在喝酒取胜之后,果断在自己没有完全喝醉的情况下。选择了睡眠。这样不仅睡眠可控,而且有助于快摆脱醉酒状态。” 胡文海和池秘书都收回了自己那点小得意,面色严肃了起来。不得不说,kgB就是kgB,真是好好给他们上了一课。 科罗廖夫,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 “这么说,想让他们把娜塔莉亚送到中国来,也不太可能了?”胡文海有些气馁。 “恕我直言,苏联人对胡总你的重要性非常了解,不可能会把唯一能控制你的女儿送到中国来。虽然不能凭此让你做太出格的行动。但至少是个筹码。” 胡文海的鼻子哼了一声,满桌的山珍海味,甚至是名菜九转大肠,似乎都让他提不起胃口来了。 胡纳雅算是胡文海最担心的,毛子养孩子的手法,实在是让人有点放心不下。 “如果不能把娜塔莉亚接过来,我也不可能去苏联……”胡文海有些愁:“能不能请组织上考虑一下,找人替我去苏联看一眼也好。” “小胡同志你也别着急,这个要求还是可以的。只要乔沃维奇家族能够同意,组织上专门找人去照顾娜塔莉亚。把她的情况定时汇报给你,这个没问题。”
胡文海深呼出一口气,缓缓的点了点头。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女儿,他终究是有些不甘心。 “说起来。我上次的提议,池秘书觉得怎么样?”胡文海苦笑的问道。 胡文海苦恼的不仅是自己女儿娜塔莉亚的事情,事实上,这件事情家里给他的压力可也不小。 似乎是他总能创造奇迹惹的祸,家里上到爷爷胡世武,还有萧野芹和胡解放。下到6嘉这个小不点——也不知道是谁穿到她耳朵里的,胡文海真是有种拿脑袋撞墙的冲动。 妈蛋,当6嘉问他“胡哥哥,娜塔莉亚是谁啊?”的时候,天知道他心脏都快被吓出来了,活脱脱偷吃生下私生女被老婆逮住的感觉啊! 家里三口人可都是放了话出来,看不到孙女、重孙女,今年的年胡文海是别想好好过了。 就为了这事儿,胡文海是吃不下睡不香啊。 池秘书像是回想了一下,然后才记起来似的,恍然点头道:“小胡同志是说对苏‘贸易’的事情?这个干系太大,上面还在考虑。” 中苏还没建交,池秘书说的什么中苏贸易当然是没影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好听的说法,其实是胡文海受到鸭绒换情报的启,提出的一个设想。 后世中国人对苏联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苏联解体大半原因还要归到苏联经济的畸形上面。重工业达,可轻工业却比较落后,社会上消费品短缺。说来也奇怪,中国八十年代国企大批、大批的经营不善,可直到88年以前,从来没考虑过对苏贸易。 一方面是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太慢,苏联快解体了,双方才开始恢复交往和贸易。而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中国充当了对苏吸引仇恨的mT,毕竟抱了美帝的大腿,又不是三哥那么人见人爱,也就没有左右逢源的好事儿了。 不过官方贸易行不通,可不代表不能搞“走私”啊。海军能运一船鸭绒给kgB换远洋渔业资料,为啥不能运更多的日用品过去,换回来苏联的工业品? 对苏贸易能给苏修加血,也就是变相的给美帝放血。而且这里面蕴含的利润简直惊人——当然最关键的是,能拉住乔沃维奇家族,哪怕不能把尤利娅和娜塔莉亚接回来,走私船交货的时候见两面总行吧? 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