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四章 晚了 (第2/3页)
靠谱的吗!” “我说的就挺靠谱啊!” 铁道部要是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就上数字网络。胡文海的意思那就干脆直接上互联网了。没有邮电部的前期投资,铁道部一万亿人民币再造一个互联网和通信网,还真不能说是贵了。 “那是一万亿!” “总价,一万亿是总投资。就整个中国这个工程量,铁道部二十年完成这个投资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也是一年五百亿。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胡文海翻翻白眼,点头道:“要说钱的问题,付总工您觉得你能跟我比吗?不过是一年五百亿,不,一期工程到九十年代,五年一千亿就足够了。一年两百亿人民币,这对铁路来说也不太难接受吧?” 胡文海是知道未来中国经济总量的,淘宝双11一天的交易额就有9oo多亿。这一万亿人民币,是至少未来二三十年的中国互联网总投资,时间越往后投资规模越大、盈利就越多。投入就越快,一万亿真的不算什么。 而另一方面,铁路投入这么大的力气搞互联网,未来铁通再被邮电系收走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移动再想收购铁通,未必能拿出这么多钱,真要说用行政命令指派,铁道部都敢掀桌子了。 “这不可能!一年两百亿的投入,铁道部肯定拿不出来。”付志恒赌气的坐在那,看也不看胡文海· “哎,付总工别这么固执。你来看这个方案。看完之后你再说铁道部拿不出来吧。” 胡文海拿出一“摞”文件来,嘭的一声放到了付志恒的面前。 “这是什么?”付志恒好奇的拿起上面一本文件,翻开看了起来。 胡文海胸有成竹:“能让铁道部一年少说赚两百亿的项目。” 付志恒满脸怀疑的翻看起手上的文件来。 …… 王秀英是绣城附近农村的一个姑娘,在镇子里上过高中。但可惜的是没有考上大学。王家的条件在村里也还算是好的,王秀英的父母干活勤快,又搞了一些副业,所以能供女儿上到高中。但毕竟农村的日子这些年还是不太好过,她虽然很想再复读一年,可眼看着父母在家务农。自己怎么还能忍心任性的再浪费一年时间。 原本打算也回家务农的王秀英,却是正巧赶上了好时候。新科招待所招工,当时在市里二高中念书的王秀英,竟然就这么被选上了。虽然是做服务员,但做满两年就给办城市户口这个条件,真是让她幸福的有种不真实感。 新科招待所里绝大多数新服务员,都是和王秀英一样的遭遇。农村招工来的小姑娘,做两年就给办城市户口,别地方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为了能保住自己这份工作,所有的服务员都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来服务顾客。 也不用多久,只不过是小半年的时间。如今的新科招待所,在绣城那可真是出了名的好地方。满绣城再找不到第二个这么让人宾至如归的消费场所,竟然让新科工厂门前这条偏僻的公路,每到晚上都车水马龙起来。 连带着每到晚上的吃饭时间,新科招待所里的一众服务员,都会忙的脚不沾地。 “秀英!”领班叫住了刚从包间上完菜的王秀英,抬手塞给了她一个餐盒:“这是经理吩咐给3o8号房客人的,你给送去。” 王秀英接过餐盒,利落的应了一声,转身蹬蹬蹬的向楼梯的方向跑了过去。 3o8房间,这个房间的旅客已经住下有两三天了,招待所里的人都在对他议论纷纷。 这三天时间里,如果不是还有人给他送饭,也能看到他的房间通宵亮着灯,简直让人怀疑这间客房是不是空的。 因为,从三天前起,就没人看到过这间客房里的人走出来过。 王秀英轻轻敲了敲3o8房的房门,里面传来一个有些嘶哑的声音。她推开门,只见夕阳之下,一个人正在窗旁的书桌上。拿着一本书静静的看着。从他那满脸的胡茬还有身上的味道来看,这人显然已经许久没有洗漱过了。 “客人,您的饭。”王秀英将餐盒放在桌子一边,然后轻声的问道:“您还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和我说。” 桌前的人抬起头来,看了看她。然后将手上的文件做好折页放在一边,点头说道:“小姑娘,坐。你要是有时间,能不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王秀英有些踌躇。现在正是招待所工作最忙的时候。不过经理和领班都嘱咐过她,对于这位3o8房间的客人,要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想到这里,她只好点了点头,乖巧的在桌旁的另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你家是哪里的啊?绣城市内么?” “啊,不。我家是虹螺岘的,离绣城有些远,是农村。” “农村……现在农村的日子怎么样?”付志恒接着问道。 “有好、有坏,我们村的条件不太好,因为大家都只是种地。不过也有好的。邻村有个昏酒沟村,人家有能人咧。村里书记带头办了养殖场和电缆厂,村里人都在厂里打工,听说连看病养老村里都包了!” “哦?电缆厂?”付志恒话音里有些兴趣,农村办养殖场不奇怪,竟然还有人办起来电缆厂? “啊,人家电缆卖的可好了。听说远的能卖到关内,俺们东三省好些地方,都有他们的电缆。” “村办企业啊,这种集体经济。在农村多不多?” “也不少吧?现在村里种地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三提五统的,不交钱扒房子牵牛的都有。这事儿还是看带头的有没有能人,有的村书记就知道刮地皮。也有的真带着大家办厂致富的!像昏酒沟村,村书记是部队上转业回来的,八一年就带着一群穷光蛋办了砖厂。说起敢闯敢干,在我们家里那一片都有名气!这些年,学他的村子不少,很多都搞起了集体企业。不然也真是连地都种不起!” “那你知不知道,这些企业的原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哪来的?嘿,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