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蓝色,绿色 (第1/2页)
程迪智这是想给苏若瑶一个惊喜。 大夫人看见了,不解地问:“这玉龙王,玉观音,是老爷刚从外面带回来的吧?这又要搬出去?” “夫人,老爷去祁院,探望被劫持,受了惊吓的大少奶奶,与大少奶奶和苏夫人相谈甚欢,叫奴才将两台神仙抬过去。”程全也照实对大夫人说。反正这事大夫人会知道,也不必瞒着她,免得得罪她。 程全走后,大夫人气了一阵子:老爷,你可真够偏心延仲,争妍也被劫持了额,你问都没问一句! 不过大夫人很快yin笑:家公趁儿子不在家,与媳妇相谈甚欢?这可是个好笑话,将来看你们怎么收场? 这样,程府老爷程迪智,一尊高贵正气的玉龙王,一尊和蔼救世的玉观音,去了祁院。这几个元素加起来,成了程府的大新闻,一下子传开了。 祁院内,程迪智继续和苏若瑶,曹如嫣谈天说地。 他想着:外面的人胡乱猜测,说若瑶是劫持如嫣的幕后主使,但我怎么都难以相信。怕若瑶现在也是众口铄金吧。与她多聊聊,然她心里安定些。反正,这里不是馆娃斋,还有孙子程经在一边,谁还能说什么不成? 他先问曹如嫣:“如嫣,爹记得你嫁给延仲后,成亲那日着大红婚袍,之后多以蓝色衣裳,饰品居多,爹看你像是独爱此柔蓝一色?” “是的,爹。”曹如嫣回答:“如嫣生于海边,长于海边,天亦蓝,海亦蓝,喜爱将自己想象成溶于天之蓝,海之蓝。” “如嫣,人说常见不为奇,你却恰恰相反。”程迪智好奇地问。 曹如嫣休息了两日,还是心里疲惫,难过,但眼前的人是家公,不便请他出去,就作有兴致样,但说的都是真心之语:“我原本渔家人出身的寒门士子,不可忘本。这海之蓝就是渔家人的本。所以如嫣一直心系着这浅蓝,蔚蓝,深蓝。” “如嫣,你着蓝色,在朱赤,丹赭,明黄,橙紫中,很难出彩。你曾是南安县名媛,难道不在乎这?”程迪智这是在出试题。 曹如嫣回答得可以说是满分:“爹,如嫣认为,着裳只为保暖,得体。所谓依靠着裳而出彩,是附庸风雅之人所想。如嫣觉得,着装出彩只可得一时的关注或赞赏。而言行品格出众之人,才可获永久的称誉和盛赞,且远胜于着装出彩之人,将其抛至于阑珊处。岁月检验为人的方式不在着装,而在品行。” “如嫣,真是句句醒世恒言啊。凭你这番得道的话可著书了。”程迪智明言赞赏,又问:“如嫣,白袷蓝衫,在男儿中,说的是没用取得功名的士人,亦指底层士人。但你却并不在乎此,是否有些一意孤行或是哗众取宠之意?” “爹,白袷蓝衫如何,绛红朱赤又如何?嘉靖帝时的内阁首辅严嵩穿的就是一品的大红仙鹤服,可他的所作所为有哪一件是为大明百姓所想?倒不如着青蓝色官袍的海瑞‘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脱下官袍,摘下管帽,着白衫来得好。”曹如嫣一番评论近史。 程迪智对她的这番评价很是赞赏:“如嫣阅书甚广,眼界也极高,不愧为延仲的妻子。”他又顺水推舟似的转向苏若瑶:“苏希仁,你不如也说说,你喜爱之色。” 苏若瑶还在想刚才那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回味着,“君”是延仲吧,一时没回答程迪智的话。 曹如嫣就替她说:“爹,如嫣多嘴了,瑶jiejie喜爱之色,我知道,于我而言,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绿色。” 曹如嫣突然想到:“爹,我说错话了,不该称瑶jiejie,是希仁jiejie。” “如嫣,你脱口而出‘瑶jiejie’,是否平日也如此称呼?”程迪智问:“按理说,你为延仲之妻,应当她称你为jiejie才对,你这样可称呼,她这样接受,是否乱了备份?” 曹如嫣也不遮掩:“爹既已看出,如嫣也不再隐瞒,确如此。只应瑶jiejie长我一岁,我实在觉得让她称呼我为jiejie,两人都别扭,况且,瑶jiejie照顾我更多,当我称她一声jiejie,合情合理。只是这礼数,如嫣确实没有遵循,以后如嫣会改正的,就按礼数来,称‘希仁’。别扭的话,就不必姐妹相称了。” “诶,无妨,你脱口而出的‘瑶jiejie’才是真言,才更显得融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