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八难已破,我要飞升了 (第1/2页)
冬日的阳光淡薄而空透,落在身上的时候,只能够给拳淡的温暖,人间京城的皇宫之中,有穿着赤色袍服的官员,低着头,在这台阶上快步地上下来去,脚步虽然快,却沉重莫名。 自佛道那一场近乎于有些虎头蛇尾的论法结束,已经过去了足足数日。 那巨大的金色佛像的出现始末,都是数十万人亲眼所见;既见到了这佛像的出现是多么地恢弘浩大,也见证了这佛之破碎的一幕是多么突兀,事实上哪怕是这官员,在这之前,对于佛都是有些敬畏的,什么诸多因果,神通广大,轮回千百代。 既在红尘之中打滚,爬到了这个位置上,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未来仍旧还有此荣华富贵? 昨日却见证了佛之碎裂,心中某些东西也似乎碎裂开来,一时间倒是空洞洞的。 背后的宫殿又传来了悲怆嚎哭之声,将这陷入空洞情绪之中的官员惊醒。 在嚎哭之后,便是大声的吾无错,吾无错,你只是皇子,没有资格审判我,但是旋即就是甲士大步前行时候,甲胄甲叶碰撞发出的清脆肃杀声音,是刀剑出鞘,斩过血rou的声音,一阵惨叫,旋即便是死寂。 走出来的官员身子颤抖了下,他缓缓回头,见到了鲜血顺着大殿砖块的缝隙缓缓流淌出来,粘稠无比,背后生出寒意。 又一个…… 他心中想着。 正三品的官员啊,御赐银青光禄大夫,也被斩了。 一时间甚至于有种兔死狐悲的悲凉之感,心下怅然无比—— 佛道之劫似乎结束。 却如同如泰山一般巨大的山脉,轰然砸落在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上,砸落下来的那一瞬间固然已经是声势浩大喧嚣地让人觉得惊怖,但是这山脉落下,旋即爆发出的无尽浪涛,对于这水面之下的一切鱼儿来,才是最为致命巨大的。 自佛道相争之后,那位佛的法相破碎,诸菩萨皆退去,暂在人间神武朝最大的寺庙之中停留,那里有着前代人皇和之后被废的文殇公两位定力支撑,又以过去大寺的数百年积累,是为跑马之地,灯火燃烧,最为鼎盛时候,有十数万僧众。 最高级别的僧众,每日饮食供给令人瞠目结舌,而哪怕是最底层的僧人,也不需要耕种,自有周围百姓来供养他们,诸菩萨金刚在此,每日里面诵经法,金色佛光化作了巨大的屏障,冲蔽日一般。 而李翟却没有管这等事。 他入朝之后,第一时间将前代的皇帝李晖软禁了,有大学士赶上门去,怒斥其不尊道德,竟然倒行逆施,必有惨烈的报应,李翟派人前去劝这位,当今下文士文宗大魁首的老者离开,后者却更为不平,愤怒至极,怒骂慈言行是为乱民乱国之举。 那时候下所有的读书人几乎都盛赞于这位老文宗有铮铮风骨。 下文宗魁首,为李翟一刀斩首。 于是原本跃跃欲试的文人瞬间噤若寒蝉。 李翟这个被称之为乱臣贼子,作为子,闯了父亲的仪轨;作为弟,逼宫哥哥以皇族身份斩杀文官之首的当代第一贼,就这样提了下文脉大宗师之首的头颅,堂堂正正走到了皇宫之郑 而后,三百头牛拉来了无数的卷宗,开始了被后世称之为血洗的一段历史事件。 后世有人认为,李翟这位下第一名将,正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血腥杀戮,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登上皇位的机会,明明坐拥着下的磅礴大势,最终却让一个旁支支脉的弟弟坐在了那个位置上,这对于李翟来,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但是对于九州下来,却似是无上的荣光。 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开始。 也有人认为,李翟从来就不是一个会成为皇帝的人,他像是一头磨砺着爪牙的野兽,自年少开始就征战四方,这样的人是不会在一个地方久留的,他的目光永远是更为遥远的地方,如同游猎的狼群。 他只是乘着大势来到了这里,而后以边关要塞磨砺的刀锋将整个帝国腐烂的地方以一种直接帘的方式尽数斩出去了。 以阵痛完成了最快的蜕变,最终一切的敌意和恶意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完成了自己的宿命之后,就会离开,前往奔赴下一个战场。 之后那个无边辉煌的时代,也有李翟的功劳。 而在这个时代,这位已经背负了背叛父亲,逼宫兄长诸多恶名的威武王,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自己对于弊病的冲锋,将吞了土地的世家尽数重创,而后将土地分给了百姓,又极端彻底地废除了人头税,改为按照土地面积收税的方式,摊丁入亩。 这直接侵犯了宗族和世家的利益。 但是在那来此之前,扫荡诸国,一月之内一十三战,每战必胜的兵锋之下。 世家大族亦已成为了绵羊。 李翟已经是大军阀。 只是其行暴戾,虽然是为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却也是影响了许多百姓,百姓有夸赞的,也有骂声一片的,但是他不在乎,只是坚定地完成自己该要走完的命运,而在同时,秦王开始默默接济那些受到影响的无辜官员,为百姓争取利益。 如同阴阳流转,壤气运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完成了玄妙的转化。 雪花飘飞而下,又年长了一岁的秦王李威凤伸出手掌,听着属下的禀报,微微点零头,他看着摘星楼,似乎也在看着锋芒毕露的威武王,对旁边的苏圣元叹了口气,道: “下执政有三,王者,霸者,强者,王道之政化之,霸者之道威之,强国之道胁之,各有所长。” “而今之世,几番大变,需要的不是王道的教化,而是霸道的镇压。” “但是,似兄长这样的霸道,却实在是过分了,虽然解决了许多的麻烦,但是这样的话,是注定无法得到皇位的……” 苏圣元道:“所以殿下在此刻开始收服人心,是为了……” 李威凤道: “夫子往日也曾教导过我,要以百姓为重,我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百姓,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若当真下有变,如我所想象的那样的话,或许也是更进一步的机会。” 苏圣元怔住。 这个在中州偏远山下教导学子数年的读书人不敢置信地看着寒梅树下的秦王李威风。 一时间有些恍惚,有些陌生,秦王右手背负身后,左手在前,捏着一枚梅花,五官已经逐渐长开来,眉宇飞扬的少年意气已经开始消散了。 自古总是大事最能磨砺人。 李威凤身上的稚气也已近乎于散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燃烧着野望的沉稳,秦王低声地道:“……那个位置,谁又不想要呢?” 如同一道雷霆轰然砸落。 苏圣元身子猛然颤了下,怔怔仰视,少年秦王仰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