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章 吾当以此人间浩瀚为仪轨! (第3/3页)
一片金色的麦浪冲入了眼底。 他看见了—— 看到了土地在帮忙百姓,看到了类似于土地的神灵笑着看顾一地一地的人们,麦浪如海洋一般,他看到了天地之间的浩荡气运,看到了神武国哪怕是寻常的百姓,皆是有缎子衣裳,看到了前所未的稳定的阴阳之秩序。 听到了孩子们唱诵的道门歌谣,感觉到了那浩瀚磅礴的,远远超过邱龙国的繁华盛世之景。 天阳子失神许久,不知为何,隐隐有一种悲伤之感。 啊…… 就只是那短短百余里的间隔啊。 为何,为何我国中的百姓过得如此之苦,为何,为何我国之中的百姓不能如此衣绫罗,不能够人人识字,不能够人人都学得一身本领? 天阳子隐隐有一种悲伤到了落泪的感觉,那道人坐在玄蛇之上,背后万家灯火,麦浪如潮,道:“这便是,我的答案了。” “为了人间一统,各处百姓皆如此。” “为了止住抵御,即将到来之劫。” 天阳子看着这一幕,他心中的决绝和战意似乎要消弭了。 可是…… 齐无惑询问道:“道长问了的问题,我已回答了,那么,我也有一个问题。” “你为的,究竟是邱龙国的百姓。” “还是邱龙国的王族宗庙仍在?” 这个问题却是凌厉,如同雷霆一般砸落在他的心底,激荡出无数的涟漪。 为了百姓好,似乎应该投降,让百姓来过这样好的人生。 唯独是为了国祚和宗脉,才需要如此。 天阳子忽而笑起来,他先前的战意和独自守城的决然,仍旧存在,却有最后一个问题浮现出来,他抬眸道:“但是,你要我,将我之国家,黎民百姓,交给你的口头承诺?” “那是无数的百姓,不是一个数字!” “是我一国的黎民,我断不可能因为你白白所说就相信,纵然皆是一族,可是你能够保证,彼时我国中百姓不会被排斥,不会因为这千百年的仇恨而被排挤,被打压做三等人?” “你描述的道路很好,但是我不能够相信,我国家之未来,自该是我国家之百姓奋战而得来,我不可将未来,交给旁人。” 道人看着他,道:“但是,你可抵抗威武王兵锋吗?” 这一句话让天阳子的脸上露出了痛苦之意。 为了邱龙国国祚仍旧存续,为了百姓不至于成为亡国奴,纵然见到了如此好的未来,他心中只有悲伤,而没有举国投降之念头,只是这一句话之后,终究还是开始犹豫—— 究竟是动用那最后的手段,以这最后的州城为一击,让百姓退走,而后以阵法唤醒无数的阴魂魂魄,和邱龙国最后的兵将一起反扑,赴死攻击神武国的兵将,争取最后的一丝丝机会。 还是说放弃。 你为的是百姓。 还是说宗族?! 这个问题如同雷霆轰鸣。 随着他一起赴死的是兵将,是百姓的儿子,那么最先撤走的又是谁呢? 可是,百姓也要撤走…… 可到了那时候,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呢? 天阳子垂眸。 太上玄微道:“兄弟睨于墙,御侮于外。” “皆娲皇之后裔。” 天阳子叹了口气,他看着前面的道路,道:“那么,齐无惑道友,我有最后一个问题了,如果,如果我们确实是归于一统了,你又要如何保证人间能如你承诺的那样呢?” “你是方外之人啊……” “你这样的道行,不会掺杂人间之事太多的。” “威武王他们若是让人间涂炭,若是这样的繁华和和平,只是短暂的梦幻泡影,又如何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却让齐无惑不知道该要如何回答。 天阳子担忧的是,往后人间一统,反而让君王恣意妄为,没有势力可以遏制住,齐无惑现在遵循的,始终都只是【无为之道】,若是如此的话,他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做…… 口头承诺,天阳子不会认可。 一时间沉默无言,天阳子的最后一问,让齐无惑面对了一个自始至终被忽略的地方,那就是,人间对于他来说,是如何?他对于人间来说,又如何? 道人闭着眼睛。 天阳子等待着他的回答。 齐无惑伸出了手指,没有指着天空,没有指着大地,只是指着这人间。 答案似乎已经在他的心底了。 从一开始的游历于世,到入世历练。 虽然入世历练,却总是疏离于外。 之后,自仙而化凡,终于和人间气运相合,走在人间。 人们的声音在耳畔,风吹过麦浪,带着香气。 他一路行来,如同种下一棵树,一朵花,这一朵花已经伸展开来枝叶,树枝,已经要盛放了,但是道人却没有看到这花朵,如同隔雾气一般,此刻天阳子之论道,让齐无惑将要见到这花。 神武九州城池之中,九鼎之首忽而自然震颤。 树下伏羲微微垂眸,嘴角勾起,懒洋洋道: “火天大有,顺天依时,大吉。” “非绝,不足以称呼为御。” “人间界,该有了……” 一声声鸣啸,九座石碑次第亮起,顺着人道气运朝着外面蔓延,自州府,至郡县,如血脉,如筋骨,联络了整个凡尘人世,于是一座座州城的城池鼓楼震动,上则山川地祇,中则烟火社令,下则城隍阴司,齐齐亮起流光,似乎有无边灿烂,澄澈明净,笼罩人间。 为此人间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百家开先河。 为万世开太平。 天阳子看着眼前的道人转身垂眸,他似乎勘破了什么,眼底澄澈。 他的眼中似乎盛放着人间。 道人开口,一只手指着天,一只手指这地,声音在麦浪和尘世的笑意当中温柔,仿佛千百年便有的炊烟和春风,回答道: “我当以人间为仪轨。” “我当与此人间共死生。” “道友,如何?” 六千字大章,所以迟了,挠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