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 方寸山下,当年金蝉见祖师 (第2/2页)
说诸苦灭尽,说五蕴诸相,金蝉的神色和态度从一开始的张狂和自然洒脱,逐渐凝重,逐渐绷紧。 他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言辞也越来越锋利,神色却是不复轻松。 最后他的诸多佛法,都被这道人破去了。 不管是金蝉说出了多少的妙法,举出了多少的例子,那个道人却只是轻描淡写,言简意赅,且每一次都只说出了六个字,似乎再多说出一个字都是他输了似的,而这每次六个字,每次六个字,一次一次,竟仿佛形成了一片巍巍然大观之气象。 每次的回答都语气平和。 每一次的回答,却都似乎比起上一次,分量更为沉重,气势越发的恢弘。 在佛前听佛法的金蝉心中泛起了涟漪无尽。 这就是,太上的弟子?! 道祖之弟子,就当真如此可怖?!吾在佛前多少年,竟然说不过这一太上的弟子?! 传说太上弟子悟性高绝,却不如玉清弟子的基础扎实。 不如上清弟子之恣意随性,逍遥不羁。 只一太上弟子,就都说不过去,若是再遇到了其余的玉清弟子该如何?又遇到了上清弟子又如何?! 已经辩赢了西天一十七脉佛中诸佛的金蝉一时间缄默许久。 最后他耗尽了佛法,却也未曾让那道人再多说什么。 若是这是在行道之路上,那么现在这道路上就已经是走投无路,无处可走,是以驻足,双手合十,回身喝问道:“汝斥我佛法,那么贫僧且问你一句,何为道?!!!” 这一声暴喝,佛光流转,声音回荡左右,似乎可以让天地巨震。 引得河水断流,群山回荡,草木晃动如波涛。 太上玄微想了想,伸出手指了指天空,指了指大地,又指着前方的金蝉,这一出世就恣意骄狂的僧人似乎明白了眼前这个道人的意思,也感觉到了这个形容里面的巨大气魄,道:“你的意思是……万物皆道?” 所以,佛本是道? 太上一脉,何其通透,却又何其傲慢! 金蝉本来觉得,自己之出身,自己之悟性,自己之才华,也已足够支撑自己的傲慢,在诸佛之中,以他为最傲,出山数年,来到人间界也已经有了两年,这两年间,亦所向无敌,未曾想到,今日却见到比起自己更傲慢的家伙。 可他旋即便知道了。 什么叫做太上一脉的傲慢。 然后他看到道人收回手指,道:“不是。” “万物自然只是万物,当然不是道。” “道,为万物之母。” 是一切万物万类的源头。 却不是万物本身。 道,亦是佛法之源头。 金蝉的神色凝固。 齐无惑虽然窥见了眼前这个僧人和自己的未来之缘,却未曾因此而对他恶言相向,只是温和解释,形容道:“道的话,如果是形容【道】的状态,那么,道该是天地之始,如果一定要给他冠之以名字的话,就是万物之母。” 金蝉缄默无言,站在这里,脸上有些微叹息复杂之色。 道人反而随意询问道:“所以,金蝉你修佛法是为了什么?” 金蝉道:“修行佛法,便是修行佛法,既可以修持自我,也可普渡苍生。” 道人沉吟了下,于是遍历数过了自己所见到的种种,也是金蝉知道的种种,有烂陀寺,有数年前的佛门一十七脉之手段,搀扶龙脉,让天下遍地皆是寺庙,而后道: “所以,说是普渡苍生,可是无论是那些西天佛国的存在,还是说而今下山来入人间尘世的你,为的是苍生,还是希望苍生入佛门,壮大佛脉,让佛门大兴?” “普渡苍生,是你的目的,还是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手段?” 金蝉无言,一时间面色微白。 “贫僧……” 眼前这真武荡魔大帝却自笑起来道:“为何不自称为佛爷了?” “我更喜欢你方才桀骜不驯,独自我性的模样。” 金蝉叹息无言。 齐无惑索性盘膝而坐下来,他询问道:“而今佛法,以小乘佛法为修自身,所谓普渡苍生的,其实是希望借助苍生而普度自我,算不得小乘,只能够渡【我】,以及【与我同修】,不过只是【中乘】。” 金蝉觉得这个道人在糊弄自己,可是下意识躬身道:“敢问大乘。” 道人笑着道:“我怎么知道?” 金蝉:“…………” 一时间心中起火,恨不得再度暴喝一声佛爷,眼前的道人却是道: “我不知佛,只姑且言之,汝姑且听之,若是修你之佛法,谁可成佛?” 金蝉道:“修小乘佛法者,最多只得罗汉,不可成佛。” “大乘佛法则不然。” 齐无惑道:“修大乘佛法,说普度众生,实则是传法于外,修佛国于内,成佛的,是那些传授下法脉的,不是吗?要苍生供养他们,要掠夺人间之气运,以修持自我的那些。” 金蝉无言点头。 道人道:“那若是反过来呢?” 反过来?!! 金蝉似乎明白了什么,缓缓抬起头,看到眼前的道人微笑道:“只是传法,而不受其供养,只是传授佛理,而不传授所谓的规则皈依,舍弃所谓的教派之尊卑,而纯粹留下当年那菩提树下僧人告诉你们的那些东西。” “去芜存菁。” “佛传授法给你们,你们再只将法传授而出。” “而受到你们传授的弟子也会将纯粹的法和理传授出去。” “如此,人人可为佛。” 轰!!!! 如同心神巨震,金蝉瞳孔收缩,似乎窥见了一种和这个时代佛法不同的方向,他下意识脱口而出:“不皈依佛,不拜佛的话,如何修行?!!远离佛的话,如何修行佛法?!” “你是在行邪道!!” 道人询问道:“佛法在何处?” “在寺庙里面,还是在泥土塑造的形体上?” 金蝉道:“在我心中,片刻不可忘却!” 他声音顿住。 似乎已见到了答案。 眼前的道人伸出手指,指了指金蝉的心口,道:“佛法为佛,佛法在你的心中,佛不也是在这里吗?你在何处,佛在何处,于是这六界环宇,无处不可见佛。” “而心之所在,唯方寸之间。” “方寸之间。” “即是佛国!” 方寸之间,即是佛国…… 金蝉怔怔失神,只觉得心中轰鸣,身躯颤栗,见那道人盘膝于此,无量高,无量广,忽而刹那明悟什么,回忆这道人先前所言。 “方寸山……” 方寸,即佛国。 是方寸山下,是金蝉见我。 是金蝉见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