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太上,道人归!(三更求月票) (第2/2页)
必是会声望更重许多的,而今的人皇李威凤,已经过去了七十岁,因为执掌人道气运,故而也已老迈了。 总览其一生之政,总是仁政颇多,为政以德,民间声望极为高,大家都已经渐渐只赞誉这位仁德的君王,渐渐不再提起威武王李翟,都说,人皇李威凤的名望和功业,文治武功,皆是万古无双,足以和古代圣王相媲美。 听到这些的时候,老师明心大真人总是会嗤笑一声,就他?! 然后那个总是十三四岁少年道人模样的【药灵师叔】也会点头附和: “就他?!” 然后,他们两个就会专门找到一个上风口,去烤栗子,抽出大蒲扇,让烤栗子的香味顺着人间的风,飞入到了皇宫大内当中,然后皆是抚掌大笑之—— “馋死他!” “对,馋死他!” 而威武王李翟,在十七年前征讨四方以至于天下一统之后。 就再也不曾回转家乡一步。 当年年少的威武王,征讨四方不回来,是为了这天下和人间; 而今天下一统,仍旧不回转一步,同样是为了这天下和人世间。 之后数日,阔别了十七年的金蝉子也来到了这里,他的神色温和宁静,和道人谈论这一十七年所见的一切,见到了苍生,见到了这万物和一切,却不再执着于当年的经历,眼底平和。 老迈的道人询问僧人:“那么,什么是佛呢?” 僧人想要说很多,他说苍生是佛,并非是因为苍生本身是佛,苍生是有善良也有恶人的,但是无论在何等的境地之中,无论是经历过怎么样的人生,而拥有了此刻怎样的秉性,佛心和佛性终究还在自己的心中。 僧人双手合十。 一十七年见苍生,一十七年见诸善恶,又有一十七年,见到自己。 他笑着询问眼前的道人,道:“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道友,回头会看到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道人温和回答道:“人若是回头,是内观。” “是心回头,非目回头,见到的,是自己。” 僧人大笑之:“是啊,尘世苦海无涯,无论是利益,名望,还是权位,欲望,杀戮,财富,都是苦海,沾染灵台,蒙昧了真灵,回头见到自己,便是彼岸。” “见我!成佛!” 僧人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那是一个,不悟道者觉得嚣张跋扈,明悟者却觉慈悲悲悯的回答。 见我,成佛! 为觉者! 这一日,那第九座石碑上,终于出现了文字,浩浩荡荡,洋洋洒洒,蔚然大观,气运流转,化作一个文字—— 这个文字并不是佛。 而是释。 因为,佛乃佛陀;释乃解释一切觉悟道理。 参法,不拜佛! 僧人自老者手中讨回去了那一枚三十四年前舍弃的舍利子,起身,袖袍落下,扫过,堂皇从容地离开了。 九家之一——曰:【释】。 后繁衍两门,分渐修,分顿悟。 渐修者,万法唯识宗! 顿悟者—— 一禅而已。 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最后一环也已归位了,人道气运昌盛圆满,而僧人在离开前,询问了一个问题,老者没有做出回答,而是想了想,指出来了一个位置,道: “那里有一个人,我想,你们两个人见面之后,都会知道自己的答案。” 他指出来了药师琉璃光如来转世身的所在。 金蝉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合十,他也已老迈,温和道: “那么。” “道友,此生拜别,下次或许,来生再见了。” 丈八金身,因缘尽灭,不昧因果,心无增减。 见佛,不如见【我】。 拜佛,不如拜【我】。 老迈的道人目送着金蝉老僧离开,看着他在走出京城的时候,随手捏碎了那一颗修持不知道多少岁月的佛门汇聚舍利子,然后把这个金色珠子散开的火光如烟火,迎来了一些孩子们的欢呼和崇拜,然后笑了笑,洒脱地离开了。 老者见到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也温和回眸,转身回去,不再前去那九座石碑,这本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但是不知为何,庄周心中却是微微沉了下,他看着老人,脱口而出道: “您还会回来讲述道吗?!” 老者脚步顿了顿,然后转过身来,温和笑着,认真回答他: “会的。” “还有最后一次。” “我的道,还没有讲述完呢,怎么会停下来?” 庄周想要追上去,玩笑着说老头子,你在说什么呢?或者轻佻地拍打着老头子的肩膀,但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再如此的潇洒恣意,只是对着这个抚养教导了自己三十四年的老者深深一礼。 站起身来,笑了笑,转过身去,没有半点的怀念,没有半点的留恋和牵绊,抚掌击节,大笑着走入红尘。 皆渐行渐远。 庄子,南华真人,南华仙人,祖师。 所著作《庄子》,又言《南华真经》,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有七,修持者占六。 取名皆不同,旁人不解,但是庄周潇洒,却总喜欢做些字谜,以自己的逻辑戏弄旁人,而内篇者的篇名联系起来,却如一句话般。 《逍遥游·第一》若那少年持剑行走天下,逍遥恣意,无拘无束。 《齐物论·第二》【齐】诸【物论】也。 《养生主·第三》以游其心,顺应自然,安时处顺,于山中修行。 《人世间·第四》身处于人间世者,万灵生处也。 《德充符·第五》太上道德内全之无形符,不言而教,无形而心成! 亦如那白发老者此生至此的轨迹。 【逍遥齐万物,养生论道人世间,不言而教,无形心成,太上道德之符】 庄子内篇第六,名之为—— 大宗师!!! …………………… 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入了自己的静室里面,他抬起眸子,看着了眼前的东西,那是一卷道袍,深蓝色的道袍,旁边是那一根木簪,一柄连鞘的剑,老人笑起来,神色温和,他正坐在道袍的面前。 此身修为几已‘散尽’了,青衫文士有所感觉,忽而抬眸,看到天地万物,流转变化,似乎凝滞,青衫文士的神色难得平静,看着那九座石碑,看着那冲天而起的九鼎气运,看着这红尘人间,看着那御清之树。 唯他知道,那名为丘的男子被赞许得道,到底意味着什么。 青衫文士负手而立,自语呢喃道:“丘得道啊……” 老迈老者垂眸安然,似乎陷入沉静。 丘得道。 庄周踏歌。 金蝉见佛。 百家诸子,人世高歌。 这个浩浩荡荡的大世啊,有僧人丈量大地,见我见苍生;有夫子传诸法,因材施教,有武将一统天下,有人皇宵衣旰食,有红尘万丈,有人间沧桑,还有恰好到处的芝麻饼。 锦州那个逃难而来的少年人完成了他这一世的夙愿和使命,垂垂老矣。 他闭上了眼睛,气息平缓。 夫子老去闭目。 于是。 真武。 太上—— 是当归。 三更求月票啊,躺尸,睡觉,为什么这么难写啊,碎碎念,碎碎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