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俏厨娘_第119章 素斋归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素斋归途 (第3/4页)

空施礼,“多谢木施主的饭菜,老纳谢过。”

    赫连晟道:“方丈不必客气,这是内人该做的。”

    木香一愣,扭头瞪他:什么内人?先前还说是夫人,转个身又成了内人。

    在木香听来,内人这个称呼比夫人还亲近。不对,是太亲近了。

    赫连晟只当看不见她在瞪着自己,请了静空坐下之后,也拉着她坐下。

    静空看了看烧麦,又看了看满桌子色泽诱人的斋菜,并没有动筷子,只是静静的看着。

    木香当然知道这老和尚想的是什么,“老方丈,我知道你们出家人不讲究吃喝,你是不是觉得我把做饭一事弄的太隆重了?”

    静空笑着摇摇头,“木施主多虑了,老纳只是想不到,施主竟可以将几样简简单单的素斋烧出别致心意来,还有这个,这叫什么?”

    静空用筷子夹起烧麦来,只觉得这个吃食做的很好看。

    木香给他解释道:“这个就是用糯米跟香菇做的,外面包着一层薄面皮,食材很简单,做法也简单,味道却很特别,不信您尝尝。”

    她说着话的时候,也给赫连晟夹了一个烧麦,放在他碗里。

    赫连晟转身,冲她投去一个温柔的笑。

    这丫头越的上道了,有了当人娘子的自觉了。

    静空依言咬了一口,连连点头称赞,“很好吃,想不到糯米跟香菇在一块,还能做出这样的味道来。”

    木香吃了几口,想到跟明真和明善说过的事,便又对静空重复说了一番。

    “方丈,施舍是好事,但也得量力而行,是不是?恕我直言,你们这寺里的人气太差了,没有进项,光靠州府拨款接济,肯定是不行的,万一遇上天灾*,你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又何谈救助其他人呢!”

    静空沉默不说话了,他一向不问俗事。

    寺里的开销用度,都由弟子打理。他虽知道寺里不宽裕,但是为了行善积德,即便自己吃不上饭,他也要救济穷人。

    可是他也不否认,木香说的话很在理,他的确没有把眼光放的长远。

    想到这里,静空十分惭愧。

    他站起来在对着木香折腰行礼,“多谢木施主提醒,是老纳想的不周,此事施主可否跟我座下大弟子明一说说,老纳实在有心无力。”

    木香笑道:“方丈可别这么说,您老的用处大着呢!我听明善说,您通晓医术,那您还不在寺中开办义诊,给那些需要看病,却又无线医治的人,提供帮助,这也是行善积德的事,善有善报,相信他们领了佛祖的恩情,一生会感恩戴德。”

    大概是环境因素,木香觉得她说的比静空还要大义。

    静空听了木香的话,像是迷路的人眼睛忽视点亮一盏明灯,眼前豁然开朗。

    同时,他也很感叹,“老纳确实一直想治病救人,怎奈雷鸣寺离镇上隔着一条河,老纳的身板也越不利索了,无法时常乘船渡到对岸去,现在有了木施主的主意,相信不久之后,雷鸣寺一气香火鼎盛,福泽四方。”

    这一顿饭,静空吃的十分舒服。

    一方面是心结得解,另一方面,是寺里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用过午膳,静空喊来大弟子明一。

    那是个瘦瘦的年长和尚,待人十分谦逊有礼。

    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他对着木香接连拜谢的好几回,客气的不行。

    临离开时,静空万分慎重的送了木香一块玉,很小的一块,只有母指盖大小。用红绳子串上,要是系在脖子上,很轻,也很不起眼。

    更为奇特的是,那玉竟是红色的,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血玉,百年难得一见。

    静空知道木香一定推辞不肯收,便严肃的对她道:“这是血玉,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块,却可以镇魂留魄,你带着它,时间久了,魂魄归位,对你有好处。”

    他看了看木香的脸色,又道:“木施主体虚中干,老纳给你开了个方子,此次回去之后,照着方子服药,三个月之后,体虚即可慢慢改善,这血玉配着汤药,事半功倍。”

    他笑眯眯的看着木香,没有说的太多。但木香却听的明白,同时,她也吓了一大跳。

    原来这副身体跟她本尊的灵魂还没有完全契合,老和尚的意思,是这块血玉可以镇魂。

    明白了人家的良苦用心,木香收下血玉,弯身道谢,“多谢方丈馈赠,我家就住在下游的玉河村,方丈若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只管去玉河村言语一声,木香定当竭尽所能。”

    明真走上来,对她一施礼,笑着说道:“木施主,身体一定要照顾好,我师傅开的药方,可比外面的郎中还要准确,您一定得照我着我师傅开的药方抓药,等寺里的香火旺盛了,明真一定禀明师傅,步行前去道谢!”

    他说的是步行,而不是乘船。在他们雷鸣寺,这是最高的礼遇。

    路途漫漫,只凭着两条腿,不借助任何的交通工具,哪怕是牛车也不可以。也不带任何的食物,靠着问路人讨要吃食,走到她家去。

    明善也走过来,“我跟师兄一起去,以谢您的大恩。”

    静空要训诫的话也没能说出来,为人治病无需攀比,只要能为人排病解痛即可。

    但徒弟们后面的话,却也叫他欣慰。

    木香被这两个小和尚的话感动了,这个雷鸣寺里的人,才是真正修佛的僧人。

    目送他们一行人上了船,明一走到静空身边,恭敬着说道:“师傅!”

    “有话就说吧!”静空看着乘浪远去的船,叹息着说。

    明一施了礼,才道:“师傅,您有没有看出来,这位木施主与二师弟有五分相似之处。”

    静空抚着佛珠,慢慢闭上眼,“你二师弟心结太重,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没能参透,今天生的事,别告诉他,那位木施主不是凡人,善恶到头终有报,有些事,不管过去多少年,该回的,始终都要回去。”

    明一郑重点头,“弟子明白,弟子只是想,二师弟的心结会不会就在木施主身上,师弟太苦了,整日参佛,参了几十年却无法参透。”经历过那样惨痛的过往,让他看淡,如何能看淡?

    “一切皆有定数,他会参透的,”静空在小和尚的搀扶下,转身离去。

    明一看着远处已经看不见的大船,摇头叹息,随后也进了寺院。

    雷鸣寺的大门再度合上,钟鼓楼上,有钟声传来,一声一声,传出很远。

    僧人们换上袈裟,步进大殿,修习午课。这是雷鸣寺的规矩,一日三遍,念诵经文。

    诵经的声音很好听,木香远在船上,却隐约觉得似乎能听见雷鸣寺传来的诵经声。

    浮动的心似乎都安静下来,闭上眼睛再睁开时,觉得眼前清亮了许多。

    她拿出那块血玉,对着太阳光看,能清晰的看见玉质中流动的血色云雾,很漂亮,给人一种妖异的感觉。

    赫连晟不知何时走到她身后,拿过玉佩,手襞绕到她前面,给她戴上了。

    “静空说是好东西,那便肯定是好东西,回去之后,把这绳子换了,我让人弄个银蚕丝的。”

    静空那个人,他太了解了。

    能让他那般郑重其事,又是叮咛,又是嘱咐的东西,肯定极其重要。

    至于他说的什么魂魄,什么镇魂的,都不重要。他要的,只是木香的平安,仅此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