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中原大战,一触即发 (第2/2页)
谯县曹氏,虽然相比于汝南袁氏,颍川荀氏等高门显贵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毕竟也是当地的大族,在曹氏宗族眼中,更是神圣之地,是绝对不能容许他人染指的。 “子廉所言有理,末将也以为此战不可避免!” 夏侯渊附和道:“沛国多山地丘陵,不利于骑兵驰骋,因此于我军而言,乃是极佳的决战之地。幽并铁骑虽然骁勇,但那是在一马平川的河北。而在中原,则无异于虎落平阳,龙困浅滩,破之不难!” 曹cao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除却各郡县留守兵马,我军可用之兵,不过三四万之数,秒才以为,此战当派遣多少兵马前往合适?” 夏侯渊沉吟道:“韩俊拥兵约两万之数,况装备精良,粮草充盈,若主公以我为将,则兵马人数,当应不少于两万!” “是啊!” 曹cao点头道:“观韩俊用兵之道,向来贵精而不贵多。因此我军所派兵马数量,只可多于其而绝不能少。但是,若此时韩俊所部丛别处出兵,又当如何应对?” 夏侯渊皱眉道:“兖州距离幽州,数千里之遥,更兼此时天寒地冻,兵马调动不易,韩俊又从何处调兵为援?” 曹cao定定地看着夏侯渊,一言不发。 夏侯渊低着头沉吟了片刻,猛然一声惊叫,一跺脚道:“河内!” 曹cao这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来,苦笑道:“正是河内!河内军战力虽不能与幽并军相提并论,但据我所知,那张辽张文远也非等闲之辈。而且,并州张燕,也随时都可丛箕关挥兵南下,届时又当如何应对?”
夏侯渊撮着牙花子,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若果真如此,则恐陈留难保。” “秒才自可引兵去战那韩俊,张辽便交给我吧!” 夏侯惇瓮声瓮气地站出来,拍着胸脯信心满满道:“想那张辽,不过是吕布手下一偏将,又有何可惧之处?主公只需与我五千兵马,便足以将那厮挡在酸枣城外不得寸进!” 曹cao瞪了夏侯惇一眼,无奈道:“那徐晃在归顺韩俊之前,不过只是杨奉麾下区区一个都尉而已。韩伯颜识人之明,天下皆知,唯独你不屑一顾,早晚必因此而吃亏!” 想到徐晃在安邑城,硬生生挡住了天下名将皇甫嵩数十倍大军的日夜猛攻,夏侯惇不由地缩了缩脖子,再也不敢开口了。 董昭拱手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与那韩伯颜求和么?” 曹cao翻了翻白眼反问道:“那你以为,韩伯颜会同意么?” 董昭想了想道:“我认为,有可能。” “有可能?怎么可能?” 曹cao冷笑道:“如此大好局面之下,他又怎可能轻易放弃?灭匈奴,扫鲜卑,定乌桓,征辽东,平海外……观韩伯颜每一战都必尽全功,从未半途而废。四万大军,兴师南下,公仁不会以为他只是为解徐州之危吧?若但只为此,他只需陈兵黄河,一封书信我便不得不退兵回返,他又怎可能不计辛苦地亲统大军深入中原腹地?” 董昭面色灰暗地拱了拱手,无奈地叹口气退到了一边。 夏侯惇焦躁地问道:“战也不是,不战也不是,那主公到底是何意见?” 曹cao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我意,收缩兵力,固守濮阳,寻机破敌!” “啊?” “主公,万万不可啊!” “主公三思!” 曹cao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地看着曹cao,看看他是不是发疯了才会提出这样的打算来。 “有何不可?” 曹cao站起身来,双手在几案上重重一拍道:“幽并军远征在外,又逢年关,必然急躁。若此时便与之交战,于我军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也知道你们是在担心什么,无非是害怕韩俊破坏我曹氏草庙,洗掠无辜苍生罢了。但我可以肯定,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 或许有很多人都会产生同样的疑惑,那就是曹cao的信心是从何而来的? 或许连他自己都说不出原因来,但是本能告诉他,韩俊值得他相信。 回到彭城外的幽并军大营帅帐,好像是心有灵犀一般,韩俊也在问郭嘉这个问题,“若是曹cao收缩兵力,龟缩于城中不出,又当如何?我军多以骑兵为主,并不长于攻城作战,即便最后能够破城,也必然损失惨重,得不偿失。若稍有疏漏,为敌所趁,到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