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我只在乎你 (第1/2页)
初秋季节,少不了雨,连绵的秋雨,细密的雨丝,整整飘撒了一个星期,暗沉沉的天空下,空气格外沉闷. 老魏的心情也未能放晴,雨天,贩不来羊,所以没有一张羊皮可收,老魏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只是一个人望着窗外发呆。 我问:“老魏,快过中秋节了,你喜欢吃月饼不?神池的月饼远近闻名哦。” 他显然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半天才开口:“又一个中秋来了,我从正月里出来收皮还没回家看看呢,早知道这雨下个不停,我就回家绕一遭,现在应该是我家玉米地里种花生的时候,每年种两次小麦,还有白菜,都是我老婆一个人忙,去年中秋的时候也没回去,就是我儿子当兵要走了,我才请假回去送送他,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这才明白,老魏是想家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如此,今人也不例外。 老魏陷在沙发里,掏出打火机,点燃一支烟,不再说话,自顾自地想着心事,象一只落寞的猫。 不知怎么,我忽地想起我那守在故乡的父亲,全家四口人,各奔东西,没有一个守在亲人身边,母亲去世后,父亲已经再婚,不知他会不会在月圆之夜,想起我和jiejie年幼时,跪在他和母亲身后,一起拜祭古老的月亮爷爷。那时候他们很恩爱,也都很年轻,而如今、、、、、 唉,我也无比惆怅起来,都怪这蒙蒙的雨,圆圆的月,岁岁年年人人都在望,却不知有多少人凭添了多少忧伤,真正快乐的又有几个? 白天我和二女在逛街的时候,看到一家小超市要转型,商品全部甩卖,我们就进去看看,我一眼看中了货架上那几个卖剩的茶叶筒。 一共四个,三个大号,一个小号,做工非常细致,盖子上写着贡品二个大字,产地是杭州,筒身颜色有的翠绿,有的甘红,绘有雍容的牡丹,媱娆的侍女,每一个都很好看,我决定都买下来。 二女说:“这东西有一个就行了,多了也只是占地方。” 我笑而不答。回家后,兴致勃勃的叫老魏看:“老魏,你经常喝茶,用得着,挑一个吧,送给你。” 事实上我买的时候,就想着要送给他或者说是因他而买,老魏挑中那个小号的,出门带着方便,把茶叶装进去以后,我见他仍抱着仔细看,然后,我也抱着仔细观察,结果,花丛中,楼台旁,小溪里,卧着一对鸳鸯。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龙打回电话来说,他在XX饭店请同事们吃饭,让我带着老魏一起去。 平时龙请客我从不跟,我觉得和不认识的人一起吃饭别扭,可这回有老魏,要不还得张罗做饭,我就说服老魏去了。 天空刚刚雨后放晴,万里澄碧,纤云不染。我带着川走在前面,老魏在后面跟着,熟悉的街道,不熟悉的的人群,没有人在意我们,我们也不去在意别人,我象兔子一样故意加快脚步,走前去,然后折回头看他跟上没,眼瞅着老魏不能够从容不迫,还得赶着紧走几步,怕跟丢了,我就乐不停。 吃饭的时候,老公的同事们总是敬酒,我看别的女同事也都喝,没办法,我也喝了几小樽,吵吵闹闹的让我不习惯,我看老魏并不拘谨,神态不露声色的自然。 总算吃完了,我们往回走,龙还在应酬,路过换桃家,她是龙大学同学,我的校友,她让我回去坐会。 我于是从兜里掏出钥匙给老魏,让他先回,可一给给了个空,没放在他手里,而是顺手穿过,我这才感觉有些头晕,老魏则抬起头来,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 在换桃家没坐一会儿,觉得特别困,眼皮也睁不开了,道别离开,拉着川回家,鞋都没脱,倒头就睡。 老魏正在沙发上看电视呢,看我睡了,就起身去他那屋,可好象是不舍得走,站在门口不动了,象在等待着什么。 我在半睡半醒之间,总觉得哪儿不得劲,努力睁开眼,看到他的背影,立于门口,对着电视,纹丝不动,想说话,可太困了,只是冲他“啊”了一声,老魏如猛地惊醒一般,赶忙出去了,我这才沉沉的睡了过去。 不知何时,我站在海子湖边的和尚峰顶,望着山脚下的一汪清清潭水出神,身后却是云雾迷朦,几只大鸟掠过头顶,边飞边鸣,声音清脆悦耳,正神思飘拂间,忽然耳边传来吟诵之声,我猛地吃了一惊,心想,这是何许人也。 那声音颇为动听,却隐隐流露苦涩之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长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丹唇皓齿,明眸善睐,凌波微步,气若幽兰、、、 哦,脑中灵光乍现,我道是谁了,原来是曹cao家的三公子,才华卓著的曹植,字子建,素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美名。 而我刚刚听到的,正是曹植最为著名的《洛神赋》。眼前的青衣公子神清骨秀,虽然文弱,却也相貌温和,但是隐隐的带着一种威慑力量,一眼看去,便是气度沉凝,绝非等闲之辈。 我一直把这位三国时期的大才子看作偶像,做梦也没想到今日得见,心情那是分外激动。 此时曹偶像就站在山顶,与我近在咫尺,我禁不住上上下下打量他那如沐春风的身影,心里感叹,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