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去县城玩,好么? (第2/2页)
水泥的钢球,利用水力……” “什么猛钢?” 宝林好奇地问道:“meimei设计的小高炉和焦炭已经出钢了,本质相当好,meimei刚刚说得什么猛矿石和这钢又有什么关系?” 顿了顿又道:“不过meimei炼出的钢的确很猛,已实验过,连续砍断了好几把刀,的确是猛钢啊……” 杨晓然嘴角一抽,头上冒出几条黑线,道:“宝林哥哥,我说得锰钢非勇猛的猛,唉,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你只要知道那种叫锰的矿石在炼钢时加入一点可以很好地脱氧,把钢中的……” “脱痒又是什么?” “……算了,当我没说……” 眼看着宝林的眼睛成了蚊香眼,杨晓然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是啊,莫说宝林是武将,就算是这个时代的顶级学者来跟自己探讨这个问题估计也得成蚊香眼。 罢了,水泥的事先搁在一边,花点钱就花点钱吧,先把庄子里的路修一下。不然这一到下雨到处都是泥泞,真是不方便。 水泥搞不成咧,那就搞养殖吧。想到这里,杨晓然笑着道:“宝林哥哥,咱们回去吧,我得找人去给我买写鸡子来。” “meimei想吃鸡蛋?” 宝林虽然这样问着,可总觉得程家女郎不是为了吃。相处久了,他就算再迟钝也有些察觉到了程家女郎做每件事都有深意的。难道她又想到了什么发财大计? 鸡子?能做什么?孵小鸡?然后养么?那直接收购小鸡多好。 见宝林面带困惑,杨晓然笑着道:“若是有小鸡自然是好得,若是没有鸡子也行。乡民太苦了,或许可以让他们养一些小鸡补贴家用。”
顿了下又颇为遗憾地道:“等农忙过去了,还得让大家弄几亩水田出来。” “meimei要弄水田?” 宝林惊呼,他虽是国公之子,但却不是四体不勤之人。尉迟恭早年是个打铁得,是穷苦出生。就算当了国公也没怎么太过宠溺宝林,没事也会跟他普及一些田地里的事。 水田多在南方,像关中都是旱地,如何弄水田? 杨晓然笑着道:“咱们三原县并不缺水,本就是关中的粮仓,你忘了我让人挖沟引渠的事了么?” 宝林恍然大悟,“原来meimei早就准备。” “是啊……乡民苦,总得多打点粮食才好,听闻南方今年有可能要爆发水灾,上巳节前就一直下雨,恐怕……” 杨晓然低声叹息着,李小二果然不是老天爷亲生得,去年才蝗灾爆发,今年可能南边又要爆发水灾了,苦逼啊! “只有早早准备,多储存些粮食才能备不备之需。” “meimei说得是极。只是在关中弄水田怕是不容易。” 杨晓然目光变得坚毅,有后人的经验在那里,她知道,水田在关中是可以搞得。现在大唐的气候不像后世那边燥热,关中之地也不像后世那样干燥,否则那多王朝为何会在关中扎根? 此时的关中水系发达,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把这里弄成另一个鱼米之乡。 有了稻田就可以搞稻田鱼,稻田虾和稻田蟹,对农家是很重要的进补。再放上些水鸭,立体养殖就成了。基本不用花费什么成本,就能形成天然的食物链,稻子也可以长得更好。 这个事必须得做,哪怕慢慢来,少弄一点,得到经验后再慢慢铺开。 庄户生活的好坏关系着她的收入,任何时代,无论什么身份多点钱总没错得。 李小二不就是因为穷才被突厥欺负地这么狠么?自己要有更多的钱还能做更多的事得。 “药香meimei……” 宝林看着身边的小女孩,才几个月过去,她脸上的稚气越来越少了,身量也抽高了不少,皮肤更加地水灵,已经慢慢像一个大姑娘了,而非一个小孩童。 宝林的脸色有些发红,略微迟疑了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道:“我看meimei这几月甚是辛苦,这三原县县城也挺不错地,虽然比不上长安……” 宝林越来越支吾了,脸也越来越红,低着头,说话如蚊叫,“不如,不如我带meimei去县城玩……” 杨晓然侧过头看着宝林发窘的模样,偷偷一乐。 这尉迟宝林还真是老实人,邀请自己去玩脸红个什么? 不过看着他这模样,竟心里有一点点欢喜,于是便脆生生地道:“好啊!不过不许带人,就我们俩,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