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之弥撒(上) (第2/2页)
是倾向于无视它。” 穹乃向美琴解释道。 “啊,这可真是麻烦!大热天的,还要去想这样的问题,真烦人。” 虽然很大部分都没有听懂,但核心的内容——也就是这样的思考方式并无意义可言这点,美琴还是把握住了。她烦躁地抓着后脑勺,一脸苦闷的表情。 “说起来,从一开始我就想说了,为什么这里明明是医院,却这么热啊。” 白井拉着领口,左右环顾地说。 确实,此时在医院中等候的人都不得不忍受酷暑的煎熬,这实在不像是医院中会出现的情况。 “实在对不起,受昨天停电事故的影响,我们医院的电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恰好听到白井的抱怨的护士解释道。 “忽然而来的停电事故……这样的事应该不太会发生才对。” 听穹乃如此说,白井黑子用力点头,然后和她一起看着最大的嫌疑人。 “什……什么吗。我、我也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 “偶尔的时候会是这样吧。” 被这么穹乃这么冷静地吐槽后,无法反驳的美琴只能保持沉默不言的状态。 “不过老实说,这其中的关联,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吧。”穹乃指着住院区的方向说。 “至少不至于排除这种可能,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个。” 耸了耸肩,白井黑子倒是坦率地承认。虽然其中有不少不甘心的成份在内。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风纪委员的工作只是协助jing备员。像白井这样的,多少已经有些过于积极的嫌疑了。 “不要太在意了。想要做什么的话,总还是能做到一些的。不用在意是否能够做到全部,没有什么事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 穹乃安慰她说。 随口说出这句安慰的话之后,穹乃自己莫名地感到一阵触动。 想要做什么的话,总还是能够做到一切的…… 这似乎用来描述超能力,也相当合适。但是…… “没有什么事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
她不自觉地复述了一遍。 没有注意到她的反应,白井和美琴还在继续着这个话题。 “没有头绪的话,是不是可以去问问预知系的能力者?虽然他们通常也需要线索,至少可以试试看。” “jiejie大人……你是指?” “当然是星川同学。我们常盘台,只有她有这样的能力吧?” 说着,两人同时将视线投在穹乃身上。 这几乎是常盘台学生的一个共识。要想请星川未有帮忙的话,如果没有穹乃的认同是不可能的。 “唔,也许可以吧,我问问看。” 昨天在初chun和佐天的宿舍和星川分别之后,她就回到家中一直待到常盘台宿舍门限之前半个小时左右才回宿舍。但当她回到宿舍的时候,并未看见星川的身影。 甚至,一直到今天穹乃都没有能够见到她。她一度还有些担心,听说今天有同学见过星川,这才让她放下了心。但是,她此时也不知道星川身在何处。 当她打开手机,刚要拨打时,却透过玻璃门看到了意外的人。 她们正说起的那位同学,此时正向她们所在的位置走来。 会有那么巧合的事吗? 星川甚至没有通过正门,而是直接以她的能力穿过一切的障碍物,径直来到她们的面前。 少女如星空般的眼睛,仿佛将视线凝固在了穹乃的身上。 “穹乃。”她就像是无视了在场的美琴和白井一样,“请务必回答我这个问题。” 非但美琴和白井有点被她吓到,连穹乃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星川伸出手去,“啪”地一下抓住了穹乃的手。简直就像是防止她逃跑一样。 她直直地盯着穹乃那过于jing致的美丽面容,缓缓地开口问道: “昨天晚上,停电事故的当时,还有之后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到底在哪里?” ============================================================ 上传者注:尤尔金·维格纳,量子场论的奠基人之一。约翰·冯·诺伊曼,现代计算机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没有之一。这两个人毫无疑问,是足以留名青史的伟大人物。但或许有人不知道的是,量子力学在哲学定义变得如此混乱不堪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出在他们两个身上。 冯·诺伊曼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观测问题上,指出了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那就是当测量时,不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没有意识介入,那波函数就永远不会塌缩。因为就算你以仪器测量,可仪器本身也是遵守量子力学定律的,所以当没有人观测仪器时,仪器本身也处于叠加态之中。这就使得整个系统的波函数在人的意识介入之前,答案永远是未塌缩的叠加态。直到人的意识介入之后,人因为在观测自己,所以是不会处于叠加态的。于是到我们“意识到”为止,物质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堆以数学表述的波函数而已。 这奇谈怪论在维格纳提出的“维格纳的朋友”这一佯谬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测量甚至根本不测量,只要朋友的意识被包扩在系统中时,薛定谔的猫就不会不死不活;而当朋友的意识被排除出系统,猫立刻就是不死不活的。 于是这俩个超级大牛据此推得了一个结论:“意识和物质就像牛顿第一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也是互相作用的。物质能够对意识产生作用,意识也必然能够对物质产生作用。” 维格纳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论文,论文名就是《对灵rou问题的评论》——不错,就是之前某章的章节名。 时至今ri,冯·诺伊曼和维格纳的思维绞索依然在困扰着所有的物理学人士,令他们根本不敢去深思这个问题。虽然对此,我们普遍的观点就是“认真你就输了”。但平心而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不过对于科幻家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至少,赋于了他们太多太多的题材和灵感。比如本同人的原作,也比如本同人本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