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帷幕 (第1/2页)
这边陈巘才堪堪一提,那边马上就有人联手施压,皇帝看着跪倒在地的一众武将心中甚是烦闷。 虽然一直都知道陈巘在军部积威已久,威望之众,难以匹及,但真真见到了还是不免郁郁烦躁。 这是做什么? 帮着陈巘一起向他示威么? 皇帝这辈子最恨受人挟制,当初一时大意让陈巘一方坐大早已经是后悔不及,以至于后来在想要将权力收回来已经是不可能。 现在陈巘独霸军部,权势如日中天,早已今非昔比,陆仪选择今天在他儿子的百日宴上进言弹劾实在不智,且不说陈巘怎么想,单是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就已经怒不可遏。 由此一来,现在如今的状况也就丝毫不意外了。 皇帝也是为难,陆仪算的是他的心腹之一,很是能揣摩自己的心思,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排忧解难。 比如今天,不得不承认,在陆仪站出来弹劾陈巘的那一瞬间,他是暗暗赞同的。 现如今东南也已经平定了,也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天下将不复战乱,那么陈巘与他的军队的利用价值已经告罄。 若是任由他逐渐坐大,毕竟手握重兵又与自己离心,今日你看他情态,嚣张的令人发指,可曾有一点将自己放在眼里!? 皇帝隐忍在心,本来今日的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已经是大大超过他的意料,甚至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今他这般不依不挠,难不成非要自己低头不可? 我们尊贵的皇帝陛下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实的。 可惜,陈巘素来不是什么善茬,太岁头上动土岂容你全身而退?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皇帝那个憋屈啊,可如今却也是骑虎难下,如果陈巘今天一定要将陆仪怎么样,那他若真要保那还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将军,”他将话语再三酝酿,道:“陆大人纵然今日真有失仪,行事慌张,误会了大将军你,但他为官二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情于理你这样的处罚也实在太重了了。” 陆仪这样的年纪若是退仕,那着实是太可惜了。更何况皇帝本人也是极为器重陆仪的,前些日子的闭门思过也是迫不得已,陈巘那时候也是咄咄逼人,比之今日也不差几分了。 思及此,皇帝的心逐渐下沉,不曾想曾经的一对翁婿如今竟是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陈巘一点情面也不留,想来这次是难以善了了。 果然,陈巘嗤笑一声,目光灼灼:“……哈,在陛下看来陆大人罪不至此,那末将岂不是罪有应得了?”他的每一个字都利如刀锋,不可直视:“可是,陛下难道忘了——东南之乱,情况何等危急,末将率军出征,抛下即将生产的妻子,奔赴战场,其中艰险不必再提。” “……好在天佑大严,臣幸不辱命,剿灭海寇,平定东南。原本也该是国之幸事,不过现在想来,若是当时,马革裹尸,是否便能不再受今日腌臜之苦?” 陈巘此话不可谓不凄凉心寒,字字见血,句句透骨,其意不用深思也能品出其中,陈巘暗指皇帝亏待忠臣,由此,这端话音刚落便惹得他手下那群将领齐齐有了共鸣,低声惊呼:“大将军——” 皇帝瞬间脸面就挂不住了,呐呐道:“大将军何出此言,你的功劳朕也是看在眼里,平心而论朕也不曾薄待于你啊!” 陈巘听了这话瞬间也敛了神色,冷冷淡淡,道:“那便请陛下秉公论处,还末将公道。”顿了顿,他有补充了一句:“若真如此,那臣想来天下定当不复战乱,实乃苍生之幸。” 言下之意,你若是这次不处置了陆仪,那以后若是再出了什么事情就别再来找我,或是,若是出了什么事也别怪我。 皇帝当然听得出来他半是威胁半是强迫的深意,在场所有人自然也听出来了。 “大将军,你着实言重了。”皇帝几乎要气得吐血,他何曾这般被人威胁过? 但眼下却又不得不妥协,真是百感交集尽在心头,憋屈愤怒,恼火气愤。 这陈巘一点也不退让,这逼得皇帝不得不丢车保帅。 这边跪在地上的众人又起劲了,高呼:“请陛下还我大将军公道——” 这端紧追不舍,陆仪早已煞白了脸,整个人已经摇摇欲坠,他万万想不过事情的发展竟会到如此地步。 为什么没人相信他!? 陈巘的那些罪行可是千真万确的啊,只是陆仪怎么也没想到,顾琰,顾修槐,甚至连那个刚刚回朝的叶修玉竟也百般掩护他! 这一来二去竟将他的那些个行为洗的个一清二白,竟是就这么遮掩过去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养精蓄锐,细心筹谋,如今却是功亏一篑,甚是把自己也陷进去了,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不得不说,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此生纵横官场二十余年,如今竟也被人逼到了这般境地。 他缓缓抬头看了清嘉,从来没有哪一刻,他如此后悔。这哪里是什么亲生女儿,简直就是索命的阎王! 红颜祸水,自古如此,若是早知道她今日此行此状,他当初定然不会将她接下山来,惹得这风波迭起,家宅不宁。 若是可以,他此刻真想放声大笑,真是冤孽,万万没想到他竟会败在自己的女儿手里。 突然间,他想起了那个已经在记忆中早已模糊的身影,那个温婉明媚的江南女子。 果真是——天道昭彰,报应不爽。 陆仪心下惨然,已经看清楚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皇帝此刻纵然有心解救,但在现下这样的情况下却也力不从心,不由得心凉了个彻底。 于是,他深深伏身,做了个大礼,深深咽下心口处涌上来的那口血:“今日种种全是臣一时糊涂,听得一些闲言碎语就慌张行事,不想竟是误会了大将军,”他的每一个字都说的十分艰难:“大将军不肯宽恕也是情有可原,若真要臣以此谢罪,臣甘愿领受。” 陆仪本以为数月之前的两府之乱就已经是自己最丢脸的一天,不曾想,原来是没有想到还有今天。 呵呵…… 皇帝听他这般言辞也是不忍,道:“陆大人……” 陆仪再拜:“正所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臣今日行事莽撞,不仅未能尽到为人臣子的本分,反倒使陛下不快,乃是臣无德无能,实在愧对陛下。此次大将军若要臣辞去官位,方可恕罪。臣实在无话可说,无可辩驳。” “……臣知陛下顾及旧情,可臣也着实不愿陛下为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