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四川败局 (第1/2页)
四川的实际指挥官布政使朱燮元被平调入湖南省任职布政使司布政使,新任四川巡抚张正蓬——终于得以畅快地行使职权。<iMenG> 四川的战局,在僵持良久后终于得以松动。 在安氏贵阳战败,又被王三善几次打得灰头土脸后,整个西南的战局趋于稳定。 安彦雄据守山林,不断利用地利优势和王三善拉锯。而受到安氏战败的影响,士气有所低落的奢氏叛军在四川上的锐气开始乏力。 面对朝廷源源不断调集入川的战力,叛军在战略上已经有收缩的态势。 攻城战历来都是一个十分辛苦的活儿,尤其面对汉人据守的城池,那难度更是几何般增加。 别说是奢氏那些只能在野战上欺负华军的叛军,就算是正规军面对成都城也绝对是望而兴叹,只能靠着坚韧和机会全力以赴碰碰运气。 故而,见好就收的奢氏搜刮了粮草金银后,已经有了收缩之意。 尤其是在朱燮元离职后,更是一股脑地光明正大地撤军了。 四川战场的转折,从奢华明的撤军开始。 朱燮元走后,四川巡抚张正蓬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在这平叛之中立下功勋! 不久前,贵州的接连大胜已经传到了四川,这让苦恼于叛军势大的张正蓬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转而便是压力重重。 他心想,苏默那个小子不过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竟然也能带着一干民夫就将三万叛军击败。我手下的秦军乃是国之jīng锐怎么着也能剿个十万八万的吧? 张正蓬的想法不错,事实上有了贵阳解围之捷报后。官军士气大涨,相应的叛军也是士气跌落。此消彼长上,平叛大胜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念头,是所有人的主流看法,就连叛军内部也是这么觉得。攻不下成都,拿不下省城,就意味着这个叛乱注定只是影响力局限于一省之地的小患。既无法将全天下的造反义士们鼓动起来,也掀不起更大的造反规模,从而一举将整个华朝的根基啃食! 故而,基于这个观点,张正蓬开始调动兵马,主动出击。而叛军心生怯意,只想稳固住已有的成果。 时五月初,初夏已热,人心鼓舞的时候。四川巡抚张正蓬以秦兵为主力,开始出城正面进击奢华明本部。 其时,四川总兵官杨玉茂随同率领川北官军合兵城下,石柱宣慰司秦良玉领所部白杆兵六千人协同进军。 官军与叛军野战与成都城外,奢华明所部不支,开始撤军。 四川巡抚张正蓬见此,领兵直追,而奢华明亦是不断溃退。至chóngqìng城外时,叛军部将骆千翔私通官军筹谋招安。 四川巡抚张正蓬见状大喜,同意骆千翔招安,并且命骆千翔引出叛军主力,试图一举歼灭。 当四川巡抚张正蓬领着官军主力兵马达到了骆千翔所言的璧山县陈家桥时,却发现迎接他的是养jīng蓄锐依旧的叛军主力。 奢华明本部,奢延、周鼎等叛军大将齐聚此处,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反过来将四川巡抚张正蓬所部的秦兵主力给围困住了! 骆千翔诈降了! 可惜,四川巡抚张正蓬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一路追击过来,已成骄兵的官军在追击数百里后战斗力大打折扣,面对蓄锐已久的叛军难以抵挡。 在杨玉茂所部官军和张正蓬所部秦兵竭力突围下,他这才带着百十人一路仓皇被退。若不是秦良玉及时发现不对劲,前来救援及时,只怕张正蓬就要被一路追击而来的周鼎俘虏了。 饶是如此,在断后路中,还是有川东兵备副使徐如珂,参将胡奇被杀。 此一战,官军主力几乎尽丧,就连秦良玉所部兵马也折损甚大。重整旗鼓的奢华明再次北上,将官军还没站稳的地盘全部由打了回来。 官军主力丧尽,成都城沦为孤城,四川告急的文书传遍天下。这一次,碍于压力只能支支吾吾地将官方邸报消息转发。但就大胆许多了。 这种只是面向士绅学子官员的杂志文辞犀利地写了一份。 长长万余字,将四川巡抚张正蓬指挥错漏,骄兵不掩,各部毫无配合的实情一一道出,将整个四川战局的败笔说得淋漓jīng致。如此一文出来,惹得湖南湖北士子纷纷sāo动,就连周边省份的士子见了此文,也不由大骂四川将官无能,朝廷识人不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