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见亮卸甲_第144章 张济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张济之死 (第2/2页)

有凌超,没有高山之固,没有险江之阻,处境较危险!”

    “你叔叔在世时,他一向较器重贾诩!你为何又向贾诩讨教一下策略呢?”

    “不见得贾诩有什么才能呀?”

    “你不重用他,他当然发挥不出才能啊!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贾诩拥有如此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才能,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昔日凌家军与白波军联合攻击长安,要不是贾诩采取离间计,方保长安安然无事!再后来,吕布不听从贾诩的劝告,非要跟凌家军决一雌雄,结果被杀得丢盔卸甲!”

    “好吧。”

    次日,张绣便把贾诩叫到府商谈要事。张绣一见到贾诩,发现贾诩身长八尺,貌伟而庄,眉宇间有霸气。他在想:此人仪表不凡,必有才智!幸亏婶婶及时提醒,要不然真浪费了这个人才!看来宛城的存于亡,全在此人手。

    贾诩一进来,张绣便令人看座赐茶。

    “你认为,现在我该怎么办?”

    “属下认为,凌超、刘表与曹cao三位诸侯,曹cao的危险系数最大!”

    “此出此言?”

    “凌超以救民救国为天下己任,而刘表年老体迈安于现状,只求自保,至于曹cao,野心勃勃,觊觎天下!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对敌曹cao,胜算不大!因此,我们必须联合凌超与刘表,那么曹cao便不敢侵犯我们的地盘!”

    “我们可以联合凌超,至于刘表杀死了我的亲叔叔,难道我不应该此仇?”

    “不是不报此仇,而是时机未到!主公你想一想,万一曹cao的青州兵明日杀过来,我们将如何抵抗?连城池都没有了,我们又怎么报仇?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我们先把实力给保存好,再发展壮大,到了足够强大的地步,先灭曹cao,再杀刘表,地盘扩大了,仇也报了,不是两全其美吗?”

    “你说的颇有道理!不过此事我不敢擅自做主,还得问一问我的婶婶!”

    “这……”

    “好吧。先这样吧!”

    贾诩走后,张绣便把谈论的情况禀报给邹夫人。邹夫人一听不但不报仇,反而要联合刘表,死活都不肯答应。张绣一直把婶婶当成母亲,母亲的命令是圣旨,非听不可。于是,张绣写了一封书信,秘密捎给凌超。凌超拆信后一看,大喜,厚待使者,并回信表示愿意联合。

    曹cao一心要灭宛城,又担心吕布从背后进行袭击,便问计于荀彧。

    荀彧曰:“此事易耳!吕布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明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徐州,加官赐赏,让他与刘备解和。吕布获得利益后,便不思远图了!”

    曹cao一听,颇为同意他的观点,便以官诰的名义许以吕布都尉王则的官职,并送去一份和解书,及黄金千两。

    吕布大喜,果然不思远图。

    没有了后顾之忧,曹cao便亲率大军十三万前去讨伐张绣。曹cao以徐晃为先锋,共有一万人马;以曹洪为第一路主将,以于禁和李典为副将,共有三万人马;以许褚为第二路主将,以贾逵和曹休为副将,共有三万人马;以夏侯渊为第三路主将,以乐进和夏侯德为副将,亦共有三万人马。至于其余将领则分守青州与兖州。

    张绣闻讯,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向凌超告急。凌超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便率领夏侯惇、典韦与凌韬四将,共十万人马日夜兼程赶到宛城。

    张绣看到援兵过来了,立即放下吊桥进行纳接。紧接着,双方的谋臣猛将聚在一起,商量紧急军事会议。

    贾诩曰:“宛城,四方高而央低,西、北、东三面连山,南面是淯水。我们应该在他们发起攻击之前,先把三面高山给占领了!”

    徐庶曰:“没错!两军交战,我们应该占据至高点,方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如果他们从三面环山进行狂射,接着强攻的话,我们只能往南撤。而南边是淯水,虽然水流不是湍急,但毕竟影响了撤军的速度!”

    凌超曰:“两位说的有理,不知张将军有何高见?”

    张绣曰:“我非常同意你们的观点!”

    于是,凌超下令,凌韬率领两万人马守卫西山,典韦率领两万人马守卫北山,夏侯惇率领两万人马守卫东山,而他与张绣则在城门前迎敌。一旦城危机,将以狼烟为号,三军速来增援。

    /html/book/40/40933/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