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日进斗金 (第2/2页)
地的黑社会,取而代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暴富麻将馆的运营安全,而且,还能将大陆处的触须伸到了金陵各县,形成一张情报网。 过了不久,应天府尹终于用禁约的方式,公布了临时的专利法草案,所以,已经在律法上对江海洋的各项产业进行了保护。 现在,江海洋这些项目的日收入加起来,早就超过日进斗金了。 在他的指导下,大陆处还在筹备其他实业项目,如:铅笔、肥皂、眼镜、牙膏牙刷、水泥、红砖等项目,这些项目技术含量不高,便于实施,而且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其实,他手里还有很多科技更高、更赚银子的项目,如:钢铁冶炼、武器、车辆、望远镜、橡胶、轴承等等,由于这些技术都涉及军事,所以都不在实施范围内。他怕这些技术会被竞争者抄袭利用。 怡红院开业后,新加装的夹层都被利用起来,进行情报的收集工作,因此,怡红院在收集情报方面的成效也非常显著。来媚香楼潇洒的客人,都是金陵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而来迷情楼的客人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了,这样,怡红院收集的情报就囊括了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方面。 江海洋是特工,对情报工作非常重视,也有着宏伟的计划。 当初,大陆处在买下醉仙居的时候,就按照他的指示,在重新装修期间,在醉仙居几百平米的后院修建了地下基地。如今地下基地已经投入运行,金陵情报站除了最重要的人物外,一些基本职能部门都设在这里。后来,在怡红院装修期间,他也让人在怡红院的假山下面,修筑了一个地下基地。
现在这个地下基地里,就驻扎着救**情报司大陆处金陵情报站的情报分析部。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怡红院收集的各种情报进行分析,然后整理成报告。如果情报上记录的人或者事件足够重要,金陵情报站会派遣专门的行动小组,对其进行跟踪和监视等后续行动。 江海洋每天都会到情报分析部来。 这样,一幅明朝时势图就展现在他眼前,这给他一种每天来看报纸、看电视新闻一样的感觉。通过这种方式,他基本上可以掌握明朝的形势发展和变化了,并可以对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和应对。虽然现在的情报覆盖面还不是很宽,但他相信随着情报的丰富,以后,对形势的了解将会更加的全面。 怡红院这个情报试点相当成功,这说明他的想法非常可行,以后,只要将怡红院的分院向着内地,尤其是明朝的核心城市发展下去,基本上可以掌握明朝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最近,信息收集部报上来的情报里面,有两个人物引起了江海洋的注意。 其中一个是顾言武,另一个是黄宗羲。 他对明清的历史人物都比较清楚。 顾言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等。可见其人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才。顾言武家住苏州府,从十八岁时前往金陵参加应天乡试,并参加了复社。 然而,他连年屡试不中,直到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 顾言武在第一次哭吊完明孝陵后,独身北走,走遍了大半个明朝。首先,在山东章邱县长白山下垦田自给,之后弃去,由门人辈管理田产,自己另寻他所。每到一处,他便买几个妾婢,置房屋和地产,因此他一生没有困乏的时候。他的两个在北京做官的外甥,徐干学和徐元文曾向他借钱用,共计数千两白银,他也不向他们索要。康熙七年,他卜居于陕西华阴县,置田五十亩以自给。 仅此一个事实就说明,明朝该亡国啊! 像顾言武这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才,明朝都视而不见,不死又更待何时。 今年顾言武正好二十六岁,也就是说,今年他还会吃明朝的最后一次闭门羹。他连考九年屡试不中,肯定在不断的失望中,对明朝彻底失去了希望,这正好可以作为江海洋招募他的契机。 这样的人才如果留给大清,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与顾言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与顾言武、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