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条不紊 (第2/2页)
任命的靖海将军。”宗泽摇头纠正李云道。 “啊?”李云闻言一愣,他确实跟李墨没有交情,也不知道那个李墨为什么要向宗泽推荐自己。从本心出,李云是不想来的,只是上命难违,只能带着家眷过来。如今知道了是谁害了自己,李云十分想要当面问问那个李墨,为什么要害自己。 …… 船只靠岸,宗泽率先下船,双脚刚一沾地,立马感到身体不稳,迎上前的吕将连忙伸手相搀,笑着解释道:“先生勿惊,在海上颠簸了十几日,身体一时没法适应6地,过一会就好。” 也就在吕将对宗泽解释的同时,那些迫不及待就下船的年轻后生摔倒不是一个两个,此时正被人搀扶着学习走路。宗泽笑着摇了摇头,任由吕将搀扶着边走边问道:“你家将军呢?” “呃……前几日从那些被俘的海盗口中知晓了海盗藏匿的巢xue地点,大人带兵出去清除那些海盗了,算算时间也就是这一两天就能回来。先生,如今岛上的房屋正在抓紧时间修造,不知这次先生带来了多少百姓?” “因为不知道岛上的情况如何?老夫这次只带了两百户过来,不知房屋可够?”宗泽闻言问道。 “够了,如今岛上所建的房屋足够容纳五百户,大人现在是先去休息还是先去看看房子?” “先把那些百姓安顿好再休息不迟。” “如此大人就随学生来吧。” 要移民两万,以五口之家为一户计算,那就需要可以安置四千户百姓的房屋。陶宗旺带人上岛以后按照一村百户的规模开始在岛上选址建屋,至于县城的修造,虽然已经选定了地址,但目前并未动工,先修建的是安置百姓的村落,眼下已经建成了五个,陶宗旺正带人修建第六个。 宗泽不愧是父母官,对于李墨让人先修村落的决定没有半点不满,尤其是现村落修建的地点附近都是适合耕种的土地,更是连连点头。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有饭吃,有田种,有片瓦遮身挡风避雨就足够让他们老老实实做顺民。看着那随船过来的两百户百姓满心欢喜的搬进新家,宗泽预感到移民海岛一事的确可行。虽然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朝廷事先准备得当,那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辛苦你们了。”宗泽温和的对吕将说道。 “先生言重了,既然是为朝廷做事,食君俸禄,为君分忧,这些都是我等该做的。”吕将闻言谦虚的答道。 宗泽年仅六旬,最喜欢的就是提携后进,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位卑言轻,给眼前的吕将封官许愿只会惹人笑话,倒不如直接将自己所见所闻据实上报来得用处大。宗泽担任耽罗县县令,一来是他自身老成持重,二来就是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不过在看了李墨等人为移民海岛这件事所付出的努力以后,宗泽觉得朝廷某些大员有些杞人忧天了。 因为官衙并未开始修建,宗泽一行人被吕将安排在了军营之中,正好吕将也想就岛上耽罗人的问题向宗泽请教。宗泽听完了吕将对耽罗人的介绍以及他对如何融合耽罗人的想法以后,大加赞赏。 杀戮虽然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同时也是最容易留下后患的办法。大周是大国,周边小国林立,一旦对耽罗这个弹丸小国下了杀手,难保就会引起周边小国的恐慌,到时万一被契丹、西夏这样一直跟大周不对付的国家给拉拢过去,对大周来说也是桩令人头疼的麻烦。 利用先秦遗民这个说法将耽罗人收纳入大周的百姓之列,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虽然执行的时间长了些,但只要坚持百年,耽罗人也就会变成一个历史的名词,以大周的人口基数,三千耽罗人扔到里面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够不见血就解决隐患是宗泽的追求,越看眼前的吕将越满意,宗泽就有了招揽之心,可他也明白这时候不是挖李墨墙角的时候,也只能把这个心思放下。 这一番谈话就谈了一夜,等到天亮之时,宗泽才感到稍有睡意。吕将见状连忙告辞,好让宗泽可以休息。不过宗泽却没有就此安睡,反而叫住吕将,当面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吕将,让其命人在船队返航时交予人在梁山等候消息的李纲。 对宗泽的这个要求吕将自然不会拒绝,收好信叮嘱宗泽好好休息以后,吕将带着人来到码头,按照之前与李墨的约定,今天就是李墨带队返航的时候。 因为事先就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吕将并不是很忙碌,即不像陶宗旺那样忙的脚不沾地,又不像李俊、阮小七那样正在与呼延庆进行交接。日后耽罗岛的守卫分成三部分,梁山海军只负责外海作战,而呼延庆则负责近海防卫,至于岛上的防卫工作,李墨已经下令将梁山的马铭跟袁虎所部给抽调了过来。李云李都头只是负责平日里的治安维持,冲锋上阵这种事轮不到他。 只要这三部人马到位,相信没谁能轻易上岛,这样在岛上居住的百姓也就可以安心生活。 没什么事的吕将在码头从早上一直等到了中午,这才终于看到李墨的船队出现在海平面上。 李墨一下船,见到吕将在等自己,立马高兴的叫道:“吕将,这回咱们真财了。” “看大人高兴的样子,这次收获颇丰啊。” “哈哈哈~金银财宝还是其次,要说最大的收获,是从海盗头子手上缴获的海图,有了这些海图,省了我们多少事啊。”李墨开心的拍着吕将的肩膀说道。 海图的价值的确要比金银财宝高,每一张海图可以说都是拿人命画出来的,如今得到了现成的海图,那就意味着在将来可以少死不少自己人,吕将也很是开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