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贼惦记 (第1/2页)
如果说李资谦是王氏朝鲜的叛逆,那王俣就是弓奇眼中的叛逆。当年王俣的先祖是弓奇的先祖手下一员大将,后来王俣的先祖上位成功,弓奇的先祖就只能黯然退场。弓奇作为后人,所想的自然就是夺回先祖的荣光。只不过这条路很艰难,王氏朝鲜已经持续了百多年,根深蒂固,而弓奇相比起李资谦要更没有根基。在朝鲜,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弓奇的先人是干什么的了。 百多年前的王俣先人是乱臣贼子,而如今的弓奇也是乱臣贼子。因为所做的事情很隐秘,李墨并没有见到弓奇本人,只是见到了作为弓奇特使的妙清和尚。要说在朝鲜,第二大势力就是佛教。这帮和尚不好好念经侍奉佛祖,准备改行做开国功臣了。 妙清和尚带来的承诺不可谓不大,可惜对李墨却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第一,弓奇不是朝鲜正统,他没资格将朝鲜的土地划给李墨作为帮忙的酬劳,第二,即便弓奇有那个资格,短时间内李墨也不可能将登6朝鲜排入日程。原因很简单,弓奇在朝鲜没有根基,李墨同样也没有,即便得到了土地,迁来了大周的百姓,李墨也需要面临朝鲜人无休无止的sao扰。 结束内斗的最佳方法就是找一个外力,唯有在强大外力的威胁下,内斗的人才能暂时放下彼此的矛盾一致对外,可这并不是李墨想要看到的。 弓奇的用心李墨看的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想要找个外援,可一旦李墨这个外援踏上了朝鲜的领土,那原本会拼个你死我活的李资谦跟韩安仁很有可能就会握手言和,掉转矛头对准李墨,虽然等到排除了李墨这个外部干扰以后他们还是有可能会拼个你死我活,但这个结果却不是李墨愿意接受的。 李墨要的是朝鲜全境,哪怕是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但相对的也会干净许多,从长远考虑,也是有利于日后的统治。 李墨要扮演的是解救者,解救那些饱受内战之苦的朝鲜百姓,唯有以解救者的身份登6朝鲜,才最容易得到朝鲜底层百姓的认可,转而接受大周的统治。至于现在的朝鲜上层人士,如果有可能的话,李墨一个都不想要。百姓好糊弄,一点小恩小惠就可以让他们感恩戴德。可世家豪族就麻烦了,李墨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让他们低头。 挑动朝鲜内乱是李墨计划中的第一步,而弓奇的活跃无异是在给李墨制造不确定因素。不过李墨并没有把使者妙清和尚怎么样,朝鲜的兴衰并不是李墨关心的事情,弓奇能否重夺祖先的荣光也与李墨无关。终归是要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对手是谁并不重要。 李墨问王俣是否知道弓奇这个人,也不过是随口一问,但王俣却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见李墨要离开,连忙拦住李墨,急声问道:“李大人见到了那个弓奇?” “那倒没有,只是见到了一个自称妙清的和尚。不过你也别担心,我并没有打算支持那个弓奇复国,因为现在还不到我出场的时候,先由着那帮人闹吧。你也别多想,那块土地上的事情已经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你就想着如何安度晚年即可。” “李大人不准备杀我?”王俣有些意外的问道。 “要杀你的话,我又何必把你带出王宫。而且说句你不爱听的,你死不死的,好像对现在的朝鲜也没多大的影响。” 王俣虽然知道李墨说的是实情,可这脸上还是有点挂不住。李墨也没兴趣看王俣跟自己表演变脸,见他没什么要问的了,便准备离开。他可不想王俣那样轻松,还有不少事等着自己去处理呢。 “李大人,本王……我再多问一句,大人准备如何安置我?” “知道耽罗岛吧?以后你就在那生活,给你提个建议,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做,那样你日后的生活也不会太无聊寂寞。” …… 扔下王俣去独自神伤,李墨回到了自己的船舱。朝鲜借粮一事已经完结,原本调到李墨手下的龙骧、凤鸣、常胜三军如今也重新回到了秦八郎的手中。而李墨并没有跟随大队行动,借口押送王俣去耽罗岛,在阮小七所率舰队的保护下脱离了大队。 如今的李墨手下有五支舰队,分别是以阮氏三雄以及李俊、张顺作为大将,至于主动来投的浙江四龙以及水军出身的欧鹏,则分别被安排在五支舰队担任副将。 说是舰队,但现实情况却是人多船少。每一支舰队如今的船只配置不过是两千料战船两艘,一千料战船六艘,再加上不过千料的小船若干。在海上,船小了极容易被海浪翻覆,唯有大船才能经历起风浪的考验。 只是大船不是说说就能有的,比起小船的建造,大船建造起来要更加的麻烦。好在李墨有先见之明,在朝鲜有意组建第二支海军制衡自己之前就提前抢购囤积了大量的木料,现在倒是不必为原材料cao心。可造船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大船。当初为了引起朝廷的重视,李墨让叶氏父子先造出了眼下这批战船,而想要比两千料战船更大的船,眼下只能等待。 李墨是个急性子,尤其是在耽罗岛日渐稳定以后,李墨的目光也开始看向另一个邻居。耽罗岛就是前往朝鲜与日本的中转站,朝鲜眼下动不得,那就只好动一动日本了。要说日本眼下对大周可是充满了崇拜情节,这时候动文化入侵,那结果是个好时候。而有了耽罗岛这个中转站,也让去日本变得容易了许多。 李墨看不上日本人,也没兴趣去占领日本那个趴在火山口的国家,但日本的贵重金属却引起了李墨极大的兴趣。其他贵重金属不提,单说金银铜这三样,就值得李墨在日本身上花费一些精力。 只是想去日本财就必须要有船,而要等到叶氏父子交付大船至少还要等上半年。这半年的空白期还不知道会生什么事,所以李墨不想要等,他要只争朝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