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有意分兵 (第2/2页)
能动用的兵力又实在不多,我们一旦被打残,再想要收拾另外两路反王就只能等到几年之后了,可几年的时间,足够让柴英跟柴慎把根基打牢,留给我们的选择实在不多,我们只能以奇致胜。” “……你只说了当前的困难,可你为何不说我们所占的优势,几年的时间的确可以让两路反王将脚跟站稳,可朝廷占据了大义,要是有几年的时间准备,朝廷不是会更具优势?” “可问题是我等不了那么久,你那个四哥会有那个耐心吗?”李墨苦笑一声反问道。 这句话令柴宁哑口无言。在京城的时候她就已经察觉到自己那位做了皇帝的四哥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随他欺负却还是好脾气的四哥了,也正是因为察觉到了这一点,柴宁才不愿意再去亲近那位皇帝四哥。而胖子不断给她介绍对象这事也让柴宁很是不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若是好好跟柴宁讨要,柴宁也不见得就不会把龙骧军交出来,可偏偏胖子以己度人,觉得柴宁不可能乖乖把兵权交出来,非要绕圈子。 柴宁不愿提自家那个令人失望的四哥,但她同样也清楚李墨的担心也不是空xue来风。柴宁又不是无知少女,在宫中她也有自己的眼线,虽然那时她已经率军离京,但还是收到了有关得知李墨麾下大将杜胜战死之后皇帝在后宫高兴的大笑三声的事情。 宫闱之事对外臣是秘密,可对柴宁来说却不算什么,但在得知这件事以后,柴宁还是不由感到一阵心寒。现在的皇帝四哥真的变得与以前判若两人,叫人再难信任。 柴宁沉默不语,李墨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对众将说道:“分兵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说出来也只是让各位心里有个底。不过眼下咱们先要做的,就是拿下杭州,将两路叛军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打杭州?”随着李墨的话语,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杭州。 想拿下杭州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如今宁王跟摩尼教兵和一家,单论兵力,李墨这边绝无优势,此时分兵,很容易叫对方以人海战术逐个击破。可以说李墨一旦挥军南下,不管是宁王还是摩尼教,都不会坐视不理。那样一来,一场决战在所难免。
李墨不惧大战,若是在西京道的丰州,与人硬碰硬的打一场也不算什么问题。可现在是在江南,这江南山好水好,唯独这人缺乏了一些血性。或者说这里人并不是李墨理想中的兵源。 宁缺毋滥,李墨习惯走精兵路线,不喜欢滥竽充数。如果不能达到合格的要求,李墨宁愿不要。江南富庶,不比那些酷寒之地的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好勇斗狠,而那些人,才是李墨理想中的兵源。 加上龙骧军,李墨手上也只有五万兵马,其中骑兵虽占多数,但江南这地方的地形,却不能完全挥骑兵的优势。战事持续的越久,对李墨自身越是不利,唯有想办法战决,才能摆脱困境。 另两路的反王李墨暂时不用cao心,他所要cao心的只有眼下的宁王跟摩尼教。想要拿下杭州,那前往杭州这一路上的各州县都必须拿下,否则很容易陷入包围之中。而战线一拉长,所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就增多,可偏偏在兵力方面李墨这边并不占优势。 “你可有什么办法?”柴宁皱眉问道。 “……允许江南各地结社自保,待解决了宁王与摩尼教之后,再命各地解散武装。”李墨沉默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这不是个好办法。”柴宁听后也沉默了一会才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个好办法,但这也是解决我们兵力不足的唯一办法。” “……那你准备如何解决尾大不掉的隐患?” “挑其精壮入伍,朝廷再赏赐一些名誉上的爵位,若是还有人不识时务,那时宁王、摩尼教俱已被平定,相信那些人也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这只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帮助我们渡过眼下的难关。” “此事,容我想想。”柴宁没有马上答应,毕竟关系重大,她可不想因为自己而导致江南日后变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龙骧军一路奔波,李墨自然要好生安置。待办过接风宴,李墨与众将各自回帐休息以后,半夜时分,柴宁却闯了进来。 “你这时候跑来作甚?这要是传扬出去……阿宁你怎么了?”李墨见到柴宁先是一慌,不过见柴宁眼眶微红,似乎哭过,不由纳闷的问道。 这刚来没多久,就算有人想欺负她也没那个时间啊。这到底是怎么了?谁惹她不高兴了? “李墨,你白天所说之事我同意了,你这就起来写奏章,我署名就是。” 柴宁的忽然转变让李墨纳闷不已,他没有去写奏章,反倒走上前伸手摸了摸柴宁的额头,怀疑这丫头是生病了。 “摸什么摸?我没病。”柴宁拍开李墨的手,没好气的说道。 “那你怎么忽然改主意了?”李墨揉了揉挨打的手背,小丫头下手挺狠,看来火气不小。 听李墨这么一问,柴宁的眼圈顿时又有点红了,对李墨道出了实情。之前就提到过了,柴宁在宫中有眼线,过世的太上皇也是真疼柴宁,唯恐柴宁日后日子不好过,在临终之前不仅将龙骧军给了柴宁,更把自己在宫中安插的那些人也都给了柴宁。龙骧军在柴宁成亲以后会转交给皇帝,而隐藏在宫中的那些眼线却会一直跟随柴宁。也正是托了那些眼线的福,皇宫对柴宁来说没有秘密可言。 而柴宁之所以会突然转变态度支持李墨之前所提的想法,只是因为在傍晚时柴宁收到了一则来自宫中的重要消息,说是皇帝有意用她与辽国联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