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贤婿_第二百九十五章 失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失身 (第2/2页)

然不希望李墨与大周反目,从而叫外人渔翁得利。

    不过不希望不代表他们就愿意让大周朝廷摆布,虽说许贯忠等人原本是打算将西京道治理好,待日后重归大周。可大周新帝私底下的那些作为却实在是叫人失望,这还没坐稳屁股下的皇座就开始计划鸟尽弓藏,叫人如何能够信任。

    可以说大周新帝帮了李墨一个忙,至少叫李墨留在丰州的亲信抱成了团,不再对大周抱有幻想。既然不能再对大周朝廷抱有幻想,那就唯有自己靠自己。许贯忠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为将来有可能会与大周反目开始做准备。

    西京道如今实际上已经改姓了李,在大周与辽国结盟以后,为了缓解耶律定的压力,许贯忠命唐斌、郝思文为帅,杀入上京道sao扰金军主力后方,而西夏发生的一件大事,也让西京道有了征讨西夏的借口。

    西夏皇帝李乾顺是个很擅长左右逢源的主。当初借着辽周之间的矛盾捞取好处,而如今眼瞅着辽国日薄西山,他自然也要开始考虑西夏的出路。投靠大周不可能,刚被大周打得就剩一口气,这时候即便他肯投靠,他手底下的人也不肯。可继续依靠辽国这个昔日的老大也不可取,那剩下的选择也就只剩下新兴的金国了。

    金国开出的条件很诱惑,不需要西夏出兵,只需要西夏日后像对待辽国那样对待金国,等到辽国被灭后,西京道的东胜州以及云内州就可以划归给西夏。李乾顺心动了,可他的态度一变化,顿时就惹怒了一人。

    当初为了取得辽国的支持,李乾顺求娶了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并且生下了一子李仁爱。政治联姻,夫妻恩爱的能有几个?辽国强大的时候,耶律南仙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辽国势微,李乾顺与耶律南仙成亲后日积月累的小矛盾自然也随之爆发。

    几句口角,李乾顺失手推倒了耶律南仙,不想耶律南仙摔倒时后脑勺磕在了因为夫妻争吵而倒地的烛台之上,就此丢掉了性命。李乾顺见耶律南仙一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命人软禁了太子李仁爱,随后命大将出兵云内州,准备与金兵左右夹击西京道。

    只不过金兵眼下正为杀入自家后院的那两支神出鬼没的骑兵焦头烂额,哪有工夫去搭理“自作多情”的李乾顺。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李乾顺的出兵请求,但实际上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进入西京道。

    不被金国看好的李乾顺一开始并不知道金国没有出兵,等到知道的时候却已经晚了,西夏的大军已经进入了云内州,这时候想要再说误会已经不可能。原本李乾顺还想要故技重施的跟辽国解释出兵是为了帮助辽国抵抗金国,但随着耶律南仙的死讯传来,辽国上下沸腾了。

    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在辽国可以算是众所周知,这么“顾家”的女儿谁不喜欢。可现在她死了,而且还是死在自己丈夫的手里,夫妻争吵的原因还是为了是否继续帮助娘家,为耶律南仙报仇的提议立刻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许贯忠原本就有意对外扩张,西京道局势渐稳,不趁着此时四周强敌无暇他顾的机会对外扩张,那就是坐失良机。现在与金国死磕并不符合西京道的利益,柿子要捡软的捏,把西京道四周的敌人一过滤,也就西夏最好对付,那不收拾西夏收拾谁?

    恰好此时出了耶律南仙这档子事,而且还是西夏主动挑衅,那出兵也就显得顺理成章。许贯忠以孙安、袁虎、马铭三人为主帅,分三路攻入了西夏。

    在李乾顺的眼里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被金国打击的快要抬不起头,可等西京道一出兵,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还很离谱。辽兵远不是他手底下的西夏兵可比,三路大军几乎是以一日一城的速度迅速向着西夏的兴庆府逼近。

    若是在与大周死磕之前,西夏倒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可问题是大周的军队刚刚消停不久,西夏远还没有恢复元气。李乾顺出兵也是打着利用云内州跟东胜州来贴补贴补空虚的国库,却不想给自己惹来了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这时候再高举辽夏一家亲的旗帜已经晚了,作为辽夏亲善的纽带耶律南仙已死,李乾顺想要保住自己当前的位置,也唯有咬牙死撑。可有些事却不是咬咬牙就能撑下去的,实力摆在那里,而且因为耶律南仙的死和辽国大举入侵而对李乾顺感到不满的人大有人在,李乾顺除了要应付外敌的同时还要提防来自内部的反对。

    求援!

    在当前的情势下,除了寻求外援,李乾顺已经想不出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办法了。可援兵在哪里?金国眼下是甭指望了,而大周正忙着平乱,恐怕也不会来管西夏的闲事,李乾顺能想到的援兵,似乎就剩下西边的回鹘人,可想要让回鹘人出兵又谈何容易。更何况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到最后成了引狼入室,那李乾顺再后悔也晚了。

    许贯忠之所以决意对西夏出兵,一来是为了扩大地盘,毕竟地盘越大,自身的实力就能越强,而第二点原因则是为了打通与西域诸国的商道。随着李墨对西京道的投入不断加大,西京道如今自身的造血能力已经日趋完善,所生产的商品急需一个销售渠道,而李墨既然准备从大周抽身,那以前所使用的商道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不影响西京道日后的发展,许贯忠必须为西京道寻求新的商路。而西夏倒霉就倒霉在他恰好堵住了西京道的商品售往西域的主干道上。

    不愿意在日后受制于人的西京道自然不可能放过西夏,而每拿下一地,西京道也没有纵兵劫掠,而是当做自家的地盘开始治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西京道的这一举动,才让李乾顺明白辽国这是打算吞并西夏,而不是捞一票就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