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决战在即 (第2/2页)
十万,被刘一命带走五万,再加上零零总总被官军干掉的,此时的杭州城里还有近二十万人马。只不过这二十万人马却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数量上很唬人,但真实的战力就连方鼎自己都不忍直视。 作为自家人,方鼎并没有先见刘一命的信使,而是先见了宁王的信使。对宁王有意两家合力先灭官军的提议,方鼎很感兴趣。自家人知自家事,若是让摩尼教的人马守城,方鼎并不是太担心,有城池之利,可以大幅减弱官军的优势。可若是野战,方鼎却对自己手下的人马没多大信心。事实也证明方鼎的担心没错,之前吕师囊的五万大军被灭就是明证。 做事要讲究扬长避短,让方鼎去跟官军单打独斗,方鼎不会愿意,可若是再加上宁王的近十万大军,那方鼎就有些信心了。即便心里不愿承认,方鼎也知道要论作战能力,还是宁王要更强一些。若是有他率领宁王军在前面与官军硬抗,那摩尼教倒是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此事重大,方鼎也不想独断,在让人将宁王信使带下去休息以后,方鼎立刻就将自己的亲信给召集了起来。与宁王手下那帮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好汉不同,方鼎身边的亲信则多是与方鼎有着密切关系的人。 放眼望去,离方鼎最近的几人,全都姓方,都是方鼎的亲戚。叔父方垕、三弟方貌、长子方天定、侄子方杰,这四人都是方鼎最为相信的人,除此之外,此时正在率兵攻打江南西路的方晴同样也在最信任之列。而在方鼎左下首所坐四人外,右下首为首之人便是范桶,依次还有谭高、卫忠、浦文英。 这八人可称方鼎身边八大金刚,对方鼎忠心耿耿,方鼎若是有事要找人商议,这八人必会当场。对这八人方鼎也没有藏着掖着,拿出宁王亲手所写的书信,让长子方天定当众读了一遍。 听完书信的内容,众人意见不一,有人赞成出兵,也有人提议袖手旁观。这两种意见可以说都有道理,而方鼎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取舍。当意见出现分歧无法得到所有人认可的时候,那就只能通过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可叫方鼎感到郁闷的是,两种意见的支持者也是同样的人数,最终决定权还是落在了自己的手里。
环视了一眼左右,方鼎沉思片刻,抬头对众人说道:“我决定,出兵。” “教主,士卒新募,军心不稳,此时出兵是不是太仓促了?”浦文英起身问方鼎道。 “文英,时不我待,摩尼教想要壮大,那就唯有先解决来自朝廷的官军,而且在这江南,摩尼教虽然目前是与宁王合作,但两家各怀心思,迟早会有一战。这次若是表现的太过软弱,难免会叫宁王轻视,从而生出此时不该有的心思。” “没错,那宁王不是省油的灯,现在他不就是一边叫着要跟朝廷决战,一边还让人抓紧时间攻打江南西路。真要是让他这回打败了官军,那接下来抢地盘的时候恐怕会更加明目张胆。” “只是新兵的战力……”浦文英还是有些犹豫。 “文英,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眼下朝廷兵力不足,而我们这边却是兵力过剩,正好借此机会淘汰一批劣兵,赶在官军大兵压境之前练出一支精兵,那样对我们有利无害。” “可这样一来,损失是否就会太大。” “做大事就不能心疼损失,只要能在这江南站稳了跟脚,什么损失都能补回来。” 浦文英见方鼎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开口相劝,意见统一之后,方鼎立刻下令众人开始行动起来。说是要与官军决战,但也不能一股脑全都冲出去,杭州作为摩尼教的重要据点,必须要留下心腹人。 商量来商量去,方鼎的长子方天定就被留了下来,同样留下来的还有方鼎的叔父方垕以及之前一直坚持要做渔翁的浦文英。二十万人马带走一半,各级将官也带走了二三十人。 方天定对把自己留下这事感到不满,可军令难违,他即便有心要出战,可方鼎不肯带他去,他也只能接受。 回到家中,心情郁闷的方天定躲在后宅练武,心情郁闷时活动活动筋骨,也算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只是还没活动多久,三叔方貌就亲自登门了。 “怎么?心情不好?”看到方天定的样子,方貌不由笑问道。 “三叔,只是有点不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宁愿带阿杰出征也不肯带自己。”方天定一边擦汗一边对方貌说道。 “呵呵……原因很简单啊,因为你是教主的长子,是摩尼教的下一任教主。天定,莫怪教主偏心,教主这么决定也是有备无患。” “……难道父亲对击败官军没信心?” “小心无大错。咱们如今干的是会掉脑袋的事情,而在战场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教主留你在杭州,也是有备无患。天定,不要以为让你留在杭州你就可以高枕无忧。相反的,留在杭州的你的责任同样很重。” “我要做什么事?” “练兵啊,就像那个浦文英所讲,眼下咱们留在杭州城中的兵卒多是新兵,教主这一走,要带的也肯定是那些打过几仗的老兵,而留给你的兵,恐怕多是平时连血都没见过几回的人。而你要做的,就是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多去请教浦文英,相信他不会叫你失望。” “……那除此之外,我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方天定又问道。 听方天定这么一问,方貌就知道眼前的方天定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劝告,不再对教主方鼎不带他出征感到不满,他特意来这一趟也就没白来。闻言笑着对方天定说道:“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你自己去找。天定,教主对你寄予厚望,莫让教主失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