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师_第一百九十一章,萧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萧敬 (第2/2页)

想了老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人是谁,但是从孙公公的一番话中不难猜出,这个萧祖宗定然也是个阉人,而且还是现在执掌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这可是个大牛啊!堪称太监中的王者,宦官中的极品那!难怪孙公公一直说他上面有人,原来是这位!据说弘治皇帝还在这里面掺了一脚,难怪自己说出“僭越”大罪的时候孙公公会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不过,这事儿却不能全都听信孙公公一方的自圆其说,毕竟这是关系到抄家灭族的大事,孙公公即便说得再好,无凭无据的,张文若也不好舍了性命陪他一起筹办这个“利国利民”的壮举!

    而且孙公公自己刚才也是说了,宫中老人出宫安养晚年确实是让历朝历代的君上最为头疼的事儿,至于他们关不关心这群宫中老奴才的死活,那就因人而异了。而今的皇帝是在明朝史上有着千古仁君的弘治皇帝,而且他老人家当初之所以能够躲过前朝万贵妃的魔掌从而登基大位也确实受过宫中阉宦的不少好处,若说他老人家念着旧情,想要开创先举替宫中的诸多奴仆某一个后世太平,却也可以说的通。但是,这叫张文若不解的是,他所熟知的后世明朝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弘治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发布过什么政策是关于改善宫中奴仆生活的呀!也就是说,孙公公口口声声的这个“太监、宫女出宫养老计划”极不靠谱,有可能弘治皇帝心念一起,也确实想过设立个什么基金政策改善一下,但却因为某种缘由,这个计划终未世人便胎死腹中了。

    (熟悉明史的都该知道,成化皇帝专宠万贵妇,而万贵妇因未有生育担心其他妃嫔诞下龙种后会水涨船高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用一些手段残害成化皇帝的龙子龙孙,而弘治皇帝确是惟一一个逃出其魔爪的皇子,并不是他多厉害,主要是因为他运气不错,碰到一个忠君爱国、明断是非的老宫人将他藏了起来。后来老皇帝成化爷快不行的时候,感叹自己专宠万贵妃为祸后宫,以致他临终无后继位大统,那老宫人见老皇帝是诚心悔过,才敢把弘治皇帝道了出来。但又怕万贵妃知道后会再施毒手又冒死进谏才让成化帝下定决心剪出万贵妃一党为他的独子登基铺路造势。

    其实万贵妃原本也不是歹毒的恶妇,她也是世俗一步步逼到绝境的。当初成化皇帝的老爹,也就是那个两度登基的正统老皇帝,为成化帝立皇后时万贵妃是最有机会的候选人,却因为万贵妃出身低微而不得正统皇帝的青睐,认为她不配统帅六宫母仪天下。便让万贵妃与皇后宝座失之交臂。而后来正统皇帝给成化皇帝选得吴皇后,又“不识大体”刚入主东宫没多久,就三番五次地去找万贵妃的麻烦,后来她虽然被成化帝废了,但是也让善良天真的万贵妃看清了世道变得心机亢沉起来,再后来万贵妃几次去求成化帝要做皇后,成化帝虽然满心应允,但是文武百官却仍旧以万贵妃的出身做文章,指责她资格不够,不堪为天下做表,于是万贵妃慢慢地就走上黑化的路子。

    万贵妃宫女出身,正统皇帝经土木堡兵变,前成化帝是为东宫太子,万贵妃正好是侍奉东宫的宫人,而后正统皇帝因兵败去草原放羊,在于谦和老太后等一干重臣的推举下由正统皇帝的胞弟继位大统,为景泰帝,他上位后就把成化帝的太子位给废了。宫人见成化帝失势,纷纷避之不及,唯有万贵妃不离不弃与他相依为命。二人青菜萝卜地过了好些年,感情无比的深厚,不是夫妻却胜似夫妻,这也是后来万贵妃为祸后宫,成化皇帝一直不闻不问的原因所在。成化皇帝没得势时,由于身份敏感一直被其叔父景泰皇帝拘管软禁,他本以为这辈子也就是个被圈起来养猪的命,哪曾想成化皇帝复辟登基,他又从一头苦命的猪一跃变成人人趋之若鹜的龙子,这个经历过程让他看透人情冷暖,而万贵妃无疑是那段历史的唯一见证人,他们是夫妻也是知己,很大程度上成化帝包庇万贵妃作恶,其实是包庇他自己,因为他本身就是个荒唐皇帝。)

    张文若两世为人,自然不会像同龄人一般被孙公公打着“圣上都说好”的幌子一激,就愣头愣脑地跟着他屁股后面撒上一通的热血,更不会为了一个利国利民的虚名,就甘愿舍去大好的前程甚至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比同龄人看得长远,也看得更深刻,虽然史书上少有记载年老朽矣的宫人出宫后的生活状况,但从诸多的野史资料上也能取证得出,这些老宫人出宫后的日子并不好。

    首先,明朝的宫人都是终身制的,非特殊情况一般宫人们都会在宫闱中“从一而终”。但也有些特例,比如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或是遇到什么祥瑞出世或是祭天之类的大事件,当政的君上也是会酌情开释一些宫人出宫,为得也只不过是像天下昭示他们皇家仁德罢了!

    而明朝的弘治皇帝是个难得的仁君,如今他刚登基三年,刚开始主持朝政,正是为天下率表之际。所以他才会一而再的恩谕天下开释适龄的宫人出宫还乡。

    其实,宫人们大都是年幼入宫,终身在皇城当差,难得外出一趟,对外面的世界及时熟悉又是陌生,可谓是生而有知,死而未曾知。

    这群老宫人出宫后,思维和行为都已经固定模式化了,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又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家里也不知道有没有亲人,即便是有,对于这些个“行为怪异”或是身有残疾的“老妖怪”也很难接纳,即便是接纳了,也大都是冲着他们的“养老金”去的。

    所以,这群出宫宫人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以致于绝大多数的宫人都是选择老死宫中。而宫中又是天下间藏污纳垢之尤其之最,水深且浊,实在不好涉足。

    张文若思量了一番,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改变明朝宫人的生活模式。所以,对于孙公公利国利民的“伟大壮举”他选择了尽可能的回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