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忠义不能两全 (第2/2页)
出。 电光火石之间,蔡阳避无可避,被刺中喉头而登时毙命。 回马枪! 刘协单戟挑着蔡阳的尸身,高高举起,对着高苑守军厉声喝道:“朕乃天子,蔡阳已死,还不速速撤去!” 原本已溃散的高苑守军顿时大乱,纷纷扔下武器四散奔逃。 刘协扔下蔡阳的尸身,率着修罗骑杀出敌群,直往梁邹县地界而去。 背后,夏侯惇抱着好友蔡阳的尸身,怒吼如雷。 …… 夜色逐渐深了,刘协率着修罗骑在一处小山丘之后勉强停歇了下来。 连续奔逃了一天两夜,终是神兵良驹,也终究人马困乏。 山下有清泉,勉强可解渴和饮马,这些良驹在飞雪的带领之下,就地吃着枯草和常青灌木丛的叶子,很快将周边的枯草和树叶吃了个精光。 马可吃草和树叶,人却无处可充饥。此时已进入初冬,连野果都找不到了。只能喝点泉水解渴,腹中空空如也。 刘协灌了一肚子泉水。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哈哈苦笑道:“好你个曹孟德,居然将朕逼迫至此窘境。” 青锋正在捧水狂饮,听到刘协的苦笑声,一甩手中的水珠,凛然说道:“陛下休要忧虑,臣等拼尽性命也要将陛下护送至安全地界。” 其余修罗骑立即齐声响应:“誓死护送陛下!” 刘协哈哈笑道:“朕乃天命所赐,孟德小儿岂能伤朕?朕当与诸位全身而归,他日必斩其头悬于雒阳东门。” 休息了一个时辰。马力恢复了不少,刘协和众修罗骑也稍稍恢复了点精神。 三国时的深夜安静至极,声音也传得极远。远处隐隐传来马蹄声,粗略估计应在十里之外。 刘协等人却不敢停留,夏侯惇率着一干猛将和三千青州精骑,一人双马,一路换乘,的确非他们可抵挡。 随着一阵剧烈的蹄声响起,众修罗卫在刘协的带领下继续向前狂奔。 奔驰了约二十里地。前面出现一条窄窄的山道,只有两三米宽,这是通往济水的唯一通道。 按照刘协规划的路线,趟过枯水的济水河。再往北渡过黄河,直达幽州地界。这条线虽然十分凶险却也是无奈之举,东面是海。西面是曹cao占据的冀州,敌军从南面追来。唯有一路向北,别无其他选择。 刘协率着众修罗骑往山道直奔而去。眼看就要进入山道,飞雪突然一声轻嘶,硬生生的停了下来。后面的修罗骑也希律律的停了下来。 夜色之下的山道之中,横贯这无数道铁链,两头紧紧的钉牢在山道两旁的岩壁之上,将这道通道牢牢的封锁起来。 刘协将长戟挂在得胜钩上,刷的拔出龙渊剑,正要纵马上前砍断铁链。 轰轰轰! 山上突然礌石滚滚而下,一块块巨石在飞雪马蹄前翻滚,逼得飞雪连连后退不止。 就在此时,山上突然火光大亮,无数的火把被点燃起来,将山上下照得如白昼一般。 火光之中,只见一员大将手执大刀,头戴精铁狮子盔,身穿锁子甲,威风凛凛的站在一杆大旗之下。 “陛下,当年雒阳一别,如今已十五年,想不到在此处见面了。”那将高声喊道。 刘协望着那将哈哈笑道:“原来是乐将军,当年将军随孟德起兵入京勤王,后来又在北氓山护驾,实乃大汉忠臣良将,朕深表感激,不知此刻拦阻在此地又意欲何为?” 乐进沉声喊道:“奉青州曹刺史之命,特在此地拦阻陛下并生擒之。” 刘协笑道:“只可惜当年的声名,今朝尽毁,将军如竟然如此不珍惜身后之名?” 乐进黯然不语,沉吟了许久才喊道:“陛下,忠义不能两全,臣今已跟随孟德十五年,岂能相弃?恕臣舍忠而唯取义也。” 说完转身对身旁的士兵厉声喝道:“放!” 咻咻咻! 山上箭如飞蝗,激射而下,朝刘协等人铺天盖来。 刘协正要挥剑格挡来箭,却突然停住了——哪些射来的箭簇竟然是从他们头顶上三四尺的高度飘了过去。 刘协拱手对山上施了一礼,立即纵马朝山道之中的铁链奔了过去。 喀喀喀! 十几根铁链被削铁如泥的龙渊剑一一斩断。 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刘协不再停留,一提马缰率着众修罗骑冲入山道之中,滚滚向济水方向奔去。 背后远远传来乐进的喊声:“汉帝果然厉害,如此乱箭激射,竟然伤他等不得。” 接着又传来一声喊声:“启禀将军,汉帝身边的侍卫射伤了五六个,并未全无伤亡。” 刘协回头朝后面望了一眼,低声道:“乐将军之忠义,朕当铭记在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