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甲事件(上) (第1/2页)
“一激动又给忘记了……”里希特霍芬一拍脑袋,连忙朝后面招呼道,“塞德利茨上校,请你履行自己的角色。” 塞德利茨感激地看了小泽一眼,他早就想表示抗议了,不过实在是难以开口,正好有人给他解了围。看着他有条不紊地指挥整个机群腾飞,里希特霍芬点点头,不愧是自己从空军挖来的优秀联队长,扮演航空指挥官也是得心应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在刚才塞德利茨下达指令的时候,青木舰长就认为德国人引入的这些标准手势动作完全是很有必要的,航母上本身噪音大、情绪紧张,在加上海风影响,如果用喊叫根本很难听见,又不能随身带着大喇叭。如果地勤与飞行员之间有默契还好说,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下一步要干啥,没默契简直就要抓瞎,德国这套标准虽然看上去古怪了一点,一开始学习也有些繁琐,但只要形成条件反射飞行员就能手势迅速判明实际情况并执行后续动作,考虑到手势是全海军可以通用的,一个舰载机飞行员在航空学校训练时就完全能学的会。换句话说,哪怕他第一天上军舰,与地勤一个也不熟悉,只要看得懂手势,他就能够正确完成飞行任务在作战中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因为多航母降落时很可能落在其他航母上。 版权声明 如果您看到本声明,说明是实行了防盗机制后的错误章节,请不要着急,按照以下步骤就可以恢复正常: 1、如果您使用起点PC端阅读本文,请过45分钟后刷新一下即可; 2、如果您用起点手机端看,同样过45分钟重新下载一次章节内容即可,具体cao作步骤为:轻击阅读页面中央,在上端出现下载箭头后重新下载错误章节覆盖,然后退出阅读页面后重新进入;如果还不行请关闭软件重试一次;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看到有更新后别理会,过45分钟再阅读则一切均会正常; 3、如果您在别处阅读本文。请您去阅文集团注册vip账号观看本书,用实际行动鼓励作者更好地创作; 4、如果您不愿意为此付钱,那就请耐心等待,届时肯定会有正常版本。 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家造成不便深表抱歉,作者将尽力写作。 版权声明 柏林周围的土地并不是很肥沃,所以,这里大部分地区种的是黑麦和土豆。种植小麦要求土壤的质量比较高,所以只少量种了一些。以满足农户自己的需求。由于实行了正确的轮作制、使用了优质肥料,再加上农民们的精心伺候,在德国,即使在土质比较差的土地上收成产量也要比苏联高23倍。 德国人并不了解在苏联农村,农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严重破坏。德国政府十分关心农民,实行了遗产继承法。另外,使农户的主要劳动力从兵役中解放出来,这种做法对农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战争期间,农村的劳动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经常有所增加。一言以蔽之。战争并没有破坏德国农民的美好生活。 在战争期间,德国的许多农村劳动力上了前线。代替他们耕作的是战俘和一些从被占领区招募来的人。 文章接下来讲述了那些“东方工人”的美好生活,大概是每月能挣到70马克,另外,他们吃饭是免费的,不仅吃得饱,还穿得好。 Д.祖耶夫所描述的画面明显不是杜撰出来的。当然对于那些农民生活境况的描写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并且关于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德国到1943年时,粮食生产指数已经从1939年的104点下降到了92点。而土豆的生产指数也从105点下滑到了75点。但是,即使这样,对于穿上军装的苏联农民来说,德国战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要知道。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中绝大多数人在1917年以前,从未拥有过超过4公顷以上的土地。那些在德国人看来属于中等水平的产奶量,对于苏联人而言已经是很难达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