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二次航空军备重整案(下) (第1/2页)
ps:双倍月票来了,厚颜求下月票哈…… 与彗星这个日本私生子轻易被采纳且性能大放异彩不同,容克斯公司接收的天山舰攻麻烦则要大得多,解决起来也累得多,先是日本原装“护”动机功率不够,宝马公司按日本图纸生产出来的实物提升效果很微弱,只能考虑动机换装,而德国国内与之相当的Bm8o1功率差不多也是同水平,不过Bm8o1稳定性与无故障时间比“护”要强不少,因此宝马公司认为“护”这款动机没啥前途,拒绝花力气再钻研,而奔驰公司虽然抛出了dB系列的橄榄枝,但容克斯自家的Jumo213系列都还没着落,况且换装液冷动机飞机整体气动结构要大改,最后依然决定用Bm8o1d。·围绕这个前提,容克斯方面解决天山起飞的思路是两条:第一喷水,第二弹射。 通过给动机加装m-5o水-甲醇燃料喷射加系统后,动机功率在起飞时能短暂提升2oo匹马力,这用来应付离舰是足够了——这也幸亏Bm8o1动机的横截面比“护”要小,长度虽然长了一些,但稍加改动后安装相对容易,进风洞后的修改任务也不重。 至于第二条路又是一个大坑,天山舰攻挂弹后是个体重5吨的大家伙,比Ju-87c还重一些,相应的航母弹射器日本没有,德国倒是有,但天山的结构强度远不如Ju-87,每次弹射时都很小心翼翼地生怕给机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容克斯公司试验了几次之后便果断放弃了。只有在接触这件事以后,德国海航高层才明白为什么美国舰载机机体看上去总那么笨拙。·而日本的飞机看上去却要轻巧得多,奥秘就在于此。 随着换的推进,日本方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天山携带鱼雷时挂架很怪,不在机腹中心线而是在偏右3o公分的位置上。为的是避开机左侧的机油冷却器,这会导致重心不够平衡,同样也是难起飞的原因之一,总算容克斯利用换装Bm8o1d的机会重新改成了中线挂载,这也提高了天山的起飞能力。 根据全新设计与调整后的天山终于可按照日本的技术规范飞起来了。最大度比原来略高,达到492公里/小时,但因为加装m-5o系统及换装Bm8o1d的缘故,耗油量大于原来的“护”动机,最大航程从1745公里掉到16oo公里。 日本方面对此兴高采烈,站在他们的角度认为容克斯公司圆满地解决了所有问题,比彗星的结果好得多,简直就是完美,可容克斯觉得自己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这种5吨级的大恐龙和Ju-87c是一个档次的。度是更快一点,但Ju-87c明显更坚固、更经打,退一步说,哪怕项目成功上舰顶替的也是Ju-87c的份额,还要单独安排生产线,从经济角度而言是不合算的,所以压根没指望订单,只在会议上哭丧着脸要求军备部为公司的劳动与付出提供一些补偿。 但施佩尔笑眯眯地告诉他:“日本海军对你们的工作非常满意,索要经费是不可能的。昨天他们又送过来一批图纸,希望我们帮着改进,其中有一款飞机的选目标指明希望贵公司接手。·” “是什么?” “流星、流星改舰载鱼雷轰炸机的图纸。” “这个……”容克斯公司代表忽然扭捏起来了,他们实在不太想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改进Ju-88和Ju-87呢。 但施佩尔下一句话马上让他马上兴奋起来:“这种流星改舰载机成功之后,我要1ooo-15oo架。另外,元还同意给Ju-29o改型下4oo架的订单。” 容克斯公司代表的呼吸顿时粗了起来,在Ju-52运输机市场被ar-232抢走之后,公司上下痛心疾,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Ju-29o这款新型重型运输机上面了。希望能扭转颓势,从利润而言一架Ju-29o比得上十架斯图卡。面对军备部长手里赤-裸裸的胡萝卜,显然他没什么抵抗力,因此只能咬牙说道:“好,这项目我们接了!” 这下轮到亨克尔方面眼红了,他立即跳起来:“本公司对改进日本飞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