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破城(二) (第2/2页)
剩下一个选择:撤退。 但是佐鹰想不明白的是,宋军的战力这次为什么这么强,自己接近两万人的部队竟然都支撑不住一天。 其实并不是宋军战力变强了,只是宋军在战前被种师道调动起了情绪,加上韩世忠亲自带队攻城,士兵们更加的悍不畏死,实际上,宋军付出的代价比金军更大,这次即使攻下威胜,怕是也无力再更进一步北上了。 如果朝廷不及时派援军前来,凭借剩下的人马,怕是守住威胜都困难。到现在为止,三个多时辰的攻城战,宋军损失了差不多三万人,即使有韩世忠带回来的人马,此战过后,宋军所剩的军队不过也就三万不到。 真定方向的金军虽然被姚平仲暂时拖住了,但是毕竟人数不占优势,一旦被金军包围,全军覆没的风险是很大的。 姚平仲被击溃的话,威胜面对的就是多达八万人的真定金军。虽然真定的骑兵少,但是真定到威胜全速行军也不过两日而已。 真定是离中山、河间最近的城镇,这次南下,完颜宗望不止换了真定的一万骑兵,还将后续的援军派遣到了真定,这也使得真定的守军达到了八万。 要不是就五千骑兵,移刺合傲天哪里会允许姚平仲在他眼皮子底下蹦跶。其实移刺合傲天是跟姚平仲交过手,吃了几个暗亏,不得已只好这么僵持着。 姚平仲在北上的时候,缴获了数百匹战马,依靠着这些战马,不断地袭击金军的小股部队。一旦真定派出大量军队,姚平仲立马带领手下士兵躲入林中,绝不恋战。但是却被姚平仲吃掉了两个中型规模的军队,大约损失也有两千人了。
所以在骑兵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傲天不敢再次贸然出兵。不论姚平仲和移刺合傲天是怎么纠缠不清的。威胜这边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随着佐鹰带领侍卫下了城墙,宋军占领了城头,丝毫不停留,韩世忠带领着城头的士兵向着城下杀去,他要打开城门迎接城外的军队进城。 虽然金军放弃了城头的守卫,不过支援的金军全都是在城下,当佐鹰带着三个侍卫杀出重围,进入金军的护卫圈后,宋金再次呈现僵持之态。 金军虽然是仰攻,但是城墙之上的都是步卒,弓箭手根本就没有。加上三个时辰的攻击,宋军体力明显无法和这些一直在养精蓄锐的金军后备军相比较。 佐鹰一边指挥着士兵防守,一边对其余的将军下达撤退的指令。眼下威胜肯定是守不住了,真定方向还有八万金军,只要有这些金军在,宋军即使攻下威胜也不敢贸然北上。威胜的金军保留的越多,在下一次反攻的战役中就越占优势。毕竟从大都调军队过来,远不如宋军迅速。 其实,就在早上宋军攻城前,佐鹰就接到了完颜宗望的命令:尽力防守,守不住就退往真定方向,最大可能的保留军队。 宗望如此做是觉得刺杀远不是想的那么简单,因此退往占领时间更久的真定比较稳妥。毕竟真定此时城内除了金军外,一个百姓都没有。而且军队数量多,巡逻的次数足够保证刺客无法下手。加之真定有一个影卫小队,正面搏杀或许不行,不过捉拿刺客还是不在话下。 在佐鹰留下两千断后的士兵后,便带领着其余的士兵向北门撤去。面对着上万的宋军,这两千金军的命运可想而知,不过宋军也付出了三千人的伤亡才歼灭这些金军。 由于这些金军全部都是堵在城门里面的,尸体太多,宋军士兵清理了好一会,才把大门打开放城外的宋军入城,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种师道率军入城,看着城上城下的宋金双方的士兵尸体,心中也是难免叹息,一是惋惜宋军士兵的牺牲,二是后面该如何防守威胜。从宋钦宗的一贯作风来看,这次攻下威胜付出的代价,自己难逃被替换的命运。搞不好还有可能重启和谈。 不过,就在刚刚,城北发生了一件事,也是因为这件事,间接的保住了种师道。事后当种师道知道的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此时,城北门附近,佐鹰带着的众人和白虎军团的横刀兵碰面了,相信此时的佐鹰绝对是恨得牙痒痒,而始作俑者的赵构,此时却是优哉游哉的向着京城赶去,已经知道结果的他自然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