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 (第1/2页)
东海王亲自登城向对岸望了一眼,心里一沉,有点后悔留在碎铁城了。 整个天际都被颜色暗淡的帐篷占据,一队队骑兵在对岸肆无忌惮地纵横驰骋、观察南岸,有一些匈奴人就立于岸边,向碎铁城指指点点。 东海王觉得自己被发现了,甚至被弓箭瞄准,虽然隔着一条河,好像也不太安全,于是转身向随行将官问话,顺势躲在墙垛后面。 真有十万人? 从帐篷数量上推算,大概七万到十万人。一名将官回道,这是多批斥候亲眼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么多!东海王已经听过这个数字,还是感到震惊,当初在马邑城的时候,有二三十万楚军做靠山,他觉得十万匈奴人太少,现在却感到十万像山一样沉重,可他不想表现得太胆怯,勉强笑道:已经下雪了,粮草难以为继,匈奴人越多,退却得越早,对不对? 几名将官点头,一人补充道:当然,碎铁城也要守得住才行。 真话刺耳,东海王很难维持脸上的笑容,只好转身又向对岸望去,你们已经制定守城计划了吧? 是,柴将军有两条计划:匈奴人一直在伺察观河城,很可能要从那里过河,等他们过河清除石头的时候,东山烽火台可以推下木石,重新封堵通道。 嗯,不错,是条好计划,应该能将匈奴人堵住几天,第二条计划呢? 一名将官指向西边的流沙城,河水正在结冰,变得厚实之后,匈奴人大概会从那边长驱直入,柴将军打算在流沙城设置一支奇兵,伏击匈奴人前锋,挫其锐气。 好。东海王不太会领兵,只要将军们有计划,他就稍稍安心。 在城墙上站得够久了,东海王抓紧披风,离开城墙,城门一定要关紧,城墙一定要牢固,千万别给匈奴人可趁之机。 回到将军府,一群勋贵子弟正等着他,十来个人,一见到东海王,立刻上前谦卑地行礼,与这些人在一起,东海王自在多了,立刻猜到了他们的来意,冷淡地点点头,迈步走入正厅。 果不其然,端茶送水的奴仆一退下,这十余人就将东海王围住,七嘴八舌地劝说。 停停。东海王用手指了半圈,停在胜军侯的儿子身上,楼忌,你来说。.jújíá. 东海王的选择是有理由的,在这些人当中,楼忌的父亲爵位最高。 楼忌与东海王比较熟,也不客气,马上道:咱们离开碎铁城吧,还来得及,匈奴人一时半会过不了河,咱们快马加鞭的话,用不上两天就进关了。 东海王的手指继续移动,停在宰相殷无害的一个侄孙身上,殷小眼儿,你怎么说? 殷小眼儿的眼睛并不小,只是平时总笑眯眯的,显得小,这时瞪得滴溜圆,几乎嚷了起来,碎铁城守不住!镇北将军带不回援兵!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快点逃&he&he快点撤离! 你们的想法一样? 众人点头,楼忌道:塞外的一座孤城而已,值得守吗?要我说,咱们先撤,大军随后,能将三万楚军带回关内,也是大功一件。 东海王想了一会,你们说的有点道理,咱们去找柴悦说说,毕竟守城军务由他负责。 可您是东海王,镇北将军指定您总揽全局。众人劝服了东海王,都很高兴,一个个如释重负。 东海王起身,眉头微皱,勋贵营将近五百人,想撤退的不可能只有你们几个,多找些人,一块去见柴悦,给他一点压力。 对对,大家都想撤,凭什么只让咱们出头? 没多久,五十多名勋贵子弟聚在将军府,准备跟随东海王一块去见柴悦,人人面带喜色。东海王还不满意,又说出几个名字,让楼忌等人去叫过来。 张养浩、谢瑛、丁会三人来了,胆战心惊,面如土色,他们都曾在河边寨弃东海王于不顾,一直担心受到报复。 出乎他们意料,东海王很是热情,笑呵呵地迎上来,这种时候,咱们就别记仇了,还是做朋友吧。 三人感动得快要哭了,跪下忏悔,被东海王扶了起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见柴悦,一路上吸引不少目光。 柴悦住在西北角的一座城楼里,在这里能够方便地观察敌情,他正与十几名将吏商议流沙城的伏击计划,听说东海王带着一群勋贵子弟前来求见,心里咯噔一下,城内楚军只是勉强稳定,勋贵营若是带头闹事,大军只怕很快就会随之崩溃,就算镇北将军本人在此也弹压不住。 可拒而不见也不是办法,柴悦只好让他们进来。将吏退到两边,心中想法都一样:如果勋贵子弟们想逃,他们也不用冒险开战了,大家一块奔回关内,就看谁的速度更快。 五十多人走上城楼,有东海王在,众人立而不跪。 东海王道:柴将军,有件事我们想问问你。 请说。柴悦起身相迎,十分客气,这些人他一个也得罪不起。 楚军为什么非要守卫塞外的一座孤城? 柴悦已经向许多将士解释过,东海王问起,他只好再说一遍:碎铁城虽然孤悬塞外,却是大楚之城,自武帝以来,大楚对匈奴保持了雷霆之势,此城一舍,即意味着转攻为守&he&he 楼忌打断道:在碎铁城不也是守势? 柴悦微笑道:那不一样,碎铁城依山傍河,周围地势开阔,援军一到,立刻就能转守为攻,若是将此城让给匈奴人,楚军退至神雄关,虽然易守,却再难出关进攻。 那好吧,你守城,我们&he&he楼忌看了一眼东海王,慌忙退下,在他们这个圈子里,身份比什么都重要,抢话即是僭越。 东海王点点头,柴将军说得有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