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四爷您辛苦了 (第1/2页)
四爷知道自己的小儿子迷上了画画,倒也没说什么,虽然画画比不得别的,可至少比别的强,爱画美人便画美人吧,只不过,也和弘昼说了,以后会从梅园拨一个厨子去前院,到时候,他们三姐弟和弘时,弘历他们一样,减少他们去后院的机会。 扎拉芬和弘昼倒是觉得没啥,特别是弘昼,觉得能离开额娘的魔爪绝对是件好事,反正有自己熟悉的厨子嘛。 而福晋处理完了自己嫡长孙的一些大事之后,便送了些东西去给年氏,也让大管家去了年府一趟,表示想在中秋之后把年氏给迎进府里。 虽然过了中秋,不过,人月两团圆也是可以的嘛。 年家那时候对京城的一些传言,真的表示惶恐,毕竟,康熙赐旨在前,那个和十四皇子的流言在后,万一雍王嫌弃呢? 嫌弃还是小事,倘若真被御史参到康熙面前,年家上下可都是会倒大霉的。 你红杏出墙真心是小事,可问题是,你欺君便是大罪了!! 毕竟,皇家有的是秀女可挑,你不愿意,早说不是? 可赐婚圣旨也下了,你还搞这出,最重要的是还是兄弟抢一个女人,这代表的是啥? 这可是狠狠的打皇家的颜面的!! 年府虽然知道这是被十四阴了,可有啥办法,他们说,也没人信啊,有心托熟人去四爷府打探吧,人家哪儿也忙着。 而这次,对四福晋派人过来,他们是很欣喜的,特别是四福晋说打算中秋过后便把人抬进去。这便是放出了一个风声,人家信得过自家,或者说也给了自家一个颜面。 倘若雍王进宫求旨,说不准,宫里会下来太监,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哪怕人家验过你家姑娘还是清白之身。可是。雍王上纲上线来做了,你还真指不出人家的不对来。 现在毕竟不是没入关前了,不介意女人是否清白。 你问问哪个贵族。你们谁愿意带绿帽子的啊?? 你说怎么不见别家的姑娘和十四爷传这风声啊?? 还偏偏是你家的? 无风不起浪好不!! 倘若年氏没了,那么以后年家的姑娘还怎么嫁人? 有个这样的姑姑,以后年家的男人们娶好的媳妇,也不太容易不是? 也幸好。雍王府宽容大量,不计较。 年暇龄浸yin在官场多年。自然懂些道理。 人家也知道是某些人的把戏,人家也不愿意和自家结仇,说实话,人家皇子还真不怕。人家怎么着也是姓爱新觉罗的。 因此,年暇龄本来给庶女的嫁妆,便从之前的六十四抬。凑到了八十八抬。 至于里面的东西自然也是更加的紧凑了,绝对不输于嫡女的嫁妆。 年暇龄在京城为官二十二年。一向做人低调,属于乖巧懂事型的能臣,后来外放湖广,历任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再加加尚书衔,可谓是极为荣宠的。 湖广两地,说来,也就比两浙稍微差些,但也只是稍微,人家哪儿也是鱼米之乡,随着粤地开放海禁,哪怕年暇龄再清廉,再是两袖清风,也是积了万贯家财。 别说只给两个女儿陪嫁侧福晋的嫁妆,每人只是八十八抬,哪怕是像嫡福晋这样的,年暇龄也拿得出来,而且绝对不会输于别家。 只不过,相对年暇龄比较低调,因此,给庶女准备的虽然说是比较精致,但绝对不会让人说得出话来,另外,便是给了庶女几万两的银票傍身。 年暇龄也知道,雍王府绝对不是好地儿,可圣旨也下了,也没办法,而退一步说,进入雍亲王府,和别的王府比起来,倒是雍王府相对好些了。 至少怎么看,也比和自己的女儿传绯闻的十四强多了。 倒不是爵位,而人品。 而倘若以女主人来说,四福晋也比别的福晋要好太多,雍王府的庶女庶子绝对不算少,而且据说,人家还会把府里的一些事儿交给庶福晋来打理。 对年暇龄来说,女儿注定要嫁入皇家,那么年纪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那个男人是否有责任心,人家的嫡妻是否贤惠。 在年暇龄看来,四福晋嫡孙都有了,想必也不会阻碍自己的女儿的某些前程吧? 人家嫡孙庶子这么多,年暇龄也不想,雍王会把位置给自己的外孙,只要女儿能平安产下儿女那便满意了。 而对于年氏能顺利的嫁给雍王,年家的那些兄弟们也添了好多嫁妆 特别是年氏的那些嫂子们,给的还算精致和上心。 至少当东西抬进来的时候,宋氏和沈琳谈起来,沈琳感觉得出宋氏是一脸的羡慕。 “这算什么意思?不就一个侧福晋么?这么多亮闪闪的,想闪瞎咱们的眼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