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血色西凉之风起云涌(上) (第1/2页)
杨伯砀带着龙凤楼内的这些几乎占了整个酒泉郡大半的高级武将迅速来到了城门处,此刻城门紧闭,士兵们也都站在城头一副大敌来临严阵以待的样子,杨伯砀刚才的怒气就消了一些,带着众人登上城头看到远处一片旌旗处黑压压的骑兵阵列,刚要开口,就见城门守城的主副将二人小跑着过来给他们见礼。 杨伯砀沉声道:“谢志、杨彪,怎么回事?大地来临为何不报?” 其中一个白脸无须,个子高大,脸带笑容对杨伯砀异常恭敬的将领回道:“启禀将军,他们这是刚出现在我们城外不久,末将想确定了他们是否有攻城的意图后,再向您禀报。” “哼,谢志,你不知道一旦发现敌踪就向我禀报吗?今天怎么如此反常,还将巡城的士兵全部调到这里来,是谁给你的命令?”杨伯砀喝问道。 “这,将军,实不相瞒,我刚才派胡勇过去就是想将这边的情况给您汇报的。”谢志解释道。 杨伯砀刚要呵斥,张僚这时看着远处的敌兵提醒道:“将军,现在不是质问他们之时,还是以敌情为重!” 刚才那些刺客已经被李昊几人全诛,此时大敌当前不是追究刚才巡城兵来晚之因的时刻,杨伯砀心内清楚,“哼,你们查探的怎么样?是哪一路人马对我们酒泉有窥欲之心?” “启禀将军,是沮渠蒙逊的人马。”谢志答道。 “唔,弓箭手、滚木雷石都准备好了吧?”杨伯砀问道。 “弓箭手都已全部到位,滚木雷石现在正在运输途中。” “哼。”杨伯砀心中不满的冷哼一声,看着远处正在开始朝着城门处移动的匈奴骑兵,“下令全军,都做好准备!” 谢志吩咐杨彪下去下令,他恭恭敬敬的站在杨伯砀的身后,一直没开口的王英此时疑惑道:“将军,看匈奴骑兵的奔跑速度不像是攻城的样子。” 他的话意思很明显是在提醒杨伯砀有点大惊小怪,全军主将应该有正确的判断力,张远这时也接口道:“是啊,估计是他们只是做出佯攻的样子,来麻痹我们吧!” 杨伯砀沉声教训道:“无论是敌人佯攻还是真攻,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小心应付,丝毫懈怠不得!岂不知,战场之上不能儿戏?战术往往会在瞬息间变化,仅靠感觉判断是不可取的!” 李昊暗中观察张僚三人的眼色,都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哪里会听进杨伯砀的话去,看他们阴奉阳违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仗着家族势力丝毫不买杨伯砀的帐,别看杨伯砀是名义上的武将首领,从刚才他们的眼神及谈话中便见分晓。 匈奴骑兵嗷嗷呼喝着挥动着手中的兵器冲到离着酒泉城门十丈外就停下了脚步,转着圈用他们的语言嘲笑着大骂几声,竟然调转马头远去了,一会儿的功夫就彻底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下。 刚才没有开口的张僚不屑道:“哎呀,还真被兄弟判断对了,啧啧。” 虽然他没有多说,但那话的意思很明显,杨伯砀这个主将的眼光还不如手下,杨伯砀装作没听到,“好了,都回吧,刚才谢志关于敌人出现的处理上十分不妥,有关人等该领的军罚还是要领的,记住,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敌人,都要小心应对,决不能松懈!” “杨将军,我觉得谢志他们做的不错,他刚才说的也挺对,没判断出结果之前确实不能随便将不确定的消息禀报主将,一旦判断失误,他们岂不是延误军机吗!”张僚反驳道。 李昊眼看两人间开始为了刚才的事起了争执,他知道杨伯砀的本意是替自己着想,他也从今天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发现了一些不对劲,马上劝道:“嗯,两位就不要为刚才的事情争执了,今天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吗,好了,先回军营去吧。” “今天的事情决不能放过,哼,本将眼里可不揉沙子,在我面前休要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犯了军纪的一定严惩不贷!”杨伯砀说完一甩袖子,带着亲兵下了城头向军营走去。 “嘁!我还怕了你不成?”张僚满脸的不屑,也不管不顾的带着张远、王英二人下了城头向另一方向走去。 张远临走还冲李昊笑道:“哈哈,本来今天给参军接风洗尘的,没想到出了这些晦气之事,哎,真是。” 李昊也假意笑道:“呵呵,没事就好啊。” 李昊带着元龙天、黑虎等人朝着杨伯砀远去的方向走去,他今天可见识到了酒泉郡军事上的事确实如杨伯砀所说的那样复杂。 李昊回到军营径直走进杨伯砀的中军大帐,杨伯砀早已在帐中等着他,见李昊进来笑道:“怎么样?今天的事情蹊跷吧?”完全没有刚才生气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